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首頁醫學疾病類科醫學疾病類科最新消息最新消息保健專欄保健專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疾病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管理關於本站關於本站網站導覽網站導覽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Aug. 2010 生活習慣與壽命:
網路分享  
關節炎是在骨關節、肌肉、肌腱、韌帶和滑液囊等組織所發生的發炎疾病,這些組織會產生紅、腫、熱、痛及僵硬等狀況,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肢體的殘障。

據估計,每年有 4600 萬美國成年人被診斷出罹患關節炎,隨著美國人口老齡化,這些數字預計將大幅增加。預計到2030年,將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的活動力會因關節炎而受限,造成政府很大的財政負擔。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 45 歲以上的中年老人,台灣罹患退化性關節炎者約佔全人口的 5-6%。另外,以女性患者居多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台灣的罹病率約為千分之五。

關節炎的種類

已知的關節炎疾病有一百多種,臨床上主要有下列數種:
  •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是最常見的關節炎,又稱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是關節軟骨 (cartilage) 磨損和退化所致,年齡越大者,得此病機會越高。患者晨起時常感到關節僵硬,但活動半小時後便逐漸恢復。骨關節炎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類。
    1. 原發性骨關節炎:目前原因尚未明瞭,不過,醫界認為可能和遺傳、基因及體重有關係。患者通常大於 50 歲,而且女性多於男性。
    2. 次發性骨關節炎:多半是由一個已知的原因所造成。如外傷後引起的關節破壞、骨頭缺血性壞死及重覆性的衝擊(像棒球選手),次發性骨關節炎的患者年齡多半小於 40 歲。
  • 痛風性關節炎 (gout):此與高尿酸有關。高尿酸在人體關節處沈積,引起體內白血球往尿酸沈積處聚集,形成關節處的紅、腫、痛等症狀。
  • 類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失調造成的疾病,目前尚未發現根治辦法。醫學研究認為,類風溼性關節炎與遺傳因素及環境污染有關。由於自體免疫系統失調,而對關節軟骨和骨骼組織進行錯誤攻擊。患者全身關節滑膜往往會受到侵犯而發炎,必須長期服藥才能控制病情。除關節外,肌肉、肌腱、肺部、皮膚、血管、神經及眼睛等部位都可能受到侵害;患者時常會有貧血、倦怠及體重下降的狀況。病患以女性為多,男性約為女性的三分之一,發病年齡大多在 30-50 歲之間。
  • 僵直性脊椎關節炎 (spondylarthropathies):僵直性關節炎是另一種自體免疫所產生的全身性關節病變,由於這種病好發生在人的脊椎上,因此命名為僵直性脊椎炎。僵直性脊椎炎的致病機轉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據統計,95% 病人具有 HLA-B27 抗原。僵直性脊椎炎好發於 20 至 40 歲的成年人,男女比例約為5-10:1。
  • 反應性關節炎 (Reactive arthritis):過去稱做賴特氏症候群 (Reiter’s syndrome),最初是 1916 年德國醫生賴特(Reiter)首次發現,一名患者在急性痢疾發作八天後,出現結膜炎、尿道炎和關節炎三聯症 (triad),故命名為賴特氏症候群。因其常因泌尿道或腸胃道感染之後,誘發自體免疫反應而發病,目前正確名稱為反應性關節炎。研究發現,細菌、病毒、立克次體等微生物感染後,均可引起反應性關節炎。
  • 系統性紅斑狼瘡 (System Lupus Erythematosus):是指因系統性紅斑狼瘡所導致的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會影響全身各個主要器官系統,諸如關節、皮膚、腎臟、腦部、心肺、血液等,因此其臨床表現十分的詭譎多樣。
  • 兒童關節炎 ( juvenile arthritis):是指16歲以下小孩之關節病變,事實上包括未來至成人可具有之類風溼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關節炎等。

關節炎的四大症狀


所有的關節炎,皆可引起關節疼痛、不適或行動不便、運動困難,而上述症狀,尤其是疼痛,是病患到醫院尋訪醫師要求治療的主要原因。
  1. 疼痛:初期輕微鈍痛,並不嚴重,以後逐步加劇。活動多時,疼痛加劇,休息後好轉,有的病人在靜止或晨起時感到疼痛,稍微活動後減輕,稱之為“休息痛”,原因為軟骨下骨的充血所致。如果活動過量時,因關節摩擦也可產生疼痛。疼痛有時與天氣變化、潮濕受涼等因素有關
  2. 關節變形、腫脹
  3. 晨起感覺僵硬,下床運動後,症狀稍稍緩解
  4. 關節活動時會有聲音

關節炎之診斷

典型者較容易,如退化性關節炎、或痛風,然少數患者,因無典型表現,早期診斷並不容易,需配合抽血、照X光、或基因檢測等,方可確定診斷。另外,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在臨床上可依據美國風濕病學院所訂的診斷標準,包括:
  1. 晨間關節僵硬大於一小時
  2. 同時至少有三個或以上的關節區發炎
  3. 手部關節炎
  4. 對稱性關節炎
  5. 類風濕結節
  6. 血清中類風濕因子呈陽性
  7. X光有典型的變化

其中 1-4 項至少需有 6 週以上的時間,若病人符合 7 項中的 4 項即可診斷為此病。

關節炎之治療

關節炎的治療著重在控制疼痛、減少關節損傷、維持與改善關節功能、改善生活品質。根據美國風濕病學學院的指導,治療關節炎包括下列重點:
  • 用藥:除止痛抗發炎外,因疾病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痛風除了急性期使用抗炎藥物,慢性期需使用降尿酸藥物;自體免疫系統類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除了一般抗炎藥物,尚需使用免疫調節藥物。
  • 非藥物治療:使用運動及物理治療法,復建可減輕疼痛以及訓練肌肉力量以分擔關節負荷;使用夾板或關節輔助器材;生活衛教及支持;減重。
  • 手術:以人工關節取代無法使用的關節。

關節炎的復建


病患平日除了要注重肢體保暖外,可利用護膝、護腕、護肘等用品來保護關節。平日做復健運動可強化腿部肌肉以促進血液的循環。關節炎會令關節僵硬、疼痛,因此病患往往會自然而然地減少活動量,而使關節和周圍肌力逐漸衰弱,導致關節更加僵硬。研究指出運動可以大幅減少疼痛並改善肢體功能、維持愉快心情及改善生活品質,千萬不要因為怕痛而不動。
另外,特別要注意的是,爬樓梯對關節炎患者並不是理想的運動,下樓梯時由於屈膝及肌肉收縮的結果,膝部受力約為平時走路之 5-7 倍,造成膝蓋過度的負擔,加速膝關節磨損,為避免關節支撐過多的重量,飲食控制方面及維持理想的體重也是一項很重要的保健之道。

美國疾病預防與管制局 (CDC) 有建議幾種適合關節炎的運動:
  • 低衝擊有氧運動:包括散步、騎自行車、游泳、水中有氧、園藝及低衝擊有氧舞蹈。
  • 肌肉強化運動:包括健美操、重量訓練、阻力帶。這些可以在家裡做、運動班、或在健身中心。但使用重量訓練及阻力帶最好有專人指導,以免二次傷害。
  • 平衡運動:向後走、金雞獨立及太極。

關節炎的預防


可從飲食和運動著手,以預防關節炎的侵害。
  • 飲食:除注意熱量控制外,應多攝取純天然食物,尤其是生鮮蔬菜和水果,對維護關節健康十分重要,另外,葡萄糖胺、軟骨素、Methylsulfonylmethane (MSM) 等營養補充品,能刺激軟骨再生和修復,可緩和關節炎。關節炎會對造成人體疼痛,甚至導致殘廢,但醫學界對這種疾病的病因卻不完全了解。有些專家認為,自由基是造成許多退化性疾病的元凶,而關節炎就是其中一種。許多研究人員相信,服用含有抗氧化物的營養補充品,可以防止自由基對關節造成種種傷害,達到預防關節炎的效果。
  • 運動:肥胖會增加罹患關節炎的機會,經常運動可以瘦身,減少關節承受過重的壓力,還能保持關節彈性,預防軟骨退化。

注意事項:

骨質疏鬆和退化性關節炎是兩種不同疾病,常有人將其搞混。簡單的說,骨質疏鬆是骨骼中鈣質不斷流失,導致骨密度變差、骨質耗損,而容易骨折。常有人說吃葡萄糖胺類製品可以改善骨質疏鬆,這是錯誤的。

而退化性關節炎是關節中軟骨退化、磨損造成關節腔狹窄,硬骨增生,引起疼痛、僵硬與行動不便。

不過,兩種病相同之處在於,隨著年齡增長和更年期到來,骨質疏鬆症會愈來愈多,而退化性關節炎也是隨年齡而愈來愈普遍,一個人有可能同時有這兩種問題存在。

Ref:
Arthritis
Arthritis Basics-CDC
Tai Chi and Yoga Decrease Arthritis Pain
Tai chi for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2010/8/26 下午 04:32:56|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在台灣濕冷的寒冬,救護車、急診室、和喪葬業經常忙不過來,尤其是在冷鋒及之後的2~3 個星期內。

以前就有不少科學文獻說,中暑容易導致器官衰竭;而嚴寒的天氣會增加醫院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最近,終於有第一篇論文用詳細的數字,去說明氣溫降低和心臟病發作之間的關係。

這一篇文章是在 2010 年 8 月 10 日發表於網路版的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 期刊。文章說,當任何一天的平均溫度降低攝氏一度,就能夠在之後四週內增加心臟病的發生率,累積總共增加 2% 左右。

這個研究的主持人是英國倫敦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LSHTM) 醫學院的 Krishnan Bhaskaran 醫師。研究團隊在 2003~2006 的四年間,從英國的英格蘭和威爾斯地區 15 家醫院,蒐集了 84010 位因為心臟病發作而入院的病人資料,並且取得各醫院當地在那ㄧ段期間的每日平均溫度的資料;然後,研究團隊在排除了空氣污染、流行性感冒、和長期氣候變遷等因素之後,進一步分析每日平均溫度變化和心臟病發作的機率之間的關連。

分析的結果發現:
  • 一天的平均溫度每降低攝氏一度時,在當天之後的四星期內所累積的心臟病發作 (主要是心肌梗塞 myocardial infarction) 發生的機率會增加 2%,這個增加在前面二的星期比後面二個星期更明顯。
  • 全英國每年大約有 146000 個心臟病發作的病例,所以 28 天內增加 2% 等於是每天平均增加大約 200 個病例。
  • 75~84 歲而且曾經有過心臟問題的老人特別容易受溫度降低影響。
  • 有在服用阿司匹靈或是類似藥品的人,似乎比較不會因為氣溫降低而發生危險。
  • 以上的結果可能還低估了心臟病發作的實際人數;因為,在家裡或是救護車上死亡的心臟病例並沒有列入統計。

為什麼天氣變冷會誘發心臟病?它的機制還不是十分清楚;但是,絕大多數的心臟病發作,並不是因為病例在外面鏟雪或其他劇烈運動。或許,實驗室的一些觀察可以提供線索:當室溫降低時,健康的自願受試者的血液濃稠度增加,血壓不穩定,心臟需要更用力;這些現象可能會增加血液在血管內凝固,進而導致心肌梗塞的機會。

這一篇論文的結果還揭露兩個有趣的現象:
  • 研究者發現即使是在夏天,天氣變涼也會增加心臟病發作的機會,但是天氣變更熱,並沒有增加心臟病的病例。原因之一,或許是因為在英國夏天的日平均溫很少超過攝氏 30 度,所以因為酷熱導致中暑或心臟病的機會不大。
  • 通常熱浪來襲時,發病都是在最熱那幾天。本篇論文說,因天氣變冷所導致的心臟病例的增加,並不是集中出現在最冷的那幾天,而是散佈在之後的四個星期內, Bhaskaran 醫師說,他們無法說明其原因。

以前就有過報告說,使用冷氣是有效防止中暑的辦法。而本研究發現 85 歲以上的老人受天氣變冷的影響程度,反而較 75~80 歲的人低;這可能是因為許多 85 歲以上的老人,已經被安置在有良好暖氣設備的建築物裡。

Bhaskaran 醫師說,他們下一步要研究的是,如果老人們能小心保暖,是否能幫助他們逃過冷天氣的影響。他又說,事實上抽菸、喝酒、和不正確的飲食帶來心臟病的危機還超過天氣。

這一篇文章的同一本期刊上,有一篇由義大利的 Paola Michelozzi 和 Manuela De Sario兩位醫師所寫的評論,他們說,心臟病是最普及的重病之ㄧ,所以本論文的發現值淂重視,看起來天氣對心臟病的影響超過空氣污染 10 倍以上。

在台灣,冬天往往非常濕冷,一般住宅沒有暖氣,對有心臟病史的老人非常危險;或許他們應該被安置在有暖氣的建築物裡,並且在特別寒冷的日子和之後的 2~4  個星期內被小心照顧。

Ref:
Colder Weather May Trigger Heart Attacks

Dying of Cold: More Heart Attacks in Cooler Weather
Temperature Drops Put the Squeeze on Heart Attack Risk

2010/8/26 下午 04:13:43|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7 月份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期刊的文章說,一個人對別人的評論,常常會反映出自己的個性 (無論是好的、不好的、甚至於是連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性格);對別人的評價有多少正面性,常常是反映自己快樂、好心腸、和情緒穩定的程度。

這一個研究的主持人是美國 Wake Foresp University 的 Dustin Wood 博士。研究團隊在大學生裡召募受試者,先讓受試者填寫問卷調查,描述受試者自己的個性特點、學校成績、快樂程度、個性缺陷、和同學對受試者喜好的程度。然後,研究團隊讓受試者選定三個對象,去評估對象們的個性優劣,包括他們是否和善、有趣、值得信賴、快樂、穩定等特性。受試者評估的對象可以是他們的朋友、寢室室友、社團的朋友等。

分析收集的結果後,研究者發現:一個被評估的對象的成績,會因為不同評估人 (受試者) 而不同;進一步分析發現,研究者有辦法從被評估者的分數,去連結到評估者 (受試者) 的個性。

當受試者給予對被評估的對象比較正面的評論時,往往會反映到:
  • 受試者對自己、或其他人對受試者有比較正面的看法;例如:快樂、善良、慷慨、情緒穩定、和能力等正面特性。
  • 受試者對自己的生活比較滿意、和他們受到別人的喜歡。
  • 受試者有比較好的幸福感、心理健康、和對社會的態度。

受試者對評論對象有比較負面的評價時,往往反映了:
  • 受試者本身自戀、和反社會的傾向。
  • 受試者的廣泛的負面的個性特質,例如喜歡和別人衝突、不快樂、神經質等。
  • 受試者比較容易有憂鬱症、和其他精神健康的問題。

實驗團隊在一年之後,又讓受試者重新填過類似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無論是受試者的個性本身、或他們對別人的評價的正負程度,都跟一年前差不多。表示這些數據本身具有穩定性。

Wood 博士說:
  • 或許有些被受試者評論的對象,確實有負面的個性;但是我們的統計分析結果說,評估者 (受試者) 的心理狀況會影響他們對其對象的評分。
  • 或許要知道一個人個性和心理健康的程度的方法之ㄧ,是看他們如何評估別人。
  • 由於一個人對別人的評估,往往會影響到這個人對別人的態度,和對社會的態度。所以如果我們能夠訓練一個人用正面的態度去評估別人,或許我們可以改變這個人的行為模式,最終達到改善這個人廣泛的個性缺失的問題。


Ref:
What You Say About Others Says a Lot About You, Research Shows
How You View Others Says a Lot About Self
Perceiver effects as projective tests: what your perceptions of others say about you
Your Take on Others Reflects Your Own Emotional Stability


2010/8/18 下午 03:03:07|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失智症 (Dementia,俗稱癡呆症) 是大腦因疾病或創傷所產生的變化:病患之大腦萎縮、神經細胞內出現許多神經纖維糾結、大腦皮層出現許多類澱粉斑塊、導致認知功能喪失。

失智症會因發生的原因不同,而造成可逆或不可逆的失智狀態,而病程可能是逐步地或快速地變化。最常見的失智症就是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約佔失智症的 60~70%;在北歐、北美地區,更高達 70~80% 的比例。據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 2430 萬失智症患者,每年新增 460 萬個案,相當於每 7 秒鐘有一位新增個案,而且每二十年失智人口倍增。到 2020 年時,全世界將有 4230 萬失智症患者;到 2040 年時,將有 8110 萬名患者。

失智症的種類


一、退化性失智症:大部份患者屬於這類型,其中又以前面三者最常見
  • 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最早由德國 Alois Alzheimer 醫師於 1906 年發現,因此以其名命名,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阿茲海默氏症之腦部神經細胞受到破壞,往生後腦解剖可發現異常類澱粉斑塊及神經纖維糾結。由於腦部神經細胞專責思考、記憶、運算及行動,所以,病人的心智功能會逐步喪失,甚至最後連執行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能力都會失去,像是刷牙、穿衣、洗澡及大小便等。美國前總統雷根即罹患此症。
  • 額顳葉型失智症 (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其腦部障礙以侵犯額葉及顳葉為主,特性為早期即出現人格變化,無法調整行為以致有不當之行為反應及活動;或早期就出現語言障礙,如表達困難、命名困難等,此二者皆有進行性退化現象。
  • 路易氏體失智症 (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特性為除認知功能障礙外,重複地無法解釋的跌倒、時好時壞變化大、對抗精神藥物十分敏感、鮮明的視、聽幻覺、每次發作持續數周至數月。
  • 其他有:合併其他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病變;巴金森氏病合併失智症;進行性核上麻痺症;韓汀頓氏症

二、血管性失智症:為中風等腦血管疾病所引起的失智症,特性是認知功能突然惡化、有起伏現象、呈階梯狀退化;在東方人發生比例甚高。常見臨床特徵:情緒及人格變化、尿失禁、假延髓性麻痺 (吞嚥困難、構音困難) 、步履障礙 (失足跌倒) 。

三、其他失智症:其他原因引起之失智症,顱內腫瘤、憂鬱症、硬腦下出血、服用影響中樞神經的藥物、常壓性水腦症、長期維他命缺乏 (如:長期吃素、胃經部分切除術)、代謝性腦病變 (如:嚴重性肝、腎功能異常,腎上腺功能低下、甲狀腺功能低下等)、中樞神經系統感染 (如:AIDS、梅毒、慢性腦膜炎等)。在臨床診斷的工作上,這些反倒是要特別注意,因為大部份是可以根據病因治療的。

症狀與病程 

症狀以短期記憶障礙為主,在初期時可能只是輕微的忘記,會重覆作某些事及說某些詞句等。接著會記憶減退,且越來越嚴重而影響工作能力,社交生活以及其他判斷能力,抽象思考,語言能力,命名功能,認知及執行功能障礙,視覺空間功能障礙,另外在不同時期與不同類的失智症有不同的退化速度及不同的神經精神症狀的表現。

神經精神症狀亦為失智症的臨床表現之一:如幻想幻覺,情緒障礙,人格和行為異常。憂鬱症是情緒障礙裡面的一種常見症狀,30-85% 的病人會呈現行為異常包括攻擊人、四處遊走、隨便大小便等。到了末期病人呈現終日不語,大小便失禁及長期臥床。死因主要為因病情所導致的意外災害或併發性,如肺炎、尿道感染等。

阿茲海默型失智症發病年齡介於 40 至 90 歲間,最常見於 65 歲以後,所以又被稱為老人失智症或是老年癡呆症。通常家人很難確定病人開始發病的正確時間,患者功能逐漸退化,整個病程約 8 至 10 年,但也有到 15 年之久的個案。血管性失智症則依其腦血管病變而定,一般呈階梯式的退化現象。

失智症的診斷

失智症的診斷以臨床為主,可治療性失智症如:正常腦壓水腦症、腦瘤或其他因素導致腦壓過高,造成腦神經被壓迫而產生急性或亞急性失智症,以及其他代謝性腦病變、營養缺失、神經系統感染等病因所造成的失智症,必須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是依據美國精神科協會所發表的精神疾病診斷標準第四版 (DSM-IV criteria) 中,所訂定的失智症診斷標準:
  1. 出現記憶力喪失或減退的症狀
  2. 必須同時合併有右列至少一項的症狀 (1) 失語症 (Aphasia) (2) 失用症 (Apraxia) (3) 失認症 (Agnosia) (4) 執行功能異常 (impair executive function)
  3. 而且以上幾種認知功能障礙必須導致職業上或社交功能上的影響,同時要排除有譫妄 (Delirium,亦稱加護病房症候群) 的情形。
現行的篩檢工具中,以簡易智能狀態檢查量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 MMSE)較被普遍使用。但是,雖然 MMSE 的篩檢可能得以篩檢出一般輕度或中重度失智症,但量表本身的檢測能力卻較難以篩檢出極早期失智症的病人。另外,MMSE 本身的「天花板效應 (ceiling effect)」使得對受高教育程度的人的退化較難區分,因而相對上較無鑑別能力。

其餘常用的量表,例如認知功能篩檢量表 (cognitiveability screening instrument, CASI),在一般使用上有其困難之處,因為 CASI 的施測者在使用前必需經過較長和嚴謹的訓練以熟悉 CASI 的操作,此外 CASI 的施測時間較長,在一般基層醫師使用時有其不適應的地方,或使用於社區民眾的篩檢,也有其操作和實務上的困難。

另外還有 AD-8 量表可用於民眾自我評估、專業人員親自詢問或電話中作答。在回答問題上,家屬應該依照患者過去與現在改變的狀況來考量,而患者本身也需依照自己過去與現在改變狀況來回答,這可在極早期就被發現並獲得治療與幫助。

其他檢查尚包括抽血、頭部電腦斷層攝影或核磁共振掃瞄 (Head CT scan & MRI)、單光子電腦斷層攝影 (SPECT),正子斷層造影 (PET) 等。

失智症的治療
 

一、失智症之藥物治療:
  • 病因性治療
  1. 阿茲海默症:目前醫學研究報告認為阿茲海默氏症患者的記憶力及智能減退與患者腦中可分泌乙醯膽鹼 (acetylcholine) 的神經細胞減少有密切關係,所以增加乙醯膽鹼應可改善患者的智力。因此一般採用乙醯膽鹼酵素抑制劑治療,目前台灣衛生署已核可的有三種,主要是針對輕中度失智個案,有愛憶欣 (Aricept)、憶思能 (Exelon)、利憶靈 (Reminyl) 三種。合乎規定者健保可以給付。
  2. 血管性失智症針對血管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之治療及抗血栓治療
  3. 找出可逆性病因,針對病因治療
  • 行為及情緒治療:90% 以上的失智患者在病程中會出現行為或情緒問題,適度使用抗鬱劑、情緒安定劑及抗精神藥物可改善其症狀。
二、失智症之非藥物治療:

除藥物治療之外,藉由環境的調整、活動的安排、溝通方式的改變、懷舊、亮光、按摩、音樂、寵物等照顧方法,也能改善失智患者行為情緒症狀。

失智症的預防
  • 腦部運動:保持持續地學習並挑戰自己,不論幾歲,狀態活躍地腦,都會製造新的神經細胞樹突
  • 可透過規律運動、書報閱讀、宗教信仰等方式,維持身體、腦部與心靈的多樣性活動
  • 調整呼吸、培養靜心冥想的習慣,有助於放鬆、減少壓力
  • 改善生活習慣,避免血管性危險因子: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降低血脂、預防腦中風、少菸酒、避免頭部外傷的機會
  • 飲食上可採用地中海型飲食法,以少油、少鹽為原則,儘量避免油炸類食物,多攝取富含抗氧化劑蔬果及富含 omega-3 的深海魚類,並多食用能降低血清中半同胱氨酸濃度、含有豐富維他命 B6、B12 與葉酸的食物

注意事項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失智不是正常老化的現象。失智的症狀是由異常的疾病所引起的,這些疾病可以影響老年人,也可以影響年輕人。

引發失智症的確切原因還沒被找出,但若能控制許多健康風險因子的做法,已被確定能減少其發生率,包括憂鬱狀態、飲食習慣、喝酒的程度、腦部活動的程度以及心血管的危險因子 (心臟病、中風、高血壓、肥胖、糖尿病和高膽固醇)。


Ref:
Dementia
Alzheimer's disease
Overview, Types of Dementia,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簡易智能狀態測驗
AD-8 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
Could Lifestyle Changes Cut Dementia Rates?


2010/8/11 下午 03:50:55|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有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4 月份 Springer’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期刊的文章說,兒童的靈性培養,而不是參與宗教活動,是促使兒童快樂的重要因素。

靈性 (spirituality) 可以形容為“內在的信仰系統”,它可以讓一個人覺得有力量、安逸;而宗教活動則是遵照宗教的傳統所做的行為。靈性和宗教都曾經被研究證明,能讓成年人帶來快樂,而這篇文章則是探討靈性和宗教對兒童的影響。

研究者主持人是加拿大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大學的 Mark Holder 等。研究者在四所公立小學和兩所教會學校,蒐集了 320 名 8~12 歲的小孩。受試者要回答 6 份問卷,由小孩回答 4 份 (他們快樂的程度、他們的個性、有關靈性、宗教的個人資訊);由小孩的父母親回答兩份 (關於小孩快樂、個性方面的評估)。

分析資料之後,結果發現:
  • 靈性程度較高 (例如,覺得生活得有意義、有價值,能夠和別人產生深度的連結) 的兒童比較快樂;但是,是否參與宗教活動則和快樂的程度無關。
  • 兒童的性別、家庭收入、就讀公立或私立學校,其對於快樂的影響都不到 1%。
  • 容易社交、不害羞的小孩比較快樂;但是無論是那一種個性,有靈性的小孩都比較快樂。

從前的研究,在估計成年人的靈性和宗教所帶來的快樂時發現,靈性和宗教只能在快樂上貢獻 4%~5%。但是這個結果發現,在兒童,靈性在快樂上的貢獻可以高達 27%。研究者說,他們也很驚訝;沒有想到靈性能夠帶來兒童的快樂,而且貢獻高達 27%;他們本來以為 8~12 歲的兒童還不夠成熟,難以發展靈性。

研究者說,最重要的是:有靈性的小孩有一個對生命意義的認知,覺得生命是有目的的,覺得他們跟比他們自己更偉大的東西是有連結的。

研究者說,宗教活動對兒童的快樂沒有正面的影響,可能是因為在這個年齡,如果他們去參加宗教活動,往往不是自願的,而是父母強迫的。

如何增強兒童的靈性


研究者說,我們可以幫助兒童增加他們的靈性:
  • 我們可以讓小孩子每天寫下他們認為他們可以覺得感激的事情。
  • 鼓勵小孩參與志工的行動、回饋社區、或幫助別人。
  • 鼓勵他們觀察這個世界美的東西,他們可以拍照片或作筆記,紀錄世界上美的東西或對他們生活有意義的東西。

Sheila Craig 是在加拿大渥太華一個靜心冥想中心的老師,她有教導一個兒童團體。她設計了一個遊戲:讓小孩吃兩顆糖果,一顆很快的吃掉,另一顆要慢慢地品嘗糖果的味道口感,用心去吃和享受。她說,當小孩比較吃這兩顆糖果的經驗,就會了解 “慢慢吃” 即 ”活在當下” 的樂趣;而了解 “活在當下” 的樂趣,就是靈性訓練的一部份;很多小孩剛來時調皮搗蛋,之後就變得安靜、知足。

Sonja Lyunbomirsky 是一本書 “The How of Happiness: A New Approach to Getting the Life You Want” 的作者。她說,幫助兒童建立他們的靈性會增加他們的快樂,而快樂的人通常比較健康、有創造力、能幫助別人、有慈善心、有自信、能控制自己、能處理生活困境;所以,教導兒童增加靈性,就是在創造一個比較好的世界。

Lyunbomirsky 又說,有幾項事情可以鼓勵兒童去做:
  • 每天回顧自己多麼被上天寵愛,最好把回顧的結果寫下來。
  • 培養樂觀,在最令人消極的情況裡面找到正面的意義。
  • 做好事,這樣的行為可以得到立即的、長久的快樂。
  • 仔細品味生活的樂趣,即使是小樂趣;偶而還可以發現美好的新鮮事。
  • 學習寬恕,選定一個對他們傷害過的人為對象,然後設法去原諒這個對象,讓自己不再生氣或受傷。
  • 讓小孩做某些自創的儀式,來提醒小孩:”生命有比個人更高的目標” 、”這個世界是一體的”。


Ref:
Spirituality Is Key To Kids' Happiness, Study Suggests
What Makes Kids Happy?
The tao of happy kids


2010/8/10 下午 03:55:34|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有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7 月 27 日 PLoS Medicine 期刊的文章說,親戚、朋友等社會關係不但可以提供伴侶,增加生活的樂趣,而且能增加平均壽命長度。

這一個研究是由美國猶他州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大學的 Julianne Holt-Lunspad 博士所主持。研究者從已經在期刊發表的 148 篇文章,去彙整其中的資料,加以分析。這些文章的研究對象,遍布北美洲、歐洲、亞洲和澳大利亞,人數共 308,849 人。其資料包括社會關係、健康狀況和死亡紀錄。這些文章的臨床研究,其平均觀察長度是 7.5 年。

研究者分析結果後發現,有較多的社會關係的受試者,其在研究期間的死亡率,比社會關係較少的受試者,減少了 50%。這個減少的幅度,和受試者的性別、年齡、或健康狀態無關,也和死亡的原因無關。

充足的社會關係能夠降低死亡率達 50%,這和戒菸的效果差不多顯著,而比運動或減肥更有助於增加壽命。

Julianne Holt-Lunspad 博士說:
  • 我們仍然需要有別人來提供我們保護和食物,但是還有其他因素,讓社會關係能增加壽命。
  •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人際之間的關係,無論是質和量,似乎都有下降的趨勢。應該把 “加強每一個人的社會關係”,列為公共健康議題的一項。
  • 我們平常就應該要常常打電話給朋友、拜訪鄰居、邀請同事一起去吃中餐、或者有一定的時間和家人團聚。
  • 不要忘了幫別人,因為“施比受更為有福”,更有助於延長壽命。
  • 本實驗並沒有分析 “家庭關係或朋友關係,那一個比較重要?”。也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以分析網路社交的利弊。
  • 並不是所有的社會關係都是好的,所以我們可以猜測,如果我們只分析 “好的社會關係對增長壽命的影響”,應該會有更顯著的正向結果。

美國加州大學 Riverside 分校的 Sonja Lyubomirsky 教授說,好的親友不但可以給我們必要時候的幫助,而且社會關係往往能減低我們的壓力,增加我們的身體的免疫力;好的朋友、親友也會幫助我們改進生活習慣,例如提醒我們繫安全帶、看醫生、戒菸、減重。

從前也有很多的實驗,說明人際關係跟健康有關,例如:
  • 有一個實驗發現,當一個人碰到壓力 (stress) 的時候,如果有親人在旁邊,他的血壓和心跳的增幅會比較小。
  • 另一個實驗發現,當一個人碰到壓力的時候,他的腦前扣帶皮質 (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 和痛覺情緒反應有關的區域) 會非常活躍;但是如果有親友在旁邊,這個區域的反應會降低。
  • 當小孩碰到壓力的時候,如果讓小孩和他們的媽媽談過話,那麼小孩子血液裡面的催產素 (oxytocin, 能對抗壓力荷爾蒙) 會增加。
  • 美國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大學的 Sheldon Cohen 曾經證明,把感冒病毒接種在社會關係良好的人,他們得到感冒的機率和嚴重度,都比欠缺社會關係的人輕微。


Ref:
Recipe for Longevity: No Smoking, Lots of Friends
Close Friends, Family Members May Help Increase Longevity
Close friend, family relationships boost survival
做善事帶來快樂、健康、長壽

2010/8/10 下午 03:35:55|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早在 1956 年,康乃爾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就曾觀察 427 位媽媽,達 30 年之久,紀錄這些婦人的子女數、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和就業狀況。研究者發現,這些變數都不會影響受試者的平均壽命;但是,研究者卻發現,只有 36% 在做志工服務的婦女曾經有重大病痛,但是有 52% 的沒有做志工服務的婦女曾經有重大病痛。

這個發現讓科學家好奇:是否經常做 ”利他主義 altruism” 的行為 (例如:勇敢救人、做志工、捐款等) 會對健康帶來正面的影響?

利他主義帶來快樂、健康、長壽


美國 Case Western Reserve 大學的 Spephen G. Post 博士,在 2009 年 7-8月 Health Prog. 期刊,針對這個議題發表了一篇回顧型的論文,探討慷慨和仁慈會帶來的健康方面的好處 (他並且接受了 WebMD 網站的訪問),他說:
  • 當我們受別人幫助的時候可能會帶來一些健康上的好處,例如有一個研究報告說,當男人覺得他的太太愛他的時候,比較不會有心絞痛發作。
  • 但是直到最近科學家才漸漸了解 “為什麼幫助別人也會改善自己的健康”,包括演化、遺傳、發育、神經學、社會學、和心理學方面的機制。
  • 最核心的發現是 “利他主義是壓力 (Stress) 最好的解藥”,而且有足夠的科學研究說明它的機制。
  • 有兩個大型的臨床發現,老年人如果去當志工,對於身、心健康都有好的影響,而且比較長壽。
  • 另一個大型研究說,做很多義務工作的志工,會減少早年死亡的機率達 44%;這個長壽效果,比每星期運動四次還有效。
  • 在 1990 年代有一篇論文,分析了 1930 年代的修女們的作文,那些對生活抱著正面態度的修女們,比抱著負面態度的修女們,平均多活十年。

聖經上說 “施比受更為有福”;在 2003 年 9 -10月份的 Psychosomatic Medicine 期刊就有一篇由美國麻州大學 Carolyn Schwartz 博士發表的文章,做了最好的見證。研究者募集了 2000 多名長老教會教徒,讓受試者填寫問卷,紀錄他們幫助其他教徒或受其他教徒幫助的頻率。分析結果後發現:是 “照顧別人” 的教徒,而不是 ”只受別人照顧” 的教徒,有比較好的精神方面的健康。

利他主義的荷爾蒙

當我們碰到壓力的時候,腎上腺會分泌壓力荷爾蒙皮質醇 (Cortisol,可體松) ,於是心跳、呼吸都會加速,也就是會產生所謂的 “抵抗或逃跑 fight or flight” 的反應。當壓力每天持續,就會影響到身體免疫和心血管的健康,甚至於縮短身體細胞的端粒的長度,導致提早衰老或死亡。

當利他主義者幫助別人的時候,有另外一個荷爾蒙 “催產素 oxytocin” 會被腦細胞釋放出來。催產素是婦女生產時大量釋放的荷爾蒙,不但能夠促使子宮收縮,而且會讓新手媽媽變的慷慨、有同情心,即時和新生兒產生感情上的連結 (bonding)。催產素可以壓過皮質醇的作用,會產生 “照顧—修護 tend-mend” 的反應,帶來快樂的感覺。
  • 有一個研究發現,如果讓老人按摩嬰兒,結果老人的壓力荷爾蒙濃度會下降。
  • 另外一個研究發現,讓大學生看泰瑞莎修女在印度行善的影片,可以改善觀看者的免疫活力。
  • 在一個老鼠實驗發現,催產素可以降低老鼠的血壓和壓力荷爾蒙,而且可以讓老鼠變得安靜。
  • 催產素可能會啟動大腦的報償迴路 (reward circuitry),也就是說產生像多巴胺 (dopamin) 和內腓呔 (endorphins) 的反應,而覺得快樂。

大腦照影的證據

一個功能性核磁造影 (fMRI) 的研究顯示,當西藏喇嘛做慈悲心修持靜坐的時候,腦前額葉會變得非常活躍。當媽媽看自己的嬰兒的時候,這個區域也會特別活躍;但是看別的嬰兒的照片時就不一定會。

利他主義是演化的、遺傳的,也靠學習來的

哈佛大學的 Gregory L. Fricchione 醫師說,大部分的哺乳類是社交動物,人類也是。互相幫助可以讓群體容易生存,這也許就是為什麼人類演化出利他主義的能力。但是,這個能力也可以在出生後培養,尤其是在非常早的幼兒期是關鍵期。有一個臨床試驗發現,在孤兒院長大的嬰兒尿中的催產素,比在家裡受照顧的嬰兒來得低。他說,或許兒童時期是培養同理心和利他主義的好時候。

Ref:
It's good to be good: Health and the generous heart
The 'helper's high' could help you live a longer, healthier life
Helping Others Helps Your Own Mind


2010/8/3 下午 04:43:21|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端粒是染色體兩端的特殊 DNA 結構,平常它會保護染色體的兩端、增加染色體的結構穩定性。但是由於複製 DNA 的酵素的特性,每一次細胞分裂端粒就變短一些。等到端粒變的太短,染色體就變成不穩定,而造成細胞無法再增殖 (稱 senescence 細胞衰老) 或細胞凋亡 (apoptosis)。

年紀老的人端粒較短,端粒短的人容易老化。端粒太短,可以引起疾病和死亡;和端粒過短有關的常見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

一個人的端粒長度會受先天的影響;也就是說,和遺傳有關。但是,後天的生活習慣也會影響端粒的長度;例如,有臨床報告說:常吃再加工肉類的人端粒比較短、常喝茶的人端粒比較長、運動可以讓端粒增長、壓力可以讓端粒變短、抽菸和肥胖也可以讓端粒變短。

長壽往往是在同一個家庭裡,上下代都發生;所以,端粒的長度會和遺傳有關,並不意外。但是,有三篇文章分別發表在 2004 年、2005 年和 2007 年,探討端粒的長度和遺傳的關係,卻對於 “子女端粒的長度是遺傳自父親還是母親”,有不同的結論。

2004 年的文章是發表在該年 2 月 14 日的 Lancet 期刊,是比利時的 University of Leuven 大學研究團隊所作。研究團隊在比利時測量了 300 位參與者的白血球的端粒長度,這 300 個人屬於多代家庭的父母和子女,同時搜集了他們的健康和生活的資料。分析結果發現:
  • 男性、老年、抽菸的人端粒比較短。
  • 兒子、女兒的端粒長度,都和媽媽的端粒長度呈正向的相關性。
  • 女兒的端粒長度和父親的端粒長度呈正向的相關性,但是兒子的端粒長度和父親的端粒長度無關。

由於兒子的端粒長度和父親的端粒長度無關,研究者猜測,和端粒長度有關的基因可能是在 X 染色體上。

2005 年的文章卻發表了和 2004 年文章非常不同的數據和結論。這篇文章是發表在 2005 年 11 月 8 日美國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期刊。研究團隊是瑞典 Umea University 大學的 Katarina Nordfjall 教授等。

研究者在瑞典的北部測量了 49 個家庭 132 人的白血球端粒長度並加以分析,結果發現:
  • 女兒和兒子的端粒長度,都和父親的端粒長度有正向的相關性。
  • 女兒和兒子的端粒長度都和母親的端粒長度沒有明顯的相關性。

2007 年的文章是發表在該年 7 月 17 日美國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期刊,研究是由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其他研究機構共同執行。研究者測量了美國賓州 356 位男性和 551 位女性的 Amish (阿米甚教派,門諾會教派) 信徒的白血球的端粒長度,分析結果發現:
  • 年紀較大的人端粒長度較短。
  • 男性和女性的端粒長度,兩者之間沒有明顯的差異 (Amish 教徒男性的壽命和女性壽命一樣長)。
  • 如果父母親健在,無論女兒或兒子其端粒長度都和父親的端粒長度呈明顯的正向關係,但是和母親端粒長度的正向相關性比較弱。
  • 如果父母親已過世,則女兒的端粒長度和父親的存活壽命有正向關係,但是和母親的壽命無關。

2005 年和 2007 年兩篇文章的結論是端粒長度的遺傳主要來自於父親,而 2004 年則是說主要來自於母親。為什麼會有完全不同的結論?其中一個理由可能是測量的方法不同,2005 年和 2007 年使用的是較能夠定量的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反應) 法。另外一個理由是 2004 年和 2005 年的受試人數都偏低;相反的,2007 年的研究不但是受試人數最多,而且受試者是一個非常特殊而且有利於分析的人群。

Amish 信徒是一個封閉的人群,和外面的人通婚不多,每一個家庭子女眾多,又保存著清楚的族譜。他們 250 年來生活在同樣一個地方、拒絕使用任何現代科技所帶來的便利性、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性都大致相同,所以這一群人的端粒長度比較不容易受到個人生活習性的影響,也就比較能單純反映基因的影響;2007 年的文章的結論,可能是 3 篇文章裡面比較可以信賴的。

Ref:
Is Life Span Inherited From Your Parents?
Telomere length and possible link to X chromosome
Life Span: What Does Dad Have to Do With It?
Telomere length and heredity: Indications of paternal inheritance
Telomere length is paternally inherited and is associated with parental lifespan

2010/8/3 下午 04:33:39|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最新文章

推薦專題

健康飲食
健康的飲食法要顧全主要營養分之均衡及是否富含微營養素。我們若能遵照一些證明過的飲食法 (地中海飲食法、琉球飲食法),則不但營養會均衡充足,並能健康而愉快的過生活。

搜尋關鍵字

相關最新文章

歷史文章

Copyright 2009 © by ComeForHealth - CFH健康知識網 保留所有權利
CFH知識服務電話:(02)2763-6507 傳真:(02)2763-4929
This web site uses GIII Web Plus, th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SP.NET develo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