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智商有益於幸福。2012 年英國的研究報告就說,智商 120-129 者比智商 70-99 者幸福。但是心理學家 Lewis Terman 於 1926 年,在美國加州各個學校,挑出了 1500 名智商在 140 以上的天才小學生,之後追蹤其人生發展的眾多研究報告,卻發現超高智商不一定能讓神童們在成年後比一般人更幸福,反而他們往往遭受焦慮、挫敗感、和孤單的折磨。高語言智力可能令人更容易把焦慮語言化,並反覆負面思考。年少時被賦予過高的期望,可能老來對自己的成就感到失望。智商很高的人,也會做出不理性的事情,並且更容易自以為是。可見,要得到幸福,主要不是依靠先天生下來的智力,而是依靠後天培養出來的處世智慧。
詳全文...
當一個人剛成年時,大致上還算快樂;之後幸福感就開始走下坡,在中年時來到了一個 U 型的谷底,所以有 “中年危機 Mid–life Crisis” 的說法。之後,在進入老年時,雖然身體活力、腦力、和外表都可能開始退化,人們卻反而變得快樂起來,甚至比年輕時更快樂許多!為什麼?
詳全文...
上一篇 “簡介:由正向心理學看幸福感” 提到正向心理學認為,幸福感可以藉由行動來追求與獲得。Seligman 強調幸福感會受到正向特質的影響,它能帶來好的感覺、滿足與幸福感,透過學習可以改變負向人格特質。其所內含的道理並不困難,但難在實踐並內化成習慣。
詳全文...
正向心理學 (Positive psychology) 在近十年內,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以及強化了對幸福學的探討。原本在哈佛大學最熱門的課一直是 “經濟學導論”,但自從塔爾‧本‧沙哈爾博士 (Tal Ben-Shahar),在哈佛開了一門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幸福課,來談如何創造幸福的之後,這個第一就拱手讓了出來給這門幸福課。
詳全文...
身體健康的人,病痛少、比較容易快樂;從反方向來看,很多科學論文說,快樂而且滿足的人比較容易健康;因此可以說,健康與快樂,兩者能共構良性因果循環。 在這裡介紹三篇和 ”快樂有益於健康” 有關之較新論文:一篇 2008 的文章說,快樂對健康的好處,非常速效,三年內就可以看到成果;一篇 2009 的調查報告說,正向情緒有助於健康是舉世皆然,尤其在貧窮國家更重要;一篇 2010 的文章則解釋,為什麼正向情緒會讓人在年老的時候更健康的理由。
詳全文...
由於研究幸福 (快樂) 度的理論眾多,因此根據不同理論所發展出的測量工具也有所差異。其中,由心理學家 Michael Argyle 和牛津大學的 Peter Hills 以貝克憂鬱量表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為基礎所編製出的牛津幸福 (快樂) 量表 (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 OHI),其特殊之處在於為一正偏態量尺的量表,也就是實際調查中,多數人自評會呈現幸福 (快樂) 度偏高的結果。此量表,可讓你瞭解你目前幸福 (快樂) 的高低程度,你甚至可以在之後不同的時間或階段再測試一次,看看分數是否有變化。
詳全文...
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7 月份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期刊的文章說,一個人對別人的評論,常常會反映出自己的個性 (無論是好的、不好的、甚至於是連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性格);對別人的評價有多少正面性,常常是反映自己快樂、好心腸、和情緒穩定的程度。
詳全文...
有兩篇新論文說,財富能帶來對生活的滿意度,但是帶來快樂的效果不大;而且,一旦年收入超過 75,000 美金,則多餘的收入則沒有辦法帶來進一步的快樂。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