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首頁醫學疾病類科醫學疾病類科最新消息最新消息保健專欄保健專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疾病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管理關於本站關於本站網站導覽網站導覽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肝膽腸胃科與消化系統
網路分享  
胃食道逆流是因為胃裡的壓力高,又下食道括約肌關閉不緊,使得胃中物逆向跑到食道、或上達喉部及呼吸器官,刺激或傷害這些器官。其症狀從偶爾感覺腹部悶脹、打嗝、反胃、喉嚨有異物感、咳嗽,到嚴重的酸灼傷。大多數病人藉由生活改變來減低胃部壓力、減少逆流,就可以有效自我管控病情。但是若逆流頻繁或有嚴重的病症,就需要就醫、用藥。不幸的是,許多病人就醫後不改變生活,卻長期依賴服用強效質子泵抑制劑,來抑制胃酸分泌,雖能減少症狀却非治本,會養成依賴性,而且可能帶來嚴重副作用。
2014/2/3 上午 10:19:58|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消化性潰瘍每年約影響了數以百萬計的美國人。而在台灣,消化性潰瘍是很常見的疾病,約有 10% 的人口患有消化性潰瘍,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就年齡層來說,十二指腸潰瘍的常見年齡層較年輕,在 20-40 歲前後,胃潰瘍的年齡層則較年長,在 40-60 歲前後,不過幾乎所有的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而隨著近來醫學的進步,更加了解潰瘍的形成原因,以及改進了治療的方法。
2011/11/17 下午 03:28:35|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痔瘡 (hemorrhoids) 可定義為位於肛門齒狀線 (pectinate line) 附近,內含血管、肌肉和彈性纖維所構成的團塊。其具有軟墊功能可保護肛門,並於平時幫助肛門緊閉,防止糞水滲漏。雖然大多數人認為痔瘡是不 正常的,但它是存在於每一個人體內的組織,只有當痔瘡組織腫脹變大時,才會造成問題,並被認為是異常或疾病。痔瘡患病的高峰約在 45-65 歲間,約影響 4% 的人。
2011/8/18 下午 03:09:59|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食道長約 22 至 26 公分,由黏膜、肌肉以及結締組織包圍組成的中空管狀器官,緊貼脊柱內側,連接咽部到胃部,負責運送食物到胃部,進行消化,下方有一括約 肌防止胃酸逆流。大多數食道癌開始於最內層的黏膜層,常見的食道癌的組成型態有鱗狀細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及腺癌 (Adenocarcinoma)。

食道癌之發生率與地域性有關,包括中國、西伯利亞、蒙古、阿富汗、中亞、伊朗等地食道癌罹患率偏高。根據台灣衛生署 98 年的資料顯示,食道癌位居十大癌症死亡排行的第八位。
2011/6/9 上午 09:49:49|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胰臟癌 (Pancreatic Cancer),是生長在胰臟的惡性腫瘤,屬於高度惡性的疾病,由於惡化的速度快且目前缺乏有效的療法,讓其發生率與死亡率幾乎相同。

胰臟癌的通常好發在 60 歲以上男性,可能和吸煙、喝酒、攝取高量動物脂肪、經常接觸殺蟲劑有關。胰臟癌的症狀因病情及腫瘤位置而有不同之表現。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病患多以輕微上腹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來表現。
2011/5/19 上午 10:08:43|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臺灣是胃癌的高罹患率地區之一,衛生署在 98 年的統計報告指出,胃癌死亡率高居癌症第五名。國人胃癌發現的年齡,平均在 60-65 歲,是中老年人應該特別注意的疾病。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飲食的習慣及其內容物與胃癌的發生有關聯,據統計喜愛吃醺烤物、肉類、醬菜、鹹魚等鹽漬物 者,胃癌的發生率較高;抽菸、喝酒也較容易促進胃癌的發生。
2011/5/5 下午 03:18:57|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肝臟位於腹部,是人體最大的器官,分為左右兩葉,兩葉間有一部份是連在一起,其中右葉較大,佔整個肝的 3/5。膽囊位於肝臟右葉內側,進入肝臟的血管有二條,一為肝門靜脈,提供肝臟 3/4 的血流;一為肝動脈,提供肝臟 1/4 的血流。在肝臟內的血流聚集後成為肝靜脈,離開肝臟注入下腔靜脈,再回流到心臟。

肝細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簡稱肝癌 (liver cancer) ,是台灣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造成肝癌的原因一般認為與病毒感染及肝硬化有關,其中 B 型、C 型肝炎病毒被認為是引起肝癌的主要元兇。
2011/4/7 上午 10:57:05|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大腸 (colon) 約 1.2 公尺長,屬於消化系統的下游,位於人體腹腔的周邊及骨盆腔的後方。大腸的範圍泛指迴腸 (ileum) 與盲腸 (cecum) 交界處的迴盲瓣 (ileocecal valve) 開始而延伸至肛門,直腸 (rectum) 位於大腸的尾端。大腸依照其部位,依序為升結腸 (ascending colon,由下至上)、橫結腸 (transverse colon,由右至左)、降結腸 (descending colon,由上至下)、乙狀結腸 (sigmoid)、直腸 (肛門上方)。根據 2007 年台灣衛生署的死亡統計顯示,當年因結腸及直腸惡性腫瘤死亡率排行佔第 3 位,男女得到的機率相近。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年齡從 40 歲開始攀升,最高峰在 60-65 歲之間。大腸的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癌症,但以直腸癌的機會最高,約為 43%,其中有 95% 的比例是腺癌。腸癌細胞可以藉由血液循環轉移到身體的其它部位,如肝、肺等部位,亦可藉由淋巴循環而轉移至鄰近的淋巴結或淋巴腺。
2011/3/24 下午 12:15:14|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胃食道逆流是因為下食道括約肌鬆弛,造成關閉不緊、或不正常開關,使得胃裡的胃酸、氣體或固體物跑到食道裡。輕微胃食道逆流常見於各年齡層,且沒有明顯症狀,只會偶爾感覺腹部悶悶、怪怪的、常反胃、打嗝或喉嚨有異物感,但這並不一定表示有罹患胃食道逆流症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持續逆流,一個星期發生兩次以上者,可被認為是胃食道逆流症。中醫認為此症是由於消化系統出問題所引發的。胃食道逆流症又稱為火燒心 (heartburn)、心灼熱,其典型症狀是胸骨後方有灼燒感,在躺下或彎腰時火燒心的疼痛感會加重。大多數人可以藉由生活型態改變和使用些非處方藥來自我管理火燒心的不適感。然而,頻繁的胃食道逆流會干擾日常生活並且可能引起更嚴重的病症,此時就需要醫生的幫助。
2011/1/6 下午 02:51:22|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當排便變得困難或次數減少時,糞便會變得又乾又硬,且排便有時會疼痛,就是便秘 (Constipation)。正常的排便次數因人而異,有些人一天排便三 次,也有人一個星期只有一、兩次,一般來說,若超過三天沒有排便,就有點太久了。便秘是一種症狀,而不是一種疾病,幾乎所有人在某些時候都有過便秘的經驗,但大部份持續的時間很短並且不嚴重。瞭解它的成因,預防和治療將有助於提升大多數人的生活品質。
2010/12/30 下午 01:36:03|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1-10 (共 18 筆)
 |<  < 1 - 2  >  >| 

最新文章

推薦專題

健康飲食
健康的飲食法要顧全主要營養分之均衡及是否富含微營養素。我們若能遵照一些證明過的飲食法 (地中海飲食法、琉球飲食法),則不但營養會均衡充足,並能健康而愉快的過生活。

搜尋關鍵字

相關最新文章

歷史文章

Copyright 2009 © by ComeForHealth - CFH健康知識網 保留所有權利
CFH知識服務電話:(02)2763-6507 傳真:(02)2763-4929
This web site uses GIII Web Plus, th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SP.NET develo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