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首頁醫學疾病類科醫學疾病類科最新消息最新消息保健專欄保健專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疾病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管理關於本站關於本站網站導覽網站導覽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Jan. 2011 過敏、氣喘與風濕免疫科:
網路分享  
正常的免疫系統為避免攻擊自己,在 T 細胞與 B 細胞成熟的過程中,會產生 “自體耐受性”,而對自身的細胞不啟動免疫反應。而自體免疫性疾病 (Autoimmune disease) 是一種人體自己的免疫系統,將自身健康的細胞作為侵略者,然後反覆地攻擊它們的一種疾病。

免疫系統簡介

人體的保護系統可分為三道防線,第一道由皮膚及各式各樣的上皮細胞組成,可對外界致病源做出物理性隔離;第二道由巨噬細胞、嗜中性白血球、單核球、自然殺手細胞所組成,此類為非特異性免疫反應;而第三道則由特異性免疫系統來接手,如 T 細胞、B 細胞,由這些細胞產生一系列的抗體來與病原體的抗原結合,使其活動力降低或讓其他的免疫細胞來攻擊它們。

特異性免疫系統,對目標抗原保有記憶,而自體免疫是屬於特異性免疫的疾病,所以會反覆地攻擊自身。

自體免疫性疾病的分類

自體免疫性疾病,可能會影響身體的任何部分,依其攻擊的標的可分為兩類:
  1. 器官特異性自體免疫疾病 (organ-specific autoimmune disease):自體抗體將單一器官或腺體的特定目標抗原作為攻擊標的,所以只有單一器官或腺體的功能會被自體抗體刺激或抑制,產生發炎反應,進而引發病變。這類型的疾病主要有:愛迪森氏症 (Addison’s Disease)、自體免疫性貧血症 (Autoimmune anemia)、古德巴斯德症候群 (Goodpasture’s syndrome)、橋本氏甲狀腺炎 (Hashimoto’s thyroiditis)、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葛雷夫氏症 (Grave’s disease)、重症肌無力 (myasthenia gravis)、自體免疫性肝炎 (autoimmune hepatitis) 等。
  2. 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作用於大範圍全身性的目標抗原,引起全身性組織傷害,導致多重器官與組織產生發炎性疾病。這類型的疾病有:全身紅斑性狼瘡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類風濕性關節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格修連氏症候群 (Sjogren’s syndrome)、多發性硬化症 (Multiple sclerosis)、僵直性脊椎炎 (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 等。

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症狀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徵就是發炎反應,可引起紅腫、發熱、疼痛與腫脹。而其發病症狀取決於自體免疫攻擊身體的那一部分,如:當其攻擊全身關節,如類風濕關節炎,可能會有關節疼痛、僵硬、變形、喪失功能等;若它影響到甲狀腺,如葛雷夫氏症和甲狀腺炎,可能會導致疲勞、體重增加、肌肉酸痛等症狀;若它攻擊皮膚,如多發性硬化症、全身紅斑性狼瘡,則會引起皮疹、水皰及顏色的變化。許多自體免疫性疾病,並不會侷限於身體的某個部位,例如,紅斑性狼瘡會影響皮膚、關節、腎臟、心臟、神經、血管或更多地方。因此若有不明原因的發燒、掉髮、口腔潰瘍、關節痛、關節僵硬、背痛、肌無力、皮疹、蛋白尿、血尿、紫斑、血液循環不良、眼乾、口乾等,兩三種以上症狀同時存在時,建議找風濕免疫科診察。

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成因

以目前的研究來看,單一原因不足以導致病徵出現,多種基因類型、體內狀況和隨機環境風險因子之間的互動,才有可能觸發疾病。自體免疫性疾病的高危險群為:
  • 免疫系統失調:B 淋巴細胞 (一種白細胞) 異常,並產生異常抗體,攻擊自身細胞
  • 遺傳:在一等親中有自體免疫性疾病者,其血中出現自體免疫抗體的陽性率會提高,在某些特定因子刺激下,就容易造成免疫系統失控的情況
  • 環境:尤其以病毒感染被認為是最可能的原因;此外,藥物、輻射、抽菸、環境毒物所造成的損害亦可能誘發此類疾病
  • 荷爾蒙:許多自體免疫性疾病在婦女中比較常見。動物實驗發現雌性素(動情激素)可加強抗 DNA 抗體之形成,並增加腎臟病變之嚴重性。一般使用含動情激素之避孕藥,亦可能使紅斑性狼瘡惡化。

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檢測

自體免疫性疾病的種類繁多,實驗室檢查的內容也非常廣泛,大多數的診斷方法如下:
  • 病史及臨床表徵
  • 血液學檢測:是否有貧血、白血球、淋巴球異常等現象,CRP (C反應蛋白) 是否升高,可知是否有感染或發炎反應正在進行
  • 免疫學檢測:自體抗體檢測,如抗核抗體 (anti-nuclear antibody,ANA);免疫複合物 (immune complex, IC) 檢測,如類風濕性因子 (rheumatoid factor, RF);免疫反應檢測等
  • ADM自體免疫抗體檢驗晶片:目前還在試驗中

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治療

傳統上治療自體免疫性疾病,主要的藥物有消炎止痛藥、類固醇、免疫調節劑、免疫抑制劑等。
  • 非類固醇抗炎藥物:主要用於治療骨骼肌肉症狀,輕度的漿膜炎,及體質症狀如發燒等。此類藥物的副作用則包含腸胃道出血、腎功能異常等。
  • 免疫抑制藥物:常用的有 azathioprine、chlorambucil、cyclophosphamide、cyclosporine、mycophenolate 和 methotrexate。然而,這些藥物也會削弱人體抵抗外來侵入者的能力,包括微生物引起的感染以及癌細胞。
  • 皮質類固醇類:如口服 prednisone,可舒緩發炎反應以及抑制免疫系統。長期使用會有許多副作用。

隨著免疫學、分子生物及基因工程的進步,科學家設計了多種以生物製劑為主的免疫標靶療法,可如導彈般精確地瞄準異常的免疫分子,而這些標靶療法可分為四大類:抗細胞激素療法 (anti-cytokine therapy)、抗 B 細胞療法 (B cell depletion therapy)、抗 T 細胞療法 (T cell depletion therapy)、免疫耐受性誘導療法 (tolerance induction therapy),但目前這幾類藥物最大的限制都是非常昂貴,而前兩類健保只有條件式給付給嚴重的頑固型類風濕性關節炎,後兩類則還在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

如何預防自體免疫性疾病
  • 如果有自體免疫疾病家族史,要特別注意避免觸發。如有必要,也可抽血檢測有沒有特定基因、抗體
  • 正常作息、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
  • 注意血壓、血脂、血糖及適當減重
  • 戒菸:目前已有研究顯示,抽菸會增加罹患全身性紅斑狼瘡的風險
  • 攝取深海魚油:研究發現,飲食中 Omega-3 含量過低加上 Omega-6 含量偏高,造就了現代人的發炎體質,增加罹患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機率;也有研究指出,補充Omega-3 脂肪酸可以降低發炎反應,減輕跟類風濕關節炎有關的疼痛和僵硬。Omega-3脂肪酸主要來源有鯷魚、藍魚、鯡魚、青花魚、鮭魚 (野生鮭魚比養殖的含更多 Omega-3)、沙丁魚、鱘魚、灰鱒魚、和鮪魚等;Omega-6 脂肪酸主要來自玉米油、大豆油及紅肉。
  • 足夠的維他命 D:研究發現,體內有比較多維他命 D 的人,比較不會有第一型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等自體免疫疾病。除了常在戶外活動,讓皮膚自行合成維他命 D 外,魚肝油、含高油脂的魚 (如野生鮭魚、鮪魚或鯖魚)、和海洋動物的肝臟等,也是獲取維他命 D 的來源。
  • 少油、少熱量:高油、高熱量的飲食法,會讓體內的發炎物質較多,容易誘發自體免疫疾病。
  • 不亂吃會改變免疫力的藥物、食品
  • 舒解壓力:壓力確實會誘發自體免疫疾病,對已發病的人來說,壓力荷爾蒙也會惡化發炎反應,加重病情。
  • 盡量避免接觸環境汙染物及重金屬

Ref:
自體免疫疾病治療新進展_CHINATIMES
Autoimmune Diseases
Autoimmune Disorders
2011/1/21 下午 03:20:43|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有一篇發表在 2009 年 11 月 15 日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期刊的文章說,在哺乳類動物的體溫下 (人類是 37℃),對於絕大多數的真菌界生物 (fungus; 為真核生物; 含黴菌、酵母菌、菇菌等; 為動物界、植物界、細菌界之外的一個界) 來說,是無法生存的。另外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11 月 9 日的 mBio 期刊的一篇文章說,37℃ 可能是人類最好的體溫,一方面它已經高到可以避免大多數真菌的侵襲,另外一方面,若更高的體溫,將會迫使人類必須如小鳥般不斷地攝取食物,來維持高新陳代謝率。

已經發現的真菌共有約 150 萬菌種,但是其中只有幾百個菌種能夠成為哺乳類動物的病源菌。在人類來說,通常是免疫系統已經受損的人才會被真菌感染;相反的,在植物一共有 27 萬種真菌從植物裡面被找到,在昆蟲有五萬種真菌病源,而兩棲類 (如青蛙) 也時常受真菌的流行病所侵害。

人體的 37℃,對大部分的黴菌是太燙了

這一篇發表在 2009 年文章的作者是紐約市 Yeshiva University 的 Arturo Casadevall 醫師和荷蘭 Utrecht 真菌研究中心的 Vincent A. Robert 博士。這個團隊觀察不同溫度底下,在他們中心所蒐集的真菌的生長狀況。

Utrecht 中心蒐集了 4082 種不同的真菌菌株,而且擁有這些菌株從寒冷的4℃到酷熱的 45℃ 之下,各菌株的生長狀況的資料。研究團隊利用最新的生物資訊學 (Bioinformatic) 的電腦程式去分析這些菌株生長狀況的資料。

分析的結果發現:
  • 大部分的真菌株無論是從土壤、植物、變溫動物、恆溫動物所取得的都能夠在 10~25℃ 下生長
  • 在較溫暖的25℃,從生物體得到的真菌株,通常比從泥土裡所得到的,生長得比較好
  • 當溫度升高到 30℃ 之後,每升高 1℃,能夠存活的真菌株會減少 6%
  • 在 37℃ 時仍能夠生長得好的菌株,通常其來源是從恆溫動物身體取得的,其他來源的菌株通常無法生長

研究者評論說:
  • 要分析四千多個菌株的生長狀況,和它們的生物來源,是一個非常繁重的工作。在沒有 Bioinformatic 工具的情況下,不可能做這樣子的分析工作。
  • 恆溫動物可以避免大部分的黴菌的感染,這可能可以解釋,在 6500 萬年前恐龍消失之後,哺乳類漸漸地變成最具有優勢的動物,因為在當時,真菌的生長非常蓬勃
  • 這可能也說明了,為什麼像哺乳類動物需高消費能源來維持體溫,卻能夠興盛,而像爬蟲類動物,一天只需要吃ㄧ次或好幾天才需要吃ㄧ次,反而在地球上逐漸的沒落

超過 37℃ 可能就需要不斷地吃東西來保持高度新陳代謝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前一篇文章的 Yeshiva University 的Casadevall 醫師和同一所大學的 Aviv Bergman 博士。研究團隊進一步探討 37℃ 是不是哺乳類生存最經濟的溫度。

研究者設計了一個數學模型,來分析溫度升高避免真菌感染的好處和溫度升高需要增加糧食來維持高度新陳代謝的缺點,之間的平衡點在哪裡;這個數學模型分析從 30-40℃ 之間的得失變化。

結果發現,從數學模型來計算,對哺乳類的生存最有效益的可能是在 36.7℃ 左右,和目前人體的 37℃ 非常吻合。

CFH 編者註:
  • 新陳代謝程度 (每公斤體重所消耗的氧氣),在動物界是燕雀鳥類>哺乳類>爬蟲類>兩棲類,所以燕雀鳥類的體溫通常比哺乳類高;大多數的鳥類體溫是38-42℃,而大部分的哺乳類是35.8-39.6℃;不會飛的鳥 (陸地上的鴕鳥,和水裡的企鵝) 則和哺乳類差不多
  • 在恐龍時代之後,在地球上盛行的不只是哺乳類,還有鳥類;其體溫通常比哺乳類高

Ref:
Do Three Meals A Day Keep Fungi Away? Protective Effect Of Being Warm-Blooded
Vertebrate Endothermy Restricts Most Fungi as Potential Pathogens
98.6 Degrees Fahrenheit Ideal Temperature for Keeping Fungi Away and Food at Bay
Mammalian Endothermy Optimally Restricts Fungi and Metabolic Costs
Birds have high basal metabolic rates
Weight and Body Temperature in Mammals


2011/1/6 下午 03:11:28|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最新文章

推薦專題

健康飲食
健康的飲食法要顧全主要營養分之均衡及是否富含微營養素。我們若能遵照一些證明過的飲食法 (地中海飲食法、琉球飲食法),則不但營養會均衡充足,並能健康而愉快的過生活。

搜尋關鍵字

相關最新文章

歷史文章

Copyright 2009 © by ComeForHealth - CFH健康知識網 保留所有權利
CFH知識服務電話:(02)2763-6507 傳真:(02)2763-4929
This web site uses GIII Web Plus, th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SP.NET develo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