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 2017 年元旦的來臨;但這也代表寒冬才剛開始。以下介紹冬天容易出現的健康方面的五個陷阱,並且提供一些對策以備參考之用。這些冬天容易出現的健康五陷阱是:1) 天冷誘發心臟病及導致死亡,對年長有心臟病史者尤其危險;2) 空污 PM2.5 是全球頭號環境殺手,在冬天更嚴重;3) 流行性感冒和一般感冒都是在冬季最猖獗;4) 冬季缺陽光,容易引起暫時性的冬季憂鬱症;5) 冬天吃太多大餐 (肉類和甜食),會增加痛風的發生。
詳全文...
自古以來人類靠自律神經和內分泌系統,能暫時提高戰、逃的能力,來應付天災和外敵。但是,現代人的主要壓力源卻變成是每天日常的生活、人際、情緒等戰不贏又逃不掉的問題。過度或長期的壓力會使人焦慮、免疫力下降,以至於 60% 至 90% 疾病和壓力有關。焦慮症有六種主要類型,每一種都有其自身獨特的症狀,但是都是和過度、非理性的恐懼及擔憂有關。身處焦慮 (症) 時,幫助自己的方法包括:改變對焦慮的認知、練習去除雜念和放鬆身心、接受焦慮感而不對抗、當下原本正該做的就去做、改變生活習慣、心中感恩和行為利他。年輕人生活壓力較大;老人則更容易受遭到因為貧、病、獨居、或接近壽終所帶來的惶恐。
詳全文...
智力提升了人類謀生的能力;然而,智力也帶來了無止境的慾望和雜念,因此產生了許多心理疾病,包括憂鬱症。目前精神科醫療資源缺乏,不易獲得心理治療,而藥物治療副作用高而且會增加憂鬱症復發的機率;所以感到憂鬱或有憂鬱症但不嚴重時,可以先幫助自己脫離,不必急著接受醫生的吃藥安排。離苦得樂的有效方法,依各人的個性而異,包括:1. 連結身體 (勤動手、多運動、接近大自然、正確飲食、規律睡眠); 2. 人際關係 (感恩、利他);3. 充實生活 (宗教信仰、培養嗜好、創造);4. 清淨心智︰(自我心理治療、正念生活、放下、放鬆)。
詳全文...
接受與致力療法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是新興認知行為療法之一,該療法發展出的六項核心原則是:接受 “負面思想和情緒”、脫離 “認知上的僵化”、處於當下、觀照自己、釐清自己的價值觀、致力於有價值的事。臨床上,該療法被成功應用在治療:憂鬱症,焦慮症,精神緊張,和成癮症。在非臨床方面,類似的訓練被用來增加一個健康人的 “正念、接受、追隨價值觀” 等能力。接受與致力療法屬於第三波心理治療法。和第二波的傳統認知行為療法比較,第三波療法借用了許多東方的古老智慧,很適合用於跨病治療有多種心理疾病的患者。
詳全文...
一般悲傷只是暫時,但是憂鬱症往往可以長達幾個月之久,少數人會一生反覆發作。發生時患者處於被憂鬱、焦躁、或空虛折磨,對於以前喜歡的活動 (包括性欲) 失去興趣,而且常常伴隨著生理上的症狀。患者有可能因為受不了痛苦而有自殺念頭。輕度至中度的患者可能只需要經過幫助自己 (例如運動、接觸綠地、傾訴或寫信、參加活動),或採用心理治療就可以奏效。中度至重度則往往受益於使用抗憂鬱藥物,有些嚴重患者可能需用電痙攣治療法。但是單用抗憂鬱藥,而缺乏生活改變及心理治療配合,長期對病情不利。
詳全文...
孤獨感是一個人在與外界隔離或缺乏伴侶下,所產生的帶有焦慮、孤伶、苦悶的複雜的情緒。主觀的“感到孤獨” 和 客觀的“社交上孤立”,是兩者相關,但並不相同。產生孤獨感的原因,除了和個性有關之外,則是包括社會、心理、和情緒等多樣化的情境誘因。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孤獨似乎已經愈演愈烈。本文附有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創用的孤獨量表,可以用來評估自己的孤獨感的嚴重程度。長期孤獨會嚴重損害身心健康。要擺脫孤獨感的糾纏,試試看:訓練自己享受獨處、去享受大自然或養寵物、鞏固與老朋友的感情、出去交新朋友、努力去幫助別人。
詳全文...
世界衛生組織 (WHO) 說,2020 年造成人類失能前十名的疾病,第二名將是憂鬱症。目前治療憂鬱症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電痙攣療法,但由於精神科醫師和心理治療的缺乏,抗憂鬱藥成為絕大多數憂鬱症病人的第一線治療,也幾乎是能得到的唯一治療,這種現象導致每十個人就有一人在服用這些抗憂鬱藥物,使得抗憂鬱藥物的年銷售額超過 110 億美元。但抗憂鬱藥物的高復發率、高副作用、及自殺率上升等問題,值得憂心。新的研究發現,經顱磁刺激療法及經顱直流電刺激療法可能帶給憂鬱症患者簡易、低副作用、長期有效的幫助,或許是治療憂鬱症的新曙光。
詳全文...
憂鬱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抑鬱症) 和一般悲傷不同。悲傷只是暫時對偶發事件的自然反應,憂鬱症卻往往可以延續長達幾個月或幾年之久,不但常常伴隨著嚴重的生理症狀,而且很容易復發。目前無論是在西方國家或台灣,由於精神科醫師和心理治療的缺乏,抗憂鬱藥變成是絕大多數憂鬱症病人的第一線治療,也是幾乎是能得到的唯一治療。這個情形的結果是,目前在美國有 1/10 的人口在長期使用抗憂鬱藥。到底抗憂鬱藥的利弊如何?正確使用方法是什麼?一直是一個具有爭論性的問題。最近發表在 2012 年 4 月 24 日 Front Psychol. 期刊的一篇文章則直接批評說:”抗憂鬱藥弊大於利”。這文章勢必再掀起新一波爭論。
詳全文...
一篇發表在 2011 年 8 月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期刊的文章說,有憂鬱症狀的人,其日後心臟病的機率會增加;一篇發表在 2009 年 10 月份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的文章說,憂鬱會導致發炎因子 IL-6 的增加,但是 IL-6 的增加並不會帶來憂鬱;相似地,一篇發表在 2012 年 1 月 1 日 Biol Psychiatry 期刊的文章說,有多次憂鬱症經歷的青少年,血中發炎因子 CRP 濃度會增加,而導致日後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機率上升,而高 CRP 濃度並不會引發憂鬱症。
詳全文...
近十年來,越來越多將正念訓練及正念療法應用於心理治療以幫助成年人 (而最近也有許多兒童和青少年的案例) 處理特定健康問題及心理障礙的研究。幾位優秀的認知行為學家,將正念療法與認知行為療法結合,並將其發展成一套標準治療計畫 – 正念認知療法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提供憂鬱症患者 (尤其是慢性反覆發作者) 完整的練習技巧,以試圖打破憂鬱症患者習之為常的思考迴路。這篇文章主要回顧近年來有關正念認知療法對抗憂鬱症的臨床研究。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