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 是焦慮症的一種,患者會因重複地侵入他們大腦的某些念頭 (強迫觀念) 而產生不安、焦慮、恐懼、或擔心。患者會因為要避免這些念頭所預言的禍害,而不斷地從事某些特定的儀式 (強迫行為)。患者會希望能藉此行為,來暫時擺脫這些念頭的預言、這些念頭本身、和這些念頭們所帶來的焦慮。
強迫症在最常見的心理疾病中排名第四,其症狀包括:過度清洗、一再地確認事物的完成、極端地囤積、沉迷色情 (或暴力或宗教)、厭惡且避諱特定的數字或顏色、遵照一定儀式 (如回家或離開家前的開門和關門要有特定的次數) 等。這些症狀往往會使患者有嚴重的情緒或財務困境,嚴重者甚至無法自理生活。強迫症患者普遍已經認知到,自己的這些有意識和無意識強迫性想法是不合理的,而且為此而苦惱,但卻無法擺脫。
在美國,每 50 位成人就有一位罹患強迫症。兒童與青少年以及成人皆會受強迫症影響,約有 1/3-1/2 的成人強迫症開始於兒童期,並且伴隨其一生。
造成強迫症的原因
目前致病因尚未確定。早期認為強迫症為典型的精神官能症,是心理衝突造成的,而理想的治療方法是心理分析。而目前神經造影的研究顯示,強迫症患者基底核附近的迴路會異常活躍,且牽涉到眶額葉皮質 (orbitofrontal cortex)、基底核內部的腹側尾狀核、(ventral caudate nucleus) 和傳遞並整合感覺資訊的視丘 (thalamus)。另外發現,與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 (serotonin) 及多巴胺 (dopamine) 不平衡有關。而且,心理、生理狀況、遺傳、以及環境都有可能是致病因子。
強迫症的症狀
- 對許多不同的事情有著重複的看法或想像。如無法停止自己對細菌、灰塵、暴力行為、所愛的人受傷害、性行為、宗教信仰、或過度整齊等事情的某些念頭。
- 重複某些儀式。如洗手、鎖門、開鎖、計數、囤積不需要的物品、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覆相同的步驟。
- 無法控制或拋棄不想要的想法或行為
- 當作完這些動作或儀式後不感到愉悅,但可以短暫地解除這些想法所造成的焦慮感
- 每天至少花一個小時在這些重複的念頭與儀式上,並對日常生活造成困擾
強迫症的診斷標準
根據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的標準為:
1. 具有強迫觀念或強迫行為:
A. 強迫觀念的定義如下:
a. 反覆出現持久的思想、衝動、或畫面,並引起顯著的焦慮或苦惱。
b. 這些思想、衝動、或畫面是超出現實生活問題的過度憂慮。
c. 患者企圖不理會或壓抑這些思想、衝動或畫面,或以其他思想或行動來中和它們。
d. 患者知道這些思想、衝動或畫面,是自己頭腦的產物。
B. 強迫行為的定義如下:
a. 患者因強迫觀念而嚴格執行某些重複行為 (例如,洗手、擺放物品、核對) 或精神運作 (例如,祈禱、計數、重複默讀)。
b. 這些行為或精神運作的目的在於預防或減少苦惱,或預防出現某種可怕的事件或情境。
2. 在病程中的某些時間,患者認知到這些強迫觀念或強迫行為是過分且不合理的 (但此點不適用於兒童)。
3. 這些強迫觀念或強迫行為引起了顯著的困擾,也是耗費時間的 (每天花 1 小時以上的時間),或者顯著地干擾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 (學業) 功能、社交活動、或人際關係。
4. 如果有另一個精神障礙存在時,強迫性觀念或強迫性行為會跟隨著該精神障礙變化其內容。例如,有進食障礙 (Eating Disorder) 時會專注於食物;有拔毛症 (Trichotillomania) 時會專注於拔毛髮;有身體形象異常疾患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時會極度關注自己的外貌;有物質使用障礙 (Substance Use Disorder) 時會沉溺於成癮藥物;有疑病症 (Hypochondriasis) 時會關心罹患嚴重疾病;有性心理障礙 (Paraphilia) 時專注會於性欲或性幻想;有憂鬱症狀態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時會反覆的內疚。
5. 障礙不是由於物質 (例如:成癮藥物、處方藥物) 或一般疾病的直接生理效應所造成的。
強迫症有時會合併憂鬱症、飲食障礙、藥物濫用、過動症、及其它的焦慮症。當合併其他疾病時,會讓強迫症更難診治。
強迫症的治療
包括藥物治療、認知行為療法、及森田療法等:
- 藥物治療:最常見的處方藥是抗焦慮及抗憂鬱藥物,醫生會依患者不同的類型給予不同的抗焦慮藥物
- 認知行為療法:可使用暴露及反應抑制療法 (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 治療強迫症。讓患者曝露在擔心、害怕的情境中,然後不做強迫性行為,而讓其發現不作強迫性的行為,也不會有不好的後果發生,而讓其去除藉由強迫性行為來減緩其焦慮或恐懼的習慣,進而不被強迫性的想法所牽制。
- 森田療法:以森田療法治療神經症尤其是強迫症有良好的效果。此療法簡言之就是 「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不能去控制也不和它講理,控制意味著精神抗拒,而講理意味著精神交互,這樣做只會越發嚴重和敏感。面對強迫觀念的侵襲,順其自然是指面對並接受自己的症狀,要不然就只有自討苦吃;為所當為就是帶著痛苦做自己該做的事,生活中該做什麼就去做,不為強迫觀念停下腳步去思考許久,這樣的話會永遠陷在強迫泥沼中而無法自拔。
Re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Biology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When Unwanted Thoughts Take Over
森田療法
DSM IV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OCD) Crit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