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首頁醫學疾病類科醫學疾病類科最新消息最新消息保健專欄保健專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疾病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管理關於本站關於本站網站導覽網站導覽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Feb. 2012 眼科、耳鼻喉科及牙科:
網路分享  

在國民健康局網站,有一篇由衛生署主導、賴弘明醫師主持,關於台灣成年人牙周病及口腔保健習慣的調查報告。該幻燈片式 ( Powerpoint ) 的報告說,台灣 18 歲以上的人口中,99.2%  有牙周病相關問題,其中 54.2%  有牙周囊袋。報告又說,但是只有 28.7% 的受試者認為自己有牙周病,只有 23.1%  有定期去牙科診所清潔牙齒,而且只有 10% 有雙手使用牙線的習慣。


牙周病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早產


牙周病是因為牙周病菌生長,引起牙齒周圍牙齦組織發炎的疾病。病情從輕微的牙齦發炎、出血,到牙周囊袋形成 ( 牙齦脫離牙齒,使牙齒與牙齦末端之間形成口袋口,像個囊袋pocket )、牙槽骨吸收,到最後終於牙齒動搖、脫落。而刷牙時流血,是發覺牙齦發炎的最容易的徵兆。


牙周病不是只會影響美觀和生活品質而已:臨床研究證實牙周病可能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增加,因為細菌會在牙齦出血時進入血液,在全身血管內釋放發炎物質,導致血管的病理變化;臨床研究也證實,牙周病和糖尿病有互為因果的關係,也增加一般死亡率;又有報導說,牙周病和幽門桿菌感染有關;也有報導說,牙周病孕婦會增加早產的機會。


已開發國家牙周病罹患率很高,中年或之後通常高達 90% 以上,台灣在這方面的研究不夠多,而且數據之間差異很大。本研究報告提供了可性度較高的最新數據。


全台分區篩檢牙周病


這個研究在 2007 和 2008 兩年內,從台灣北、中、南、東、離島 5 區選取 6 個縣市,在各縣市對年齡 18 歲以上者,舉辦共 99 場牙周病篩檢;其中基隆市 7 場及台北縣29 場代表北區、彰化縣 27 場代表中區、台南縣 31 場代表南區、台東縣 4 場代表東區、連江縣 1 場代表離島;總共有 4604 位接受篩檢者。這些受篩檢者需要回答關於自己口腔衛生習慣和保健的問卷調查;最後得到了 4061 個有效受試樣本。


牙周病測量方面,是使用 WHO 推薦的 CPI ( Community Periodontal Index, 是檢查牙齦是否出血,和牙結石、牙周囊袋是否形成 ) 及 LA ( Loss of Attachment, 是檢查牙齒動搖程度 ) 這兩個指數。研究者使用劃分口腔位置的六分區 ( sextant ) 法,依序劃分為上顎右後牙 ( 一智齒四臼齒 ) 、上顎前牙 ( 兩犬牙四門牙 )、上顎左後牙、下顎左後牙、下顎前牙、下顎右後牙;然後在每一分區選擇 1-2 顆代表性牙齒來測量 CPI 和 LA 指數,再依照六分區個別加以統計、分析。


口腔衛生習慣及保健行為的調查方面,第一年使用 6 題問卷,第 2 年增加到 13 題,問題含括受試者對口腔衛生的知識、平常生活的口腔衛生習慣、和就醫保健的頻率等。


全台 18 歲以上 99.2%  有牙周病相關的健康問題


結果發現:

  • 無論是性別的男女或地區的東西南北,無論是使用  CPI  或  LA  指數來分析,都是:後牙區的牙周病況比前牙區嚴重;下顎前牙為牙結石最多的區域;上顎後牙區為牙周囊袋最多的區域。
  • 由統計受試者的結果,再依人口加權指數推論全國牙周病況,得到:共有 99.2%  的成年人有牙周病相關的健康問題 ( 從牙齦炎到牙齒脫落都算在內 );54.2% 的成年人有牙周囊袋。
  • 根據問卷調查統計:只有 28.7% 的成年人認為自己有牙周病;只有 23.1%  有定期去牙醫診所保養、洗牙的習慣;只有 10% 有用雙手操作牙線的習慣。
  • 牙周囊袋罹患率的危險因子包括:男性 ( 是女性的 1. 89 倍 )、教育程度較低、年齡較高、每天刷牙少於 2 次、刷牙方法不對、沒有正確使用牙線 ( 牙線棒不算 )、已經有牙齦出血或牙齒動搖。


宣導,首要目標:提升目前非常低的牙線使用率


研究者評論說:

  1. 招募受試者的過程並沒有預先做有關牙周病的篩選,所以他們的牙周病檢查結果應該能代表整個台灣地區成年人。
  2. 35-40 歲的族群的牙周囊袋罹患率,和世界其他國家已經報導比較,台灣在 11 個國家中成績為第 3 差,只略好於美國和加拿大。而且,65-70 歲族群的牙周囊袋罹患率,台灣在在 13 個國家中排名第二差,嚴重度僅次於德國。
  3. 美國、瑞士、瑞典、挪威的報告顯示,最近 20 年來他們的牙周病罹患率有改善的趨勢,美國主要是受惠於口腔衛生改善、及定期就醫預防;相反地,本研究和台灣在 2006 年時的調查結果比較,情形似乎更變得嚴重,尚未見到改善的趨勢。
  4. 研究者呼籲政府加強牙周病和口腔衛生保健等觀念的宣導,尤其重要的目標是提升目前非常低的牙線使用率。


Ref:

2007-2008台灣 18歲以上人口牙周狀況及保健行為之調查研究
簡介:牙周病
牙周病增加心血管疾病罹患率
 

2012/2/23 下午 02:11:27|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一篇由台北榮民總醫院醫師,在 2011 年美國心臟學會會議發表的報告說,定期去牙科清除牙垢者,心臟病和中風的機會較低;一篇發表在 2009 年 8 月 Int Dent J. 期刊的回顧性文章說,牙周病患將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增加;一篇發表在 2012 年 1 月13 日網路版J Vasc Surg. 期刊的回顧性文章說,罹患牙周病和將來中風的機率增加有關聯;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6 月 J Periodontol. 期刊的文章說,一個人還剩多少顆牙齒,和將來是否會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有關聯。
 

台北榮總:定期去牙科清除牙垢者,心臟病和中風的機會較低


這個報告的作者是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科醫師 Emily  ( Zu-Yin )  Chen 和 Hsin-Bang Leu。研究者從台灣健保資料裡收集了超過 10 萬人的相關健康資料,其中五萬一千位每兩年至少到牙科診所清除牙垢 ( tooth scaling 清除牙菌斑和清除牙結石;俗稱洗牙 ) 一次,另有相同人數的對照組沒有定期去牙科洗牙的習慣,兩組人在臨床追蹤之前都沒有心臟病或中風的病史。研究者追蹤這兩組人在追蹤期間七年之內,心血管病的罹患率。


結果發現,和對照組比較,有定期到診所洗牙的受試者,其心臟病的機會減少了 24%,中風的機會減少了 13% 。而且,那些每年最少去洗牙一次的受試者,其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減少得更顯著。


針對這個報告,美國  University of Miami  大學的 Ralph Sacco 醫師 ( 也是從前美國心臟協會的會長 ) 評論說,看來或許最簡單的刷牙、使用牙線、和定期去牙科清除牙垢,就能夠對心臟和大腦的健康有很多幫助。但是他又說,本實驗沒有分析體重、抽菸、和種族的影響;本實驗也沒辦法證明到牙科診所洗牙的習慣,就是心血管疾病較少的原因,因為也許原因是他們的一般健康習慣也比對照組好。


事實上,已經有非常多的臨床文獻,說明牙周病和心血管疾病有高度的關聯性,以下僅介紹其中三篇文章。


回顧:牙周病患將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增加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法國的  Alessandra Blaizot  和她的合作團隊。研究者回顧了 1989-2007 年之間發表的臨床文獻,這些研究提供牙周病和臨床證實的心血管疾病 ( 本研究包括冠狀動脈疾病、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臟病有關的死亡 ) 之間的關係,研究者一共搜尋了 215 篇相關的文獻,綜合其中 29 個臨床的數據,做了一個回顧性的分析。


結果發現,和沒有牙周病的人比較,有牙周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增加了 34%。


回顧:罹患牙周病和將來中風的機率增加有關聯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希臘 Attikon University 大學附屬醫院的 G. S. Sfyroeras 醫師和他的研究團隊。研究者從 PubMed 資料庫裡搜尋和牙周病及中風罹患率相關的文獻,找到13 篇適合的文章,匯集了這些臨床的數據做了一個回顧性的綜合分析,分析的範圍包括溢血性和缺血性中風。


結果發現,從七篇文獻探討病人中風時牙周病的狀況,綜合分析得到的結論是,和沒有牙周病的人比較,牙周病人中風的機會提高了 47% 。另外,從 6 篇追蹤性臨床的文獻,綜合分析得到的結論是,和沒有牙周病的人比較,牙周病人日後罹患中風的機率是他們的 2.63 倍。


一個人還有多少顆牙齒,和將來是否會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有關聯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瑞典的 Anders Holmlund 醫師和他的團隊。研究者收集了 7674 位受試者的牙科診療資料,其中包括 3300 位男性和 4374 位女性,年齡 20-89 歲;資料收集於 1976-2002 年之間。研究者分析受試者有多少顆牙齒、其日後平均 12 年追蹤期間內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率、和兩者之間的關聯性。


結果發現:

  • 在 12 年追蹤期間內,共有 629 位受試者死亡。
  • 其中有 299 位死亡原因和心血管疾病有關 ( 167 位心臟病、83 位中風、49 位其他心血管疾病 )。
  • 在調整年齡、性別、抽菸等因素之後,牙齒尚存數較少的病人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或然率較高。
  • 牙齒尚存數少於 10 顆者,其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機率,是牙齒尚存數大於 25顆者的 7 倍。


結語


牙科洗牙,最重要的就是清除牙齒上鄰近牙齦邊界的細菌斑和結石,這些靠近牙齦區域的清潔工作,在日常很容易因為不正確的刷牙習慣、或沒有使用牙線習慣,而被忽略了。這些區域的細菌所造成的局部發炎,就是後來牙周病形成、惡化和牙齒脫落的原因。


改變飲食、戒菸、正確刷牙、正確使用牙線、和定期去牙科洗牙,都可能減少牙周病細菌的成長和細菌侵入血液後所引起的血管發炎反應,因此可以減少動脈粥狀硬化、心臟病、和中風的機率。


最近也有幾篇文章說,牙周病菌侵入血液所造成全身性的發炎反應,不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也會增加糖尿病的機率,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牙周病和糖尿病之間,可能是互為因果。


另外還有文章說,肥胖和牙周病的發生具有關聯性。


Ref:
Professional Dental Cleanings May Reduce Risk of Heart Attack
Getting Your Teeth Cleaned May Help Your Heart
Periodontal diseases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 between periodontal disease and stroke.
Number of Teeth as a Predictor of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a Cohort of 7,674 Subjects Followed for 12 Years
Periodontal Disease Independently Predicts New Onset Diabetes
簡介:牙周病
 

2012/2/23 下午 01:42:13|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最新文章

推薦專題

健康飲食
健康的飲食法要顧全主要營養分之均衡及是否富含微營養素。我們若能遵照一些證明過的飲食法 (地中海飲食法、琉球飲食法),則不但營養會均衡充足,並能健康而愉快的過生活。

搜尋關鍵字

相關最新文章

歷史文章

Copyright 2009 © by ComeForHealth - CFH健康知識網 保留所有權利
CFH知識服務電話:(02)2763-6507 傳真:(02)2763-4929
This web site uses GIII Web Plus, th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SP.NET develo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