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位於腹部,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分為左右兩葉,兩葉間有一部份是連在一起,其中右葉較大,佔整個肝的 3/5。膽囊位於肝臟右葉內側,進入肝臟的血管有二條,一為肝門靜脈,提供肝臟 3/4 的血流;一為肝動脈,提供肝臟 1/4 的血流。在肝臟內的血流聚集後成為肝靜脈,離開肝臟注入下腔靜脈,再回流到心臟。
肝細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簡稱肝癌 (liver cancer) ,是台灣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造成肝癌的原因一般認為與病毒感染及肝硬化有關,其中 B 型、C 型肝炎病毒被認為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元兇。
詳全文...
膽結石 (gallstones,亦稱 choleliths 或 cholelithiasis) 是指正常或不正常的膽汁成分,在體內形成結晶體增生或結成石塊。膽結石可發生膽道內的任何地方,包括肝內膽管結石、總膽管結石及膽囊結石等。總膽管阻塞即是膽石症 (choledocholithiasis)。膽道阻塞會引起黃疸 (jaundice),而胰臟外分泌系統的出口阻塞則會導致胰腺炎 (pancreatitis)。膽結石可能小如一粒沙,也可能大如一顆高爾夫球。
詳全文...
臺北縣立醫院於去年底舉辦的超音波快篩脂肪肝的活動,經統計 722 位有效樣本數中,男性 340;女性 382。結果發現,男生有 206 人出現脂肪肝現象,比例高達 60.5%;女生 174 人,比例 45.5%,平均 52.6%。此快篩脂肪肝的活動竟高達 380 人有脂肪肝的現象,比例超過5成且與代謝症候群有相當高的關聯性,比例更是高達 8 成 5!
詳全文...
有一篇 2008 年 6 月 Journal of Hepatology 期刊的文章就提出,攝取果糖可以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率。
詳全文...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肝臟累積脂肪的疾病。有別於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每天酒精攝取量少於 20 克。這個病變容易造成肝發炎,甚至於纖維化,進一步發展成肝硬化或肝癌。長期來看,有高達 20%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病人,可能會演變成肝硬化。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