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頭腦是一種容易恍神、作白日夢的腦,人們平均花費 47% 醒著的時間,想著和他們正在做的事無關的東西。這種想著非正在發生的事的能力,是人類認知能力上的一項成就。根據哈佛心理學院的研究顯示,無論白日夢的內容或想法是否愉快,恍神或白日夢本身就可能讓人不快樂。事實上,恍神及做白日夢比其他任何你正在做的事情,能對你的幸福感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詳全文...
身體健康的人,病痛少、比較容易快樂;從反方向來看,很多科學論文說,快樂而且滿足的人比較容易健康;因此可以說,健康與快樂,兩者能共構良性因果循環。 在這裡介紹三篇和 ”快樂有益於健康” 有關之較新論文:一篇 2008 的文章說,快樂對健康的好處,非常速效,三年內就可以看到成果;一篇 2009 的調查報告說,正向情緒有助於健康是舉世皆然,尤其在貧窮國家更重要;一篇 2010 的文章則解釋,為什麼正向情緒會讓人在年老的時候更健康的理由。
詳全文...
由於研究幸福 (快樂) 度的理論眾多,因此根據不同理論所發展出的測量工具也有所差異。其中,由心理學家 Michael Argyle 和牛津大學的 Peter Hills 以貝克憂鬱量表 (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 為基礎所編製出的牛津幸福 (快樂) 量表 (Oxford Happiness Inventory, OHI),其特殊之處在於為一正偏態量尺的量表,也就是實際調查中,多數人自評會呈現幸福 (快樂) 度偏高的結果。此量表,可讓你瞭解你目前幸福 (快樂) 的高低程度,你甚至可以在之後不同的時間或階段再測試一次,看看分數是否有變化。
詳全文...
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7 月份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期刊的文章說,一個人對別人的評論,常常會反映出自己的個性 (無論是好的、不好的、甚至於是連自己都沒有注意到的性格);對別人的評價有多少正面性,常常是反映自己快樂、好心腸、和情緒穩定的程度。
詳全文...
有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4 月份 Springer’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期刊的文章說,兒童的靈性培養,而不是參與宗教活動,是促使兒童快樂的重要因素。
靈性 (spirituality) 可以形容為“內在的信仰系統”,它可以讓一個人覺得有力量、安逸;而宗教活動則是遵照宗教的傳統所做的行為。靈性和宗教都曾經被研究證明,能讓成年人帶來快樂,而這篇文章則是探討靈性和宗教對兒童的影響。
詳全文...
有兩篇新論文說,財富能帶來對生活的滿意度,但是帶來快樂的效果不大;而且,一旦年收入超過 75,000 美金,則多餘的收入則沒有辦法帶來進一步的快樂。
詳全文...
一系列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 Antoine Lutz 和 Richard Davidson 等,和達賴喇嘛的僧團合作的研究,證明了靜心冥想 (Meditation) 可以改變大腦的結構和功能。他們在 2004 年發表了此系列的第一篇論文,其後又發表了數篇相關的文章,研討大腦神經的可塑性 (Neuroplasticity)。
研究者想知道,神經可塑性是否能經由腦內部的運作,例如靜心冥想,而達到改變腦結構和功能的效果,在達賴喇嘛的鼓勵下,許多有一萬小時以上的修持功夫的喇嘛投入了這項合作。
詳全文...
有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1 月份的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期刊的研究報告說,人們在週末會覺得快樂,主要是因為當他們放假時,他們覺得獲得自由,而且能夠跟他們所喜歡的人在一起。
詳全文...
美國匹茲堡大學的研究者在 1994 年訪問了 100,000 個超過 50 歲的婦女,採用問卷訪問的方式測量這些婦女樂觀與悲觀的程度,8 年之後統計她們的存活率,結果發現樂觀者死亡率比平均減少 14%,悲觀者比平均增加 16%。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