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首頁醫學疾病類科醫學疾病類科最新消息最新消息保健專欄保健專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疾病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管理關於本站關於本站網站導覽網站導覽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肝膽腸胃科與消化系統
打開新一代 Google 字典
Email to friends!     網路分享

簡介:大腸直腸癌

ComeForHealth.康活健康知識網:更新日期: 2011-03-24
大腸 (colon) 約 1.2 公尺長,屬於消化系統的下游,位於人體腹腔的周邊及骨盆腔的後方。大腸的範圍泛指迴腸 (ileum) 與盲腸 (cecum) 交界處的迴盲瓣 (ileocecal valve) 開始而延伸至肛門,直腸 (rectum) 位於大腸的尾端。大腸依照其部位,依序為升結腸 (ascending colon,由下至上)、橫結腸 (transverse colon,由右至左)、降結腸 (descending colon,由上至下)、乙狀結腸 (sigmoid)、直腸 (肛門上方)。根據 2007 年台灣衛生署的死亡統計顯示,當年因結腸及直腸惡性腫瘤死亡率排行佔第 3 位,男女得到的機率相近。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年齡從 40 歲開始攀升,最高峰在 60-65 歲之間。大腸的任何部位都可能發生癌症,但以直腸癌的機會最高,約為 43%,其中有 95% 的比例是腺癌。腸癌細胞可以藉由血液循環轉移到身體的其它部位,如肝、肺等部位,亦可藉由淋巴循環而轉移至鄰近的淋巴結或淋巴腺。

大腸直腸的功能

大腸的基本功能為:吸收水分、大便貯藏及排便。食物在胃及小腸消化吸收後便移向大腸,大腸會把其中的水份及電解質進行再吸收,並將留下的廢物形成糞便。糞便經由腸的蠕動移動至直腸存積,而環繞於直腸末端的括約肌可以控制糞便由肛門排出。

多數情況下,大腸癌始於小的、非癌性 (良性) 團塊細胞,稱為腺瘤瘜肉,隨著時間演進,這些瘜肉受到刺激則演變為大腸癌。

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危險因子

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的危險因子如下:
  • 老人:大腸癌一般發生在 50 歲以上的患者,亦有少數年輕人的病例,且年輕人得到大腸癌預後都較差
  • 曾有大腸直腸癌或腺瘤性瘜肉者
  • 長期發炎的腸道環境:如潰瘍性大腸炎和克隆氏症 (Crohn's disease)
  • 家族遺傳:家族中有人有家族性大腸瘜肉症,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直腸癌者,又稱Lynch syndrome
  • 家中有大腸癌和瘜肉者:如父母、兄弟姐妹、子女,若有一個以上罹患大腸癌或瘜肉,其發病機率會提高。不一定是因為基因遺傳,也可能是暴露在相同的致癌環境及生活習慣
  • 低纖維、高脂肪飲食者:大腸直腸癌與低纖維及高脂肪和高熱量飲食有關聯。研究指出,常常食用紅肉及加工肉品者,其大腸癌的風險會增加
  • 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亦有便秘、肥胖及代謝症候群的產生
  •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和胰島素抵抗者之大腸直腸癌比例較高
  • 肥胖
  • 抽菸
  • 過度飲酒
  • 放射線治療患者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

大腸直腸癌很難藉由症狀發生來早期發現,但有以下症狀出現,則須盡速找醫生檢驗:
  • 排便習慣突然改變:包括腹瀉、便秘或排便習慣突然變化超過幾個星期
  • 直腸出血或有便血症狀
  • 持續的腹部不適,如痙攣、脹氣或疼痛
  • 有排便不盡的感覺
  • 虛弱或疲勞
  • 不明原因的噁心或嘔吐
  • 不明原因的體重驟減

大腸直腸癌篩檢、分期及轉移路徑

篩檢是否罹患大腸直腸癌,醫生會檢查糞便潛血反應、測定血中 CEA 指數、瘜肉或腫瘤的顆數、尺吋、是否擴散、範圍及發展階段,以確定接下來要用哪些治療及告知存活率。測試方法如下:
  • 糞便潛血反應 (fecal occult blood testing)
  • 驗血:測定血中 CEA 指數
  • 利用大腸鏡 (colonoscopy) 及乙狀結腸鏡鏡檢 (sigmoidoscopy):也可順便除去有問題的瘜肉
  • 腹部及胸部 CT 斷層掃描:看是否擴散
如果能早期發現,其五年的存活率是超過 90% 的。根據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一般民眾 在 50 歲之後,最好每年糞便潛血檢查一次、每 5 年一次乙狀結腸鏡檢查或 5-10 年作一次鋇劑 X 光 (barium enema) 檢查及每 10 年一次全大腸鏡檢查。而有家族病史者,最好從 40 歲開始定期檢查。

大腸直腸癌分期

根據 2003 年 AJCC 美國聯合癌症委員會,將結直腸癌分為 0 期至 4 期。分期是以腫瘤大小、淋巴結有無受侵犯、及有無遠處轉移等來判定:
  • 0期 (stage 0):又稱原位癌,指病變局限在上皮細胞層或只侵犯到腸道黏膜的表面。
  • 1期 (stage I):惡性腫瘤侵犯到腸壁內。
  • 2期 (stage II):惡性腫瘤已經侵犯到腸壁外層表面。
  • 3期 (stage III):不論病變侵犯的程度,只要有 1 至 3 個局部淋巴結轉移即屬於 ⅢA 期;而有四個以上局部淋巴結轉移的則屬於 ⅢB 期。
  • 復發 (recurrent):在治療癌症後又在結腸、直腸或身體其他部位發現腫瘤細胞

大腸直腸癌可依下列途徑轉移
  • 直接侵犯鄰近器官、組織:如胃、十二指腸、小腸、腹壁、子宮、膀胱、攝護腺、骨盆腔壁
  • 經淋巴組織:先到局部淋巴腺、區域淋巴結,而後到頂淋巴結,大致上沿著血管走向。在直腸尤其是中低位直腸癌要特別考慮骨盆腔側壁之淋巴腺 (Lateral nodes, obturator nodes, iliacnodes)
  • 通過血流:通常經由門脈最先散佈到肝臟,再到身體其他器官。但在直腸因其部分血液直接經體循環回流,故少數中低位直腸癌會出現先轉移至肺之而肝臟仍正常現象;
  • 經腹腔在腹膜散佈 (peritoneal seeding)
  • 沿腸壁內延伸 (Intramural or Intramucosal)

大腸直腸癌治療

主要的治療法是以手術去除部分或全部結腸,另外,會以化療及放療處理已擴散至附近淋巴節的癌細胞。各期的治療方法大致如下:
  • 0 期和 1 期:手術切除
  • 2 期和 3 期:手術切除+術後化學治療
  • 4 期:主要以化學治療,輔以手術或放射治療,目的在於緩解症狀或預防併發症。

手術後定期追蹤
  • 手術後三個月內作一次大腸鏡鏡檢
  • 手術後一年及之後每三年定期做一次大腸鏡檢
  • 每年一次糞便潛血測試,若為陽性反應則須接著做大腸鏡檢
  • 在癌症術後可以癌胚抗原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的血中濃度來做為篩檢的工具,此蛋白質的濃度與大腸癌有高度相關。可以手術前測量 CEA 的值,然後術後每 2-3 個月定期追蹤至最低風險為止

大腸直腸癌的預防

除定期篩檢外,可以生活方式的改變來降低罹患風險:
  • 戒菸
  • 每天服用安全劑量的葉酸 (如每天 1 毫克),或多食用深綠色蔬菜
  • 食用多種蔬菜、水果及全穀類,盡量食用有機、無農藥殘留、無重金屬污染的天然食品
  • 少吃紅肉、反式脂肪、飽和脂肪及控制總油脂攝取量
  • 多運動,一週至少進行3-5次,每次至少30分鐘的中低強度運動
  • 維持健康的體重
  • 適量飲酒

Ref:
Colon Cancer Overview
Colorectal cancer
Colon cancer stages
大腸直腸癌分期

e-mail 給好友

康活健康知識網
想留言給朋友...(click here)

追蹤 URL: http://cfh.com.tw/trackback/a26d392f-fd3b-4bde-8198-76e08285c4a2/簡介:大腸直腸癌.aspx

評論
本網站評論功能尚未開放.

最新文章

推薦專題

健康飲食
健康的飲食法要顧全主要營養分之均衡及是否富含微營養素。我們若能遵照一些證明過的飲食法 (地中海飲食法、琉球飲食法),則不但營養會均衡充足,並能健康而愉快的過生活。

搜尋關鍵字

相關最新文章

歷史文章

Copyright 2009 © by ComeForHealth - CFH健康知識網 保留所有權利
CFH知識服務電話:(02)2763-6507 傳真:(02)2763-4929
This web site uses GIII Web Plus, th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SP.NET develo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