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4 月份 Springer’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期刊的文章說,兒童的靈性培養,而不是參與宗教活動,是促使兒童快樂的重要因素。
靈性 (spirituality) 可以形容為“內在的信仰系統”,它可以讓一個人覺得有力量、安逸;而宗教活動則是遵照宗教的傳統所做的行為。靈性和宗教都曾經被研究證明,能讓成年人帶來快樂,而這篇文章則是探討靈性和宗教對兒童的影響。
有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7 月 27 日 PLoS Medicine 期刊的文章說,親戚、朋友等社會關係不但可以提供伴侶,增加生活的樂趣,而且能增加平均壽命長度。
早在 1956 年,康乃爾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就曾觀察 427 位媽媽,達 30 年之久,紀錄這些婦人的子女數、教育程度、家庭背景、和就業狀況。研究者發現,這些變數都不會影響受試者的平均壽命;但是,研究者卻發現,只有 36% 在做志工服務的婦女曾經有重大病痛,但是有 52% 的沒有做志工服務的婦女曾經有重大病痛。
這個發現讓科學家好奇:是否經常做 ”利他主義 altruism” 的行為 (例如:勇敢救人、做志工、捐款等) 會對健康帶來正面的影響?
端粒是染色體兩端的特殊 DNA 結構,平常它會保護染色體的兩端、增加染色體的結構穩定性。但是由於複製 DNA 的酵素的特性,每一次細胞分裂端粒就變短一些。等到端粒變的太短,染色體就變成不穩定,而造成細胞無法再增殖 (稱 senescence 細胞衰老) 或細胞凋亡 (apoptosis)。
有兩篇新論文說,財富能帶來對生活的滿意度,但是帶來快樂的效果不大;而且,一旦年收入超過 75,000 美金,則多餘的收入則沒有辦法帶來進一步的快樂。
有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7/8 月份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期刊的文章說,太極拳或氣功,都可以對身體及心理健康帶來明顯的好處。
這個研究是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 Linda Larkey 博士所主持。研究者收集、分析了 77 篇已經發表在期刊上的的臨床 (隨機、有對照組) 結果。這些文獻是發表在 1993~2007 年之間,研究太極拳或氣功對於身體和心理的各種可能的好處,包括:心血管健康、免疫功能、生活品質、行動能力、自我滿意感、其他心理健康。
一系列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 Antoine Lutz 和 Richard Davidson 等,和達賴喇嘛的僧團合作的研究,證明了靜心冥想 (Meditation) 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和功能。他們在 2004 年發表了此系列的第一篇論文,其後又發表了數篇相關的文章,研討大腦神經的可塑性 (Neuroplasticity)。
研究者想知道,神經可塑性是否能經由腦內部的運作,例如靜心冥想,而達到改變腦結構和功能的效果,在達賴喇嘛的鼓勵下,許多有一萬小時以上的修持功夫的喇嘛投入了這項合作。
早在 2007 年就有報告說,環境治療法 (Ecotherapy) 是有效治療憂鬱症的方法。然後,在 2010 年 5 月 15 日,美國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期刊的一篇文章說,只要短短的五分鐘的綠地經驗,就可以對精神健康產生幫助。
基督復臨安息日教會 (Seventh-day Adventists, SDA;安息日會) 是基督教新教之一,起源於 1863 年的美國密西根州。目前安息日會遍佈世界各地,尤其在某些新興國家發展迅速。
大部分的安息日會教徒遵行教會所推薦的飲食法,這個飲食法以素食為主,以全穀 (每日六份以上) 和蔬果 (每日九份以上) 為基礎。不吃肉,補充蛋白質的來源是豆類、堅果、低脂奶製品 (例如低脂的牛奶、優格、起士) 、和偶爾加上蛋類。也就是台灣一般所說的奶蛋素 (lacto-ovo vegetarians)。教會也呼籲遵行飲食法的人要注意礦物質 (尤其是鈣、鐵、鋅) 、維他命 D、維他命 B12、Omega-3、和蛋白質的攝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研究,2020 年造成人類失能 (disability) 前十名的疾病,憂鬱症將躍升到第二名。另外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造成人類社會整體疾病負擔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前十名的疾病,第二名也是憂鬱症。憂鬱症會造成生產力下降,同時造成家庭社會嚴重的負擔。憂鬱症常常早發而持續,甚至有些會復發,有 15% 的憂鬱症患者最後會死於自殺,造成家庭社會的損失與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