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有恐慌症來襲、強迫症行為、揮之不去的憂慮、或無助的恐懼感,且因而長期受苦,那麼你可能是罹患了焦慮症。某些心理和行為方面的治療,如認知行為療法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anxiety, CBT) 和暴露療法 (Exposure therapy),會特別對病情有所幫助。這些療法會教你如何控制你的焦慮程度,停止你的負面想法,並征服你的恐懼。
詳全文...
飲食失調症 (Eating Disorders) 是一種對食物與體重的不正常困擾和行為,並危害到患者的健康。雖然我們有時候會擔心自己的體重,但有飲食失調症的人會以極端的方式防止體重增加。他們的問 題不僅是在斤斤計較體重,而是用不正常的控制飲食與體重的方法,來解決情緒上的焦慮。飲食失調症有兩種:精神性暴食症 (bulimia nervosa) 和精神性厭食症 (anorexia nervosa)。這兩種的不同在於,厭食症的患者會避免高卡洛里的食物,拚命的運動,並讓自己維持在飢餓的狀態;而暴食症的患者卻是暴飲暴食、消耗大量 的食物,但隨後便以催吐、瀉藥、減肥藥等方式不讓體重增加。
飲食失調症常與其他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物質濫用、焦慮症共同發生。此外,飲食失調症患者也會合併有其他身體的併發症,包括嚴重的心臟疾病及腎功能衰竭,而導致死亡。
詳全文...
正念減壓療法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在緩解疼痛、管理壓力、預防憂鬱症復發等方面,都有成果不錯的臨床報告。但是,在改善睡眠方面:一篇 2007 年的回顧文章認為證據仍待加強;一篇美國賓州大學尚未正式發表的臨床資料認為正念療法可能可以改善睡眠;一篇 2009 年 6 月發表在學術會議的文章說,正念減壓療法可以改進失眠、減少安眠藥用量;一篇發表在 2008 年 6 月的文章說,結合認知行為療法和正念修行可以有效改善失眠,而且同一作者進一步在 2009 年的一篇文章說,在 12 個月之後的追蹤調查,證明這些受試者的失眠症狀仍然保持改善。
詳全文...
一篇發表在 2004 年 9 月 27 日 Arch Intern Med. 期刊的文章說,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入睡困難型失眠,無論是單獨使用或和安眠藥 Zolpidem (台灣品名:使蒂諾斯) 合用,都比單用 Zolpidem 有效;一篇發表在 2009 年 5 月 20 日 JAMA 期刊的文章說,使用認知行為療法治療慢性嚴重失眠者,在短期治療階段同時使用安眠藥 Zolpidem 會更有效,但長期仍應該單用認知行為療法;一篇發表在 2006 年 6 月 28 日的 JAMA 期刊的文章說,治療老年失眠者,短期或長期使用認知行為療法,都比安眠藥 Zopiclone 更有效。
詳全文...
近十年來,越來越多將正念訓練及正念療法應用於心理治療以幫助成年人 (而最近也有許多兒童和青少年的案例) 處理特定健康問題及心理障礙的研究。幾位優秀的認知行為學家,將正念療法與認知行為療法結合,並將其發展成一套標準治療計畫 – 正念認知療法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提供憂鬱症患者 (尤其是慢性反覆發作者) 完整的練習技巧,以試圖打破憂鬱症患者習之為常的思考迴路。這篇文章主要回顧近年來有關正念認知療法對抗憂鬱症的臨床研究。
詳全文...
治療失眠,應以非藥物療法為優先;其中認知行為療法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已被許多嚴格的臨床實驗證明有效,而且可以被失眠者在家使用,成為自我療癒的工具。認知行為療法的內涵可以再細分,包括:睡眠評量、認知療法、放鬆療法、睡眠衛生教育、刺激控制、和睡眠限制療法。本網站在前三篇文章分別討論了部分的 “認知行為療法”,第一篇討論 “睡眠評量”,第二篇討論 “認知療法” 和 “放鬆療法” ,第三篇討論 “睡眠衛生教育”。本文則介紹 “刺激控制”、和 “睡眠限制療法”。
詳全文...
治療失眠,應該盡量以非藥物療法為優先;其中,認知行為療法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已被許多嚴格的臨床實驗證明有效。它不但廣被許多診所和機構採用,而且可以成為失眠者在家使用的自我療癒工具。認知行為療法的內涵可以 再細分,包括:睡眠評量、認知療法、放鬆療法、睡眠衛生教育、刺激控制、和睡眠限制療法。本網站在前兩篇文章各討論了一部分的認知行為療法,第一篇討論 “睡眠評量”,第二篇討論 “認知重建” 和 “放鬆療法”。本文則介紹 “睡眠衛生教育”。
詳全文...
認知行為療法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在 1970 年代就被用於治療許多生理和心理有關的症狀,例如各種疼痛、憂鬱症、焦慮症、強迫症、失眠等。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失眠,其內涵可以再細分,至少包括:睡眠評 量、認知重建、放鬆療法、睡眠衛生教育、刺激控制、和睡眠限制療法。本網站在前一篇文章已經討論了 “睡眠評量”,本文則介紹 “認知重建 (Cognitive Reconstruct)” 和 “放鬆療法 (Relaxation Therapy)”。
詳全文...
治療大多數失眠,應該先以非藥物療法為優先,而藥物療法應該是第二線的治療。在非藥物療法中,認知行為療法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已被許多嚴格的臨床實驗證明有效。認知行為療法治療失眠,不但是被許多診所和機構採用,而且也可以是失眠者在家自我療癒的工 具。
詳全文...
一篇發表在 2009 年 4 月 1 日 Sleep (睡眠) 期刊的文章說,實驗室確診的失眠者,其罹患高血壓的機率,是睡眠正常 (每天超過 6 小時) 者的 3.5 倍以上;一篇發表在 2009 年 11 月份 Diabetes Care. 期刊的文章說,實驗室確診的失眠者,其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是睡眠正常者的 2 倍以上;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9 月 1 日 Sleep (睡眠) 期刊的文章說,實驗室確診的男性失眠者,在 14 年內的死亡率,是睡眠正常者的 4 倍。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