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首頁醫學疾病類科醫學疾病類科最新消息最新消息保健專欄保健專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疾病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管理關於本站關於本站網站導覽網站導覽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CFH健康知識網

腦、情緒與壓力
打開新一代 Google 字典
Email to friends!     網路分享

簡介:接受與致力療法、第三波心理治療法

ComeForHealth.康活健康知識網:更新日期: 2014/09/22
接受與致力療法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是新興認知行為療法之一,該療法發展出的六項核心原則是:接受 “負面思想和情緒”、脫離 “認知上的僵化”、處於當下、觀照自己、釐清自己的價值觀、致力於有價值的事。臨床上,該療法被成功應用在治療:憂鬱症,焦慮症,精神緊張,和成癮症。在非臨床方面,類似的訓練被用來增加一個健康人的 “正念、接受、追隨價值觀” 等能力。接受與致力療法屬於第三波心理治療法。和第二波的傳統認知行為療法比較,第三波療法借用了許多東方的古老智慧,很適合用於跨病治療有多種心理疾病的患者。

接受與致力療法是什麼?
 
接受與致力療法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或譯:接受與承諾療法、接受與實現療法) 是新興認知行為療法之一。它是由 Steven C. Hayes, Kelly Wilson, and Kirk Strosahl 發展出來的,最初被稱為全面疏離療法 (comprehensive distancing)。
 
它是以經驗法則為基礎的心理干預療法;它使用 “接受” 和 ”正念” 的機制,加上 “致力” 於達成新的生活目標、和改變行為等策略,以增加患者的心理彈性,來達到療效。 
 
接受與致力療法,是屬於心理治療法的第三波 
  • 第一波是傳統的行為療法 (traditional behavior therapy) 被建立,取代了更早期的心理分析療法。此波療法強調科學方法驗證,治療重點是透過學習上的制約 (conditioning) 原理,達到以有建設性的行為來取代那些有害的行為。 
  • 第二波是傳統的認知行為療法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出現於 1970 年代,此波療法強調認知會影響人們的情緒和行為,旨在通過改變有問題的想法,來改變其所導致的問題行為。多種傳統的認知行為療法,被制定來解決各種不同的情緒障礙,所以該療法應該被認為是一類療法,而不是一個單一的治療法。
  • 第三波是新一代的認知行為療法,出現於1980 年代後期,這些療法開始探索傳統上屬於非臨床用的觀念和技能,包括:接受 (acceptance)、正念 (mindfulness)、認知解離 (cognitive defusion)、辯證法 (dialectics)、價值觀 (values)、靈性 (spirituality)、和人際關係發展等。第三波療法包括:暴露療法 (exposure-based therapies)、正念療法 (mindfulness-based therapies) 、辯證行為療法 (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 、接受與致力療法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 等。
 
(註:本網站從前豋載過許多和第三波心理療法有關的文章,例如“傳統的認知行為療法治失眠、暴露療法治焦慮症、正念療法治憂鬱症、正念療法減少壓力” 等。這些文章的一部分的網頁連結,被放在本文的 Ref 列,以方便讀者點閱。)
 
接受與致力療法認為:接受 (而不是對抗),才能擺脫心理僵化 
  • 傳統認知行為療法認為,認知對人的情緒和行為有直接影響,負面想法是造成長期情感障礙的主因。因此,其治療策略之一,就是挑戰病人的負面思維,指出那些思維是 “認知錯誤” 和 “被扭曲的解釋”,並且要病人改變那些思維,而不是接受它們。相反地,接受與致力療法認為,當人們竭力想控制、對抗自己的思維的時候,其結果會是適得其反,反而會深陷其中。
  • 接受與致力療法認為,即使是精神健康的人,其思維往往是具有破壞性的,其心理狀態也往往是痛苦和掙扎;一個行為是屬於“正常”或“有病”,其界限其實事是模糊的。
  • 所以,接受與致力療法教病人抽身事外,從一個遠距離中立地觀察自己的情緒、感覺、思想、和記憶,只要注意到和接受自己的這些經歷和心理活動。它也鼓勵病患不加批判、如是的接受他的生活環境。
  • 接受與致力療法的核心理念是認為:心理上的痛苦通常是由於患者的經驗迴避 (experiential avoidance, 想逃離痛苦、企圖迴避負面經驗重複出現),認知糾纏 (cognitive entanglement, 認知混亂、依附於概念化的自我、和當下失去連結),以及由此產生的心理僵化 (psychological rigidity),導致生活上未能從事符合核心自己的價值觀的事。
 
接受與致力療法認為:致力於符合自己核心價值的事,能帶來心理健康 
  • 許多人罹患嚴重的抑鬱症或焦慮症,疲于應付苦難,根本就不清楚活著的價值所在。接受與致力療法旨在幫助病人澄清自己的個人價值觀,以便病人根據這些價值觀採取行動、為生活帶來了更多的活力和意義、同時提高他們的心理彈性。
  • 首先,在治療師的詢問和指導下,病患確定一套自己的核心價值觀;.之後的治療重點是訂定短期和長期工作目標,來推進這一套價值觀。 
  • 一般情況下,治療成果的發生,常常會是因為病人生活得有價值,而不是因為控制了某些特定的症狀。
  • 接受與致力療法認為,良好的生活和心理健康並不是靠追求感覺良好,而是靠以個人的價值觀為導向,去做該做的事、去過有意義的生活。
 
接受與致力療法的六項核心原則 
 
接受與致力療法的整體目標是提高病患的心理彈性,其治療過程是是通過下列的6個主要概念,每一個概念都能化為一項積極的心理技能,所以接受與致力療法不只是一個消極的避免精神病的方法,還可以提升一般人的生活品質。
  1. 接受 (acceptance):病患對此時此刻經驗採取非評判性的接納。不跟思想和情緒們苦苦對抗或逃避它們。 
  2. 認知解離 (cognitive defusion):病患要看清楚:是 “自我 (ego)” 把思想、情緒、和記憶,具體化或僵化成特定意義。病患要將思想看作只是語言和文字,不代表固定的意義;避免再受思想、情緒、和記憶控制。
  3. 處於當下 (being present):病患要有意識地注意此時此刻所處的環境及自己的心理活動,以開放、感興趣、和接受的態度,覺知當下的一切;同時避免讓雜念把自己帶離當下。
  4. 觀照自己 (observing the self):病患要覺知到自己的內在有一個超然的意識,這個意識是一直不變的,不受來來去去的思想、情緒、和記憶所影響。這樣的覺知,能促進認知解離和接受性。
  5. 價值觀 (values):治療師幫助病患發現自己的價值觀,確定什麼是自己認為是最重要的 (例如家庭生活、朋友、事業、靈性追求)。價值觀與人們的行為不應分離,基於價值觀的行動才會是有意義、有幸福感的、建設性的。 
  6. 致力行動 (committed action):病患要有決心、自主地行動:病患根據自己的價值觀,設定具體可行的長、中、短期工作目標,並且負責任地致力實施。基於價值觀的生活,是改變病患的認知和行為的有效方法。
 
以上的前四項是正念與接納過程 (mindfulness and acceptance processes),屬於認知療法。後兩項是承諾與改變行為過程 (commitment and behavior change processes) ,屬於行為療法。這一治療模式之所以被稱為 “接受與承諾 (致力) 療法”,其原因是這兩個部分在治療模式中被融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接受與致力療法用於心理治療:臨床使用範圍、有效證據
 
在心理治療,接受與致力療法可以幫助病患應對各種臨床問題,包括:憂鬱症、上癮症、和焦慮症 (含: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 anxiety、恐慌症 panic disorder、恐懼症 phobias、強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甚至於其他更嚴重的精神疾病。
 
1. 接受與致力療法治療憂鬱症
 
一篇發表在 2013 年 4 月 22 日電子版 Aging Ment Health. 期刊的文章說,美國退伍軍人福利部的研究人員,利用接受與致力療法,來醫治患憂鬱症的 655 位 18-64 歲退伍軍人和 76 位 65 歲以上退伍軍人。治療成效評估是利用 “貝克憂鬱量表第二版” (分數 0–13 是正常範圍、14–19 是輕度憂鬱、20–28 是中度憂鬱、29–63 是重度憂鬱)
 
結果發現,憂鬱症的平均分數:老年組從 28.4 下降至 17.5,年輕組從 30.3 下降至 19.1。  而且,兩組受試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在治療期間也都有顯著增加。這說明,接受與致力療法能有效治療憂鬱症,包括那些有重度憂鬱症的老人。
 
2. 接受與致力療法治療各種焦慮症
 
一篇發表在 2012 年 10 月份 J Consult Clin Psychol. 期刊說,University of Colorado-Boulder 的研究者,比較接受與致力療法和傳統認知行為療法,這兩種療法在治療各種焦慮症的優劣。受試者共 128 位(52% 為女性,平均 38 歲),都患有 1 個或多個焦慮症,隨機採取以接受和致力療法或以傳統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兩組治療過程中都加入暴露療法。 
 
結果發現:治療前後比較,兩種療法都能相似程度地改善焦慮症、提升整體結果。但是在治療完成後的長時間追蹤期內,接受與致力療法有更低的焦慮症指數,表明該療法是高效可行、且更能長期維持療效。 
 
3. 跨病同時治療憂鬱症和焦慮症
 
憂鬱症和各種焦慮症有高度機率同時發生在一個人身上,當共病發生時,會比每個單獨的疾病造成更大程度的功能障礙。
 
傳統的認知行為療法,早期是逐一被制定來解決各種不同的情緒障礙,但是後來,跨診斷的認知行為療法被發展出來,用於治療各種焦慮症共病發生、或憂鬱症和焦慮症共病發生。
 
有幾個臨床報告說,比起傳統的認知行為療法,第三波心理療法的發展較不具病情針對性,可能在治療共病時會更具優勢。
 
有一篇發表在 2014 年 1 月 8 日 網路版的 Behav Modif. 期刊的文章說,美國 Brown University 大學的研究者以接受與致力療法,治療憂鬱症和社交焦慮症合併症。受試者包括 38 例尋求藥物治療的患者,接受共 16 次的心理治療。結果發現,接受與致力療法顯著改善憂鬱和焦慮症狀、提升生活功能,病人有好的治療滿意度。 
 
接受與承諾療法:透過網路治療、面對面治療,兩方法一樣有效 
 
一篇芬蘭研究者發表在 2014 年7 月 28 日網路版 Behav Res Ther. 期刊的文章,研究:當使用接受與承諾療法來治療憂鬱症時,面對面治療 (每週一次,共 6 週) 和透過網路治療 (網路提供教材讓病人自學,網路解答疑問,共 6 週),兩者相比,何者為優?研究者將有輕度憂鬱症的病人隨機分配到這兩種方法。 
 
結果顯示:和治療前比較,兩組病人都在治療後和在 18 個月的追蹤檢測時,憂鬱症狀有顯著改善,幸福感也都顯著提高。兩種學習方式大致上是一樣有效。
 
從前已有報導,利用其他認知行為療法治療憂鬱症時,發現面對面治療和透過網路治療一樣有效;其中有一篇報導說,透過網路自療,靠自己會讓病人更有自信心,長期的效果勝過面對面治療。
 
接受和致力療法用於非心理治療的領域
 
基於相同的流程,接受和致力療法也被改編為一些 “接受與致力訓練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raining” 的非心理治療用版本。這有點像商業的 “認知管理” 培訓課程,這些訓練過程能被應用在非臨床環境下 (如在企業或學校) 。
 
接受與致力訓練採用正念訓練和認知轉化,其目的是增加一個健康人的正念、接受、和價值觀等能力。目前已經有少數研究報告說,這些非治療用的訓練版本,具有良好的初步成果,有助於人們理解和改變各種行為問題,包括偏見、工作表現低落、或無法學習新東西等。
 
已經有第三波心理療法的“手冊”書出版,或可用來幫助讀者轉化自己
 
第三波心理療法,都借用了東方的古老智慧:認知解離、接受、和正念,各療法之間在觀念上有許多相似性。它比較像是一個了解,而不是教條。它所發展出來的具體練習法則,並非針對單一心理病症而設,所以可以對許多心理障礙同時有效。它甚至於可以利用網路教材和解答,就可以進行。它又可以用於非心理治療的領域,來幫助增加一個健康人的正念、接受、和價值等能力。
 
從以上這些特點來看,利用第三波心理療法的相關書籍,對許多有需要的人可能會有幫助。事實上,已經有許多第三波心理療法的書 (包括接受與致力療法的書) 被出版了,有些書除了說明療法的原理、描述臨床實例之外,還提供實際學習方法;但是目前尚未有臨床證據說,不靠治療師指引、單靠書本是否有效。
 

Ref: 
 

e-mail 給好友

[Error loading the WebPart 'SendToFriend']
無法將型別 'ASP.cmswebpartlayouts_00000000_0000_0000_0000_000000000000_sendtofriend___sendtofriendtw_ascx' 的物件轉換為型別 'CMS.PortalControls.CMSAbstractWebPart'。

追蹤 URL: http://cfh.com.tw/trackback/18be5f85-df25-4bf1-bdc4-aa0e3beb241c/簡介:接受與致力療法、第三波心理治療法.aspx

評論
本網站評論功能尚未開放.

最新文章

推薦專題

健康飲食
健康的飲食法要顧全主要營養分之均衡及是否富含微營養素。我們若能遵照一些證明過的飲食法 (地中海飲食法、琉球飲食法),則不但營養會均衡充足,並能健康而愉快的過生活。

搜尋關鍵字

相關最新文章

歷史文章

Copyright 2009 © by ComeForHealth - CFH健康知識網 保留所有權利
CFH知識服務電話:(02)2763-6507 傳真:(02)2763-4929
This web site uses GIII Web Plus, th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SP.NET develo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