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發表在 2011 年 8 月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期刊的文章說,有憂鬱症狀的人,其日後心臟病的機率會增加;一篇發表在 2009 年 10 月份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的文章說,憂鬱會導致發炎因子 IL-6 的增加,但是 IL-6 的增加並不會帶來憂鬱;相似地,一篇發表在 2012 年 1 月 1 日 Biol Psychiatry 期刊的文章說,有多次憂鬱症經歷的青少年,血中發炎因子 CRP 濃度會增加,而導致日後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機率上升,而高 CRP 濃度並不會引發憂鬱症。
詳全文...
痛風 (gout) 是因為血中尿酸濃度過高,形成尿酸鈉的結晶,在關節處沉積,而引發的急性關節炎。血中尿酸濃度越高,發生痛風的機會也就越高;但是正常尿酸者也有可能罹患痛風。
從前醫生常常會要求痛風病人,限制所有富含普林的食物的攝取量。富含普林的食物,首推肉類 (尤其是內臟,例如肝臟和腎臟)、海產,和很多植物性蛋白質。最近的臨床研究卻發現,雖然多攝取動物性的蛋白質會造成高尿酸血症,但是攝取植物性蛋白質則不會。另外,有臨床研究發現,多喝高果糖的飲料,不但會引起高尿酸血症,而且會引起痛風。
詳全文...
有一篇發表在 2009 年 11 月 15 日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期刊的文章說,在哺乳類動物的體溫下 (人類是 37℃),對於絕大多數的真菌界生物來說,是無法生存的。另外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11 月 9 日的 mBio 期刊的一篇文章說,37℃ 可能是人類最好的體溫,一方面它已經高到可以避免大多數真菌的侵襲,另外一方面,若更高的體溫,將會迫使人類必須如小鳥般不斷地攝取食物,來維持高新陳代謝率。
詳全文...
世界衛生組織說:全世界的糖尿病人數,將會從 2000 年的一億七千一百萬人,增加到 2030 年的三億七千萬人;屆時,糖尿病將會是許多國家的社會、醫藥資源的頭號負擔。
一篇發表在 2007 年 5 月 14 日的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期刊的文章說,膳食中穀類纖維攝取量較高的人,其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會較低;而膳食中鎂的攝取量較高者,也會得到類似的好處。另外,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8 月 31 日網路版 Diabetes Care 期刊的文章,也報導說,鎂的攝取量較高,可以減少第二型糖尿病的罹患率達 47%;而且說,其作用機制包括:減少身體的發炎反應、和防止胰島素不敏感。
詳全文...
2010 年 10 月 2 日中央社有一篇翻譯報導 (引用英國 Dailymail 報紙的消息),其標題是直接翻譯成為“睡 5~6 小時半 女性更長壽”。這一篇報導在台灣,廣為其他報紙和網路所引用,可能會造成民眾對睡眠需求的誤解。
詳全文...
有一篇即將發表在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mology and Netabolism 期刊的文章說,一個檢測尿中的 cortisol (皮質醇,或稱為氫化可體松 hydrocortisone,是壓力激素之一) 含量的研究發現,尿中的皮質醇高的人,因為心臟病而死亡的風險較高。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