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於微細顆粒 PM 2.5 空氣污染物,會增加心臟疾病、中風、肺癌、和呼吸道疾病的罹患率。但是,無論是想要遠離空污嚴重的地區、或希望政府幫助來減少當地空污排放,都難於達成。幸好,最近有一系列研究報告指出,攝食正確的飲食或某些補充品 (包括:蔬菜水果、膳食抗氧化物、Omega-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維他命 (維生素) A, B, C, E、抗氧化物如槲皮素等) 可以大幅度減輕 PM2.5 空污對身體的傷害。
歡迎 2017 年元旦的來臨;但這也代表寒冬才剛開始。以下介紹冬天容易出現的健康方面的五個陷阱,並且提供一些對策以備參考之用。這些冬天容易出現的健康五陷阱是:1) 天冷誘發心臟病及導致死亡,對年長有心臟病史者尤其危險;2) 空污 PM2.5 是全球頭號環境殺手,在冬天更嚴重;3) 流行性感冒和一般感冒都是在冬季最猖獗;4) 冬季缺陽光,容易引起暫時性的冬季憂鬱症;5) 冬天吃太多大餐 (肉類和甜食),會增加痛風的發生。
顆粒污染物,是空氣中微細的複雜混合物,其化學組成、形狀、大小、毒性,各有很大的不同。顆粒的流體力學直徑是 10 微米或更小的,被稱為 PM10,它們可以通過鼻腔及咽喉而進入胸腔。直徑為 2.5 微米或更小的,被稱為 PM2.5,可以穿透到更深的肺部,尤其是其中直徑小於 1 微米的超細顆粒物,可以進入循環系統、進而傷害全身其他器官,甚至影響胎兒的發育。胚胎、兒童、老年人、及患有心肺疾病的人,比一般健康成年人更容易受 PM2.5 傷害。台灣 PM2.5 空污的來源:依其重要性次序,為:交通排放、境外入侵、工業排放、和其他。台灣的全年平均空污分佈,大致上是北台灣較為乾淨,越往南部越髒,尤其是吹東北季風時較明顯;而,東海岸則是通常全年享受全台最佳的空氣。在都市中,遠離繁忙交通要道的高樓層住處享有較佳的空氣品質。個人可以上網查住處目前的空氣品質,且進一步採取某些措施,以減少在室內、外暴露於顆粒污染物。
顆粒污染物,其流體力學直徑為 2.5 微米或更小的,被稱為 PM2.5。其中直徑小於 1 微米的超細顆粒,可以經肺泡進入循環系統、然後傷害全身器官。長期暴露於 PM2.5 空污,會增加心臟疾病、中風、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及其他癌症的罹患率;而短期暴露,則增加急性的呼吸道感染、心臟病、中風的近期數天內的發生率,都會因此增加過早死亡的機率。利用衛星圖測量全球各地空污,以補地面偵測站之不夠普及,可以更正確估算全球空污分布和其對過早死亡的影響。有研究報告說,全球在 2010 年共約 330 萬人因室外空污而早死;國際能源機構則說,目前若以室內和室外的空汙合計,則每年約 650 萬人因此提早死亡,使其成為全球人類健康的第四大威脅。有研究說,長期暴露於很低濃度的 PM2.5,也會增加死亡風險;而且,暴露於空污,至少在長達三十年之後,對死亡率仍有影響。有研究換算,一天暴露於每 10 微克/立方米 PM2.5,對健康的危害約相等於吸 5.5 支菸。
空氣中的顆粒污狀染物中,其流體力學直徑為 2.5 微米或更小的,被稱為 PM2.5,或微顆粒。PM2.5 可以穿透到肺部深層。尤其是 PM2.5 之中,直徑小於 1 微米的超細微顆粒可以經肺泡進入循環系統、進而傷害包括腦部等全身其他器官,甚至能經過母體而進入胚胎、進而破壞胎兒的正常發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空氣污染,尤其是 PM2.5,間接造成全球八分之一的死亡;然而,PM2.5 也是摧毀腦健康的重要兇手。它除了會降低幼嬰智商,還關聯到幼嬰腦發育失常 (如自閉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等)、童年智能發育遲緩、增加憂鬱或焦慮等心理疾病和其他更嚴重的精神疾病的發生、加速老年智能退化等。
顆粒污染物 (PM),是空氣中微細的固液混合物。流體力學直徑為 2.5 微米或更小的 PM,被稱為 PM2.5。較小的 PM2.5 可以經肺泡進入循環系統,甚至能經過母體而進入胚胎、進而傷害胎兒的包括腦部等全身器官的正常發育。多環芳烴,是燃燒煤、石油等有機物質所產生的毒物。它在城市環境中無處不在,也是附著在 PM2.5 的成分之一。有其他研究表明,孕婦接觸到多環芳香烴,和其出生孩子的童年發育遲緩、語言技能遲緩、焦慮、憂鬱等疾病的發生,有關聯性。本文則詳細討論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顯示孕婦在妊娠的最後三個月,暴露於較高的多環芳香烴,其孩子的智商平均可能降低約 4 分。
所有的人體都暴露在致癌因素下,也都一直有癌細胞在產生,幸好 3/4 的人在其一生中靠著體內的自然防禦機制,避免了癌症的發生。然而,自從 1945 年以來,癌症罹患率卻不斷增高。美國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大學醫學院的 David Sercan-Schreiber 醫師在 2010 年的演講,認為造成數十年來癌症流行有六大生活因素,包括:吃太多糖、飲食中 omega-3/omega-6 脂肪失衡、受化學物質汙染、不運動 (肥胖)、欠缺社交關係、日曬 (維他命 D) 不足;他提出科學證據,也建議生活上的改善對策。
五十年前的 1964 年 1 月 11 日,美國衛生總監 (U.S. Surgeon General),向全國發表一個有力的權威報告,警告吸菸會引起肺癌和其他癌症、會導致其他疾病和死亡,並且預告政府將採某些措施。當年,42% 的美國人抽菸,工作場合、學校、甚至醫院,到處煙霧瀰漫。是那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警告,改變了一切。歸功之後的於反菸法律和高菸税,今天,美國人只有 18% 吸菸。過去 50 年來,吸菸習慣的改變,拯救了 800 萬個可能的提早死亡。但是從全世界來看,目前許多國家吸菸率仍然偏高。
環境荷爾蒙進入人體後會產生類似荷爾蒙的作用,其危害包括干擾性器官發育,對胚胎、嬰、幼兒尤其危險。環境荷爾蒙可能是女性子宮內膜異位症及乳癌、男性精蟲減少及睪丸癌、嬰幼兒發育遲緩、女童的性發育提早開始等疾病的重要原因。環境荷爾蒙中以塑化原料BPA (Bisphenol A,雙酚A),最受矚目。BPA被廣泛用來製造塑膠瓶、罐頭襯裡、飲料包裝、傳真及收據用的熱感應紙、鈔票等。最近發現,人類胚胎睪丸細胞,對BPA毒害極為敏感(是鼠類 1000 倍),是美國環境保護署從前不知道的!媽媽們在孕期及哺乳期間減少 BPA侵入母體,可能是防害的最重要關鍵。
調查顯示,近二十年來,已開發國家人民健康程度逐代下滑,一代不如一代,將造成醫療巨大負擔,也可能造成未來平均壽命的倒退。許多科學研究證實,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不抽菸、少量或不飲酒、控制體重、定期運動、及健康的飲食) 對糖尿病、心血管健康 (如高血壓、心臟衰竭)、癌症等慢性病罹患率的影響都很大。老年時是否健康,主要是取決於年輕及中年時的生活方式,是操之在己,而不是靠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