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首頁醫學疾病類科醫學疾病類科最新消息最新消息保健專欄保健專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疾病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管理關於本站關於本站網站導覽網站導覽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肝膽腸胃科與消化系統
打開新一代 Google 字典
Email to friends!     網路分享

簡介:膽結石

ComeForHealth.康活健康知識網:更新日期:2010-09-20
膽結石 (gallstones,亦稱 choleliths 或 cholelithiasis) 是指正常或不正常的膽汁成分,在體內形成結晶體增生或結成石塊。膽結石可發生膽道內的任何地方,包括肝內膽管結石、總膽管結石及膽囊結石等。總膽管阻塞即是膽石症 (choledocholithiasis)。膽道阻塞會引起黃疸 (jaundice),而胰臟外分泌系統的出口阻塞則會導致胰腺炎 (pancreatitis)。膽結石可能小如一粒沙,也可能大如一顆高爾夫球。

膽結石是所有腸胃疾病中,最常導致住院的原因之一,而且常見於健康、年輕的族群。根據統計,台灣地區估計約有 10% 的成人罹患膽結石症,而其中三分之二的患者屬於無症狀膽結石症;有超過十分之一會併發總膽管結石,進而引起急性膽囊炎、急性膽管炎、急性胰臟炎、急性肝炎等嚴重併發症。大部分膽結石病患都不會有症狀,每年大約只有 2% 會有症狀,也因此膽結石容易被患者忽略。

膽汁的組成與作用

人的肝臟每天約產生約 800~1000 mL 的膽汁,這些膽汁經由肝管流至總肝管再經由膽囊管進入膽囊內濃縮儲存。膽囊位於肝右葉下方,所貯存膽汁僅約 50 至150 mL,當吃下含有脂肪的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腸黏膜就會分泌激膽囊素 (cholecystokinin),使膽囊收縮,膽汁就經由膽囊管流入總膽管再流進十二指腸中。膽汁主要幫助身體分解多脂食物、讓脂肪乳化(即讓脂肪變成微小顆粒均勻分布),使人體易於消化吸收。所以當人體攝食脂肪較多的食物時,膽囊自然會釋出較多的膽汁進入腸道內,幫助脂肪的消化。

膽汁是由水分、電解質、膽固醇、膽紅素、膽鹽以及卵磷脂 (lecithin) 所組成。膽紅素是一種由肝臟分泌的綠、黃色液體,構成膽汁的顏色。如果膽汁逆流進入血液,就可能導致皮膚及眼睛變黃 (黃疸)。膽鹽以及卵磷脂可溶解膽固醇,以利膽固醇自肝臟排出。如果膽汁到達化學不平衡的狀態,則會變硬並形成顆粒,長成結石。大約 20% 的膽結石病人只有一顆結石,其他的病人則可能有多顆結石,數量可能達到數百以至數千,稱為膽礫或膽沙。

膽結石的分類
  1. 色素結石:質地較為鬆軟,由黑色素聚合物、膽紅素鹽及磷酸鈣所組成的黑色素結石(black pigment stones),好發於有肝硬化或慢性溶血性疾病 (如鐮刀狀紅血球貧血) 的病患;及由膽紅素鈣 (Calcium bilirubinate) 所組成的棕色素結石 (brown pigment stones),好發於東方人,由於鬆軟不成形又稱為 「泥沙樣結石」 即一般俗稱的「膽沙」,常發生在膽管內,與膽道寄生蟲 (例如:中華肝吸蟲)、膽囊收縮弛緩 (如接受全靜脈營養注射) 有關,常併發細菌感染。
  2. 膽固醇結石:是因為膽固醇代謝失去平衡,膽固醇過高或膽鹽過低所造成。內涵以膽固醇為主成分、中有核心、多呈白色、較堅硬,以西方國家較常見,跟他們的食物有關。但近年因台灣飲食習慣改變,西方的高熱量、高膽固醇食物盛行,這類結石也多起來了。
  3. 混合型結石:膽固醇及膽紅色素約各佔一半,其實大部分的結石都是屬於這類。

膽結石的成因

真正的原因仍不清楚。一般認為膽固醇結石之成因,與膽固醇過飽和有關。至於色素型膽結石在東方病例較多,其因更不明白,可能是肝內膽管構造異常或與種族、新陳代謝、或受到細菌感染 (主要是大腸桿菌)、寄生蟲感染有關。

膽結石的危險因子

一般認為家中有膽結石家族病史者、中高年齡婦女、孕婦(特別是多次懷孕者)、服用避孕藥、降血脂肪製劑者、肥胖者、糖尿病患者、飲食習慣不佳 (高卡路里、高油脂及精緻醣類的食物)、精神壓力大者等,是較容易罹患膽結石的高危險群。

膽結石的症狀

大部分有膽結石的人 (60%-80%) 是完全沒有症狀的,患者常常是在體檢時意外發現。由於結石可移動,當它往前滑動,阻擋膽囊出口時,會引起膽汁無法排出,此時就會有右上腹疼痛感,通常發生在飯後15分鐘到2小時間感覺上腹部及右上腹部腫脹疼痛 (特別是在吃了油膩的食物之後),有時會痛到右肩胛骨及右背部,可持續數分鐘到1~4小時,有時伴隨著噁心,嘔吐等症狀;若膽管阻塞持續,膽囊因壓力過大,會腫脹誘發發炎反應,而引起急性膽囊炎,除了上腹部疼痛,亦有發燒、噁心、嘔吐、右上腹部壓痛等症狀;膽結石若由膽囊掉到總膽管內,阻塞造成黃疸、急性膽道炎,除了上腹疼痛外,尚會有黃疸、發燒等症狀。因此若有發燒、黃疸及長期疼痛者應盡速就醫。

膽結石的診斷

除了臨床上表現的症狀外,腹部超音波是最方便,而且精確性相當高的診斷工具。電腦斷層掃描、逆行性膽胰造影術亦有不錯的診斷率,但病人較不舒適。

膽結石的治療

無症狀的膽結石患者,通常建議採取非手術療法或追蹤即可。而大約三分之二有症狀的膽結石患者,在第一次膽石症發作後 1~2 年內會反覆發作,為了避免反覆發作及嚴重的併發症,需要接受治療。

1. 手術療法:患者割除膽囊之後,會因為失去膽囊儲存及濃縮膽汁的功能,造成脂肪類的食物不易消化,因此有些人在手術後前幾個月容易拉肚子,但通常一段時間後就會適應了。
  • 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是透過腹腔內視鏡所進行的一種顯微手術,手術時間約20-60分鐘即可完成。手術後的疼痛、不適感及合併症會較傳統手術少;恢復期及住院時間縮短,術後 1-2 天即可出院;手術疤痕不明顯,並減少了腸粘連及腹膜粘連等種種憂慮,是目前最盛行治療膽結石的手術。
  • 傳統式膽囊切除術 (open cholecystectomy),手術風險較大,目前只在下列情況下施行:不適合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發現膽囊嚴重發炎、沾粘或膽管受損需修補的患者。

2. 非手術療法:
  • 口服膽鹽:針對膽固醇結石,尤其是手術高危險群的病人所採取之替代性療法。治療期約一年半至兩年,有效率為 40%~60%,但即使膽結石有效溶解,仍有 50% 的機率會在 5 年內復發。小於 1.5 公分的膽固醇結石,非鈣化結石、膽囊功能良好者,比較適合膽石溶解術。
  • 體外震波碎石術 (Extracorporeal shockwave lithotripsy):類似腎結石粉碎法的原理,藉由電波去撞擊膽結石,將它擊碎,膽結石碎片再由膽囊管流到總膽管,十二指腸,經由糞便排出。但此法容易產生碎石卡在膽囊出口或總膽管口的副作用,反而加重梗塞情況。

如何預防膽結石?

由於膽結石的成因不明,低脂、低膽固醇、高纖飲食可以預防膽結石的症狀,但沒有證據證明可以避免結石的形成。但良好的生活習慣及運動可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因而仍可降低罹患結石及變嚴重的機率。
  • 養成定時定量、少量多餐的良好飲食習慣,忌暴飲暴食。
  • 食物的選擇以低糖、低脂、低膽固醇和高纖維為原則,多吃蔬菜、水果、全榖類等食物。
  • 保持適度運動的好習慣,研究顯示,每天規律而且激烈運動30分鐘的男性,罹患膽結石的機率比不運動的男性少34%
  • 適時紓解壓力、放鬆心情。
  • 保持理想的體重,但在想減肥或節食之前,請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 適當的水份攝取,一般來說,一天至少要喝 3000 L 左右的白開水。
  • 若有便秘症狀,務必積極接受治療。

注意事項:

臨床上很多人有膽結石但沒有症狀,要不要接受手術切除就有兩種意見。第一種意見認為不論有無症狀,都要將膽囊切除,以免將來發生後患;第二種意見認為,膽囊有濃縮膽汁、幫助消化的功能,所以如果沒有症狀不必加以切除,只要密切追蹤注意即可。目前以第二種意見為主流。


Ref:
Gallstones
Gallstones Overview
腹腔鏡膽管 治膽結石免開大刀


e-mail 給好友

[Error loading the WebPart 'SendToFriend']
無法將型別 'ASP.cmswebpartlayouts_00000000_0000_0000_0000_000000000000_sendtofriend___sendtofriendtw_ascx' 的物件轉換為型別 'CMS.PortalControls.CMSAbstractWebPart'。

追蹤 URL: http://cfh.com.tw/trackback/cd71ad62-de44-4a6f-87ee-8e1905523714/簡介:膽結石.aspx

評論
本網站評論功能尚未開放.

最新文章

推薦專題

健康飲食
健康的飲食法要顧全主要營養分之均衡及是否富含微營養素。我們若能遵照一些證明過的飲食法 (地中海飲食法、琉球飲食法),則不但營養會均衡充足,並能健康而愉快的過生活。

搜尋關鍵字

相關最新文章

歷史文章

Copyright 2009 © by ComeForHealth - CFH健康知識網 保留所有權利
CFH知識服務電話:(02)2763-6507 傳真:(02)2763-4929
This web site uses GIII Web Plus, th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SP.NET develo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