上一篇 “
簡介:由正向心理學看幸福感” 提到正向心理學認為,幸福感可以藉由行動來追求與獲得。Seligman 強調幸福感會受到正向特質的影響,它能帶來好的感覺、滿足與幸福感,透過學習可以改變負向人格特質。其所內含的道理並不困難,但難在實踐並內化成習慣。
根據正向心理學,追求幸福感的方法
一、
建立正確的觀念:接受自己生為人,是具有喜、怒、哀、樂等情緒的,情緒沒有好、壞、對、錯,端看你的認知以及如何詮釋;並謹記快樂源自於個人的心靈狀態,而非建立於外在身份、地位與財富之上。
二、
感恩:它是一種心態、行為。經常性的覺察別人的好意、心存感激、以及常常對別人表達謝意,都可讓自己有幸福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常具感恩心的人,更為健康、樂觀、多朋友;並且不容易憂鬱、嫉妒、酗酒。對別人感恩,不僅能利人,而且能利己。幸福感與感恩的關係是雙向的,感恩的人更會幸福,幸福的人更會感恩。臨床上設計的感恩練習有三種:
- 感恩拜訪:寫一封信給一個你一直想感謝的人,去拜訪他,並把信當面念給他聽。結果顯示,短期內,感恩拜訪能夠大幅度的提高自己的幸福感,但三個月後,沒有後續練習的話,感恩拜訪所產生的幸福感會逐漸消失。
- 感恩日記 (或週記):每天 (或每週) 寫日記 (或週記),寫下這段時間內的 3-5 件好事。這樣做,在六個月的範圍內,能大幅度增加自己的正向情緒。研究中建議,每天比一週才寫一次的方式,能使自己有更多的感恩心產生,因此產生更多的幸福感。重視別人給予自己的恩惠,也可能引發自己的、更多的幫助別人或安慰別人的善行。
- 行善:是一種行為上提升快樂的策略,能提升短期及長期的心情。視自己為慷慨的人,能使自己在幫助別人時,更有自信、更有效能、與更樂觀,自己也得到更多的回饋。另外,行善也可以增加人緣,同時產生更多的感恩、與有利社會的互動。多項研究顯示,樂於助人的青少年心理更健康、更活躍、更積極、更勇於迎接挑戰、體驗到更多正面情緒,而憂鬱症和自殺率也顯著降低。大型臨床發現,老年人如果去當志工,對於身、心健康都有好的影響,而且比較長壽。另一個大型臨床研究說,做很多義務工作的志工,會減少早年死亡的機率達 44%;這個長壽效果,比每星期運動四次還有效。
三、
享受活在當下的快樂: 要減少擔憂未來或懊悔過去;相反地,要享受當下快樂感、增加正向情緒迴路、多抱持感恩的心、留意生活中的小幸福、並主動創造快樂 (藉由改善人際關係、找到工作中喜歡或有意義的部份、投入喜愛的運動與休閒活動等)
- 專注於快樂的感受,排除干擾,全心全意地享受快樂:如聽音樂時閉上眼睛全心體會音樂的流動,享用美食時專心品嘗,和家人共處時全心與其互動而不要掛念生活瑣事或工作。
- 留下紀念性物品、照片或冥想快樂感受:當你看到某個紀念性物品或照片時,想起那美好的經歷,從而把一時的快樂變成長久的快樂,並可將其帶入靜坐冥想中,若有負面情緒或情感衝突時,可將快樂感受帶入以減少負面情緒。
- 自我肯定:好事發生,一般都是來自自己努力和別人的幫助。需要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對別人的幫助要心存感激,但當好事發生時,也需要感謝自己。就算好事全是別人帶來的,那至少也說明我值得別人幫助。
- 與他人分享快樂經驗:不但可以增長快樂的時間,和別人的關係也可以變得更親密,得到更多友情的支持。
四、
培養覺知能力:可利用正念修行法,不批判、不評價,當個客觀的觀照者,能使心靈平靜。心智清晰時,甚至可培養同理心與慈悲心。
五、
擁有滿足自己的目標,並享受完成目標的過程:根據自己的需要找到目標,讓自己覺得這些目標很重要、很有趣,所以去執行,而不是為了引人注目。美國心理學家麥爾斯與戴納說:被動地參與所擁有的快樂,比不上主動參與和逐步完成個人目標所得到的快樂。有目標者的成功機率大於無目標者。當目標具體明確、具有挑戰性,能激發自己較高的鬥志。設定目標是為了要讓自己清楚行進的方向,不會在遇到岔路時進退兩難;當自己腦海中有了目標,做事時較能自由自在、毫無顧慮的享受當下。
六、
找到樂趣與意義兼具的工作與活動:在尋找工作或活動時,可提出三個問題:1. 什麼工作能為我創造意義?2. 什麼工作能為我創造樂趣?3. 我的專長是什麼?檢視自己的答案,找到能通過以上三個問題的職業項目,有助於判斷應該從事何種工作或活動,會使我們最快樂。若無法改變工作現況,則試著改變你對工作的看法和態度,並從中找到樂趣;或試著改變時間工作分配,並參加一些有意義又有樂趣,並且是自己擅長的新活動。
七、
簡化生活和物質需求,不要過度忙碌:壓力通常來自於和別人比較,以及過度忙碌的生活。就算你從事的是你喜歡的活動,但當生活瑣事一多,人就容易急躁、不安,且無法享受當下。
八、
身與心息息相關:有身體的健康,較能保持心情愉悅,身體的健康可藉由均衡飲食、定期適當的運動、適當睡眠、多曬太陽、多從事戶外休閒活動來達成。而心情愉悅也能反過來輔助身體,因為愉悅時,人較不需從暴飲暴食、網路成癮、瘋狂購物、抽菸、酗酒、吸食毒品等行為來獲得刺激。
Ref:
真正的快樂
Thank You. No, Thank You
Why Goo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更快樂
幸福是内心的生活方式
做善事帶來快樂、健康、長壽
正向情緒帶來健康,為什麼?
簡介:正念修行法
正向心理學 (Positive psychology) 在近十年內,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以及強化了對幸福學的探討。原本在哈佛大學最熱門的課一直是 “經濟學導論”,但自從塔爾‧本‧沙哈爾博士 (Tal Ben-Shahar),在哈佛開了一門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幸福課,來談如何創造幸福的之後,這個第一就拱手讓了出來給這門幸福課。
塔爾博士強調,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他堅定地認為:幸福感 (happiness) 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而幸福是由我們的心智狀態 (mind state) 決定,而不是由社會地位或銀行存款。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這個目標。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
何謂正向心理學?
正向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支派。Panksepp (1998) 認為,過去的心理學研究,主要聚焦在負向心理狀態對身心的影響,然而,目前的重心則應強調正向情緒的研究,因為正向情緒不僅有益身心健康,更有助於疾病的預防。(請見CFH知識網的文章:
正向情緒帶來健康,為什麼?)
過去十年,正向心理學已成為心理學的顯學之一,其旨在恢復人性的 “正向、積極” 的特性,如幸福、美德、個人優勢、和利他主義。其研究目標包括:發掘能使個人和社區繁盛的力量和美德、發現天才和培養能力、探討如何使生活更充實等,而不是僅僅治療精神疾病。正向心理學實際上是由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 (Abraham Maslow) 在 1954 年所創造的名詞,直到心理學家馬丁.賽利格曼 (Martin Seligman) 於 1998 年選擇它為自己在美國心理學協會主席任期的主題,才開始成為心理學的新領域。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 提出,過去心理學的研究著重於處理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對於憂鬱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問題已能測量,並能做相當精準的描繪,包括它們的遺傳因子、生物化學部分、以及心理成因,但其治療效果僅只為了讓人們脫離使生命痛苦的狀態,而忽略生命最主要的目的:找出生命的意義。人不只是要改正個人的錯誤或缺點,還渴望找出自己的長處,並過著充實、愉快、有意義的生活。正向心理學又稱正面思考、積極思考,其研究強調正向情緒、正向特質、及正向組織。正向心理學指出,當人遇到挑戰或挫折時,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並不斷的練習改變思路、及強化正向力量,以迎接挑戰。
幸福感是什麼?
中國哲學三大主流對幸福的概念為,儒家:導源於好學、行仁、及人群的和諧,強調推己及人,說明道德的實現和個體幸福感有相當高的一致性,也強調人際和諧就是幸福;道家:逍遙自在、心靈與大自然的和諧,乃至於由忘我找到真我,個體若能配合宇宙萬物運行,便擁有幸福感;禪宗:寄託於明心見性,求得本來面目而達到入世、出世的和諧,重視個體內心的平衡狀態。
而西方心理學家所定義的幸福是,個體主觀經驗與正向感受,而非外在客觀的評量標準,並認為幸福感是從情緒與認知兩方面,對生活評價所得到的結果。Seligman 指出幸福感是對過去滿意、對未來樂觀、眼前快樂、以及展現長處與美德。Diener (2000) 認為幸福感包括生活滿意度、重要領域 (工作、休閒) 的滿意度、較多的正向情感、較少的負面情感。
幸福感為評估身心健康重要的指標,生活中覺知到較多的幸福感,將預期有更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生活品質。而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可歸為下列幾類:
- 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認為人類與生俱來就有追求心理成長和發展的傾向,因此個體會主動追求三種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即勝任感需求、自主感需求和關係感需求。Deci and Ryan (2002) 認為,所謂勝任感需求是指個體覺得自己能有效地與環境互動的需求;自主感需求是指個體認為參與活動是出自自己的選擇和意願的一種需求;關係感需求是只和別人保持聯繫與互動,且期望自己成為團體中一份子的需求。當這三種基本心理需求滿足時,將引發適應性的結果如幸福感、活力和高自尊,而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將導致個體不適應的結果如焦慮、沮喪等。
- 人格特質:用來表示一個人的思考模式、情感表達和行為特性的總和,以區辨自己與他人的一種獨特性質。Seligman 強調幸福感會受到正向特質的影響,而長處與美德是正向人格特質,它能帶來好的感覺、滿足與幸福感,透過學習可以改變負向人格特質,即獲得 ”習得樂觀” 的特質。另外,Klein以腦神經科學來認識幸福感,認為人類的腦有一塊掌握喜悅、樂趣與陶醉的獨立系統,當生活中有某一事件發生時,便會透過幸福記憶網路來提取資料,以誘發幸福感的發生。
-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與週遭環境中的人、事、物互動的過程中,獲得各種形式的支持,進而能抵抗壓力、滿足需求及增進心理上的幸福感。
- 比較結果:用以衡量幸福感的個人欲求包括有與他人比較、自己過去經驗、與個人設定理想的比較。
- 短期生活事件:個體大部分時間都受到人格因素影響,因此幸福感多半可以保持在一種穩定平衡的狀態,但在發生一些特別不同於過去事件的經驗時,才會威脅到幸福感的平衡狀態,因而改變個人幸福感。
從正向心理學的視角看幸福感
- 習得樂觀:Diener (1984) 認為樂觀是一種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他認為樂觀是一個得以經由學習而來的人格特質,並對身心健康及個人成就影響極大。Seligman (2002) 強調藉由樂觀作為建構美好人生強而有力的工具,可以幫助個人遠離憂鬱症、增進成就、促進健康,並帶給自己新的自我了解,其主要技巧在於改變具有摧毀力量的自我想法,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 找到正向意義:Frankl (1969) 認為人可以透過實現三種價值來發現生命的意義,這三種價值分別為:a. 創造性價值:是指透過某些工作或嗜好所建立的關係,以及生命中的付出和貢獻,來找到事物的內在價值。b. 經驗性價值:是指透過對世界真、善、美的接納和感受所經驗的意義,包含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或從生活中體驗愛的感覺。c. 態度性價值:是指面對不可改變的命運,例如死亡、病痛、苦難時,所衍生而來的立場,生命的短暫更彰顯出意義事的重要性,讓人類去思考自己為何而活,能採用 “自我超越” 的方式來反觀自己,更能把握機會及珍惜時光,強化個人意義的追尋與實現。Nolen-Hoeksema 與 Davis (2002) 認為正向意義有助於正向適應,因為從負面事件中找出正向意義可以減少失落感及無助感、了解生命的價值及目的、增進幸福感並對事件重新評估,進而找到更合適的因應策略。
- 維持正向情緒:新進的研究發現正向情緒比負向情緒更具預防效果,並且可以促進身體健康。Fredrickson (2001) 說明歡愉、興趣、滿足、自信及愛等正向情緒,可以促進行為的方式,並能擴大人類短暫思考-行動的技能,有助於建立長期的資源並增進幸福感。
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是否有快樂/幸福的公式?
Martin Seligman 在真實的快樂一書,將快樂定義為:H (維持快樂的長度) = S (快樂的範圍廣度) + V (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 C (你的生活環境)
- 快樂的長度:區分為 “暫時性” 的快樂及 “持久性” 的快樂。暫時性的快樂可由美食、喜劇、一束花來達到。而持久性的快樂則主要受到遺傳影響,而這種遺傳特質是可以改變的。
- 快樂的範圍廣度: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天生就有一個快樂的恆定點,就像溫度計一樣。如果發生快樂的事時,即使我們情緒上揚,它也會盡忠職守把我們的快樂拉回平常的設定。同樣的,如果有不幸的事故發生,這個溫度計也會把你從低潮拉出,回到原先設定的地方。
- 自己可控制的因素:對過去滿意與否、是否能夠感恩及寬恕、對當下是否滿足、對未來是否樂觀等。因為一個沮喪的人,滿腦子都是過去不愉快的回憶,對未來的絕望,或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學習如何去反駁這些悲觀的解釋,或改變對這些事件的解釋,可使人脫離沮喪,而感恩及寬恕可以放大好處,解除壞事對自己的影響,甚至將壞的記憶轉變成好的。
- 生活環境:金錢、婚姻、社交生活、負面情緒、年齡、健康、教育、氣候種族和性別、宗教等等,都是可能影響你快樂與否的因素。而有點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收入偏低會促成因健康不良、離婚、和孤獨帶來的精神痛苦,但錢越多並不一定會越快樂,根據蓋勒普 2008-2009 的資料顯示,當年收入超過 75,000 美元,進一步的收入增加並不會帶來更多的快樂。(請見CFH知識網的文章:財富能不能帶來快樂)
Ref:
Happiness.
幸福在哪里?科学啊告诉你
錢越多越幸福嗎?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Learned Happiness--正向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