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2年結束的前幾天,有數則台北的新聞報導:有報導說,台灣有兩萬多名老人,因為慢性病多,又愛逛醫院、拿藥吃,不但浪費醫療,而且常會出現藥物的毒、副作用;另有報導說,台灣人愛吃胃藥,誤以為可以顧胃,或買來自己醫治胃食道逆流症,每年吃掉20億顆胃酸中和劑。
兩萬多名台灣老人:慢性病多,愛逛醫院、拿藥吃,易出現藥物交互作用
有一則新聞報導說,健保局統計發現,全台灣愛逛醫院、愛吃藥的 65 歲以上老人,約有兩萬多名。這些人每一個人,每年至少到六家醫院看病,全年就醫次數超過百次,每天吃 6 種、10顆藥以上,每人一年平均醫療費用高達 56 萬元,其中一半用於藥費。
該報導引用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藥事照護發展中心執行長譚延輝的話說,老人多病纏身,到處看診,醫病雙方都不察,往往就會遇上重複開藥的情況,很容易出現藥物交互作用。藥師公會統計,最常見重複用藥,除慢性病、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藥物外,止痛藥也不少。
根據 2010 年健保資料庫統計,國人每人每年看診次數 15.2次,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主要為歐美已開發國)國家 5.9 次的 2.6 倍;每張處方箋藥品品項數為 4.2 項,為OECD國家1.9 項的 2.2 倍。健保藥品支出占健保總費用的 25%,亦高於OECD國家的 15%。台灣末期腎臟疾病盛行率世界排名第一,許多研究證實,此與藥品及中草藥的多量使用有關。
政府試辦:針對「高診次」民眾用藥輔導,照顧老人、節省醫療費
報導說,衛生署健保局三年前即已開始針對「高診次」民眾進行用藥輔導,食品藥物管理局於2011年跟進,委請藥事照護發展中心試辦高診次民眾藥事居家照護計畫,提供老年人、慢性病患、外籍人士就近用藥諮詢或健康照護。藥師針對個案進行一年 8 次的居家訪視,民國九十九年及一百年分別輔導了 808 人及 4032 人,大幅降低受訪老人門診就醫次數達 17%,門診費用也下降 10%,前年與去年門診醫療費用分別節省 1266 萬元與 2444 萬元,一共省下 3710 萬元。
老年人常患有多種疾病,同時服用多種藥品,加上生理老化造成認知能力下降、生理機能退化或無法辨識藥物等,導致老年人成為用藥高危險族群。
報導又說,譚延輝強調,台灣已經步入高齡化社會,65 歲以上老人目前佔 19%,2016年老年人口將破三百萬人大關,2025 年每 5 人就有一人是老人,成為「超高齡社會」,用藥安全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因此整理個案用藥、追蹤療效以及是否按時吃藥的「藥事照護」,更顯重要。
健保局計畫明年將擴大到老人安養、護理照顧等機構中的高用藥量個案,此外,食管局、護理及健康照護處明年起也分別針對用藥高風險族群、獨居老人做服務。
案例:老翁每天吃22種藥 藥師訪視協助後減半
報導舉例說,有一位84歲的謝姓老翁,全身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消化性潰瘍、攝護腺炎、痛風、高血壓等五種慢性病,每個月都定期去醫院回診,每次去就要看 5 科,拿回一大堆藥;每天吃22種藥,因為藥物的作用,白天常常昏昏欲睡,晚上則失眠。之後由於有藥師訪視協助,目前每個月回診只需看3科,用藥品項也降為12種,而且病況也漸趨穩定,睡眠品質並獲得改善,白天也較有精神。
台灣人愛吃胃藥,1年吃掉20億顆!
另有一則報導說,台灣人愛吃胃藥「顧胃」!根據健保局統計,國人一年吃掉的制酸劑(胃藥)超過20億顆,平均每位民眾一年就吞下超過100顆的胃藥,而自行前往藥局購買的胃藥市場,每年更高達4億元之多,多數是受胃食道逆流「火燒心」困擾,不過醫師警告,喉嚨卡卡的一定要就醫診斷,否則長期逆流致癌機率恐高出30倍。
聚餐多、吃太甜、吃太油、吃太飽、吃太快,是國人胃食道逆流好發的主因。又以40至60歲的中年熟女比例最高,女性風險比男性多7成。
高雄榮總2011年針對社區民眾進行問卷也發現,台灣胃食道逆流盛行率越來越高,25歲以上比率高達25%,換句話說,國內約有300萬人,長期受胃食道逆流問題所苦。
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表示,一項500人的網路「國人胃食道逆流問題」調查結果就顯示,胃不舒服,吞胃藥、胃散的遠比找醫師的多!一感覺胃不舒服,絕大多數受訪民眾往往自行購買胃藥,最常買的則是中和胃酸或是抑制胃酸分泌的用藥。但是,接近6成胃食道逆流患者,根本不清楚自己吃的胃藥的作用,或如何正確地吃。
蕭敦仁強調,只要出現「火燒心」胸口疼痛灼熱、胃酸逆流感等典型的胃食道逆流症狀,最好還是先找腸胃專科醫師照胃鏡,確診並治療,否則長期逆流除了會影響生活品質之外,還會使食道一再受侵蝕發炎,成為巴瑞氏食道症(Barrett's esophagus食道癌前病變)的高危險群,致癌機率較常人高出30倍。有時胃食道逆流的症狀並不直接明顯,可能只是喉頭有異物感,慢性咽喉炎,常讓人誤以為只是小感冒,卻看了半年也不會好,有時則會出現慢性胸痛甚至誘發氣喘。
吃藥配胃藥 小心降低藥效
再有一則報導說,許多民眾有錯誤用藥觀念,常誤以為西藥傷胃,「吃藥時,配一顆胃藥,才不會傷胃」!一般常說的胃藥就是制酸劑,主要效用是中和胃酸,常見的制酸劑成分為鹼性的鋁鹽、鎂鹽、鎂鋁鹽混合劑、鈣鹽、與碳酸氫鈉等。
但是制酸劑可能會改變其他藥物藥效!舉例說:和部分抗生素(Levofloxacin、Tetracyclines等)併用時,會在體內形成「螯合物」,降低抗生素在體內的可用率,使藥效降低。另一個例子:制酸劑與腸溶衣錠的藥品併用時,會導致藥品尚未抵達小腸時,腸衣提早在胃裡崩解,導致減少藥品作用。
該報導又說:
- 藥品並非都會傷胃,所以並非服藥時,都要配胃藥吃。
- 若是必須同時使用制酸劑及抗生素,可以錯開同時給藥時間(間隔2小時),或是更換其他胃治療劑、不同種類抗生素。
- 隨身攜帶用藥記錄卡,讓醫師及藥師隨時掌握目前的用藥。
- 胃藥也是有副作用的,例如:鋁鹽攝取太多會導致便秘,鎂鹽則會導致腹瀉,若出現以上副作用,應立即告知醫師或專業人員處理。(註:採用鎂鋁鹽混合劑,便秘和腹瀉可以互相抵銷)
結語
- 誠如以上多則報導所說,愛逛醫院、重複看診、重複吃藥,不但浪費醫療資源,而且,所引起藥物不良作用會危及病人安全。
- 病人愛逛醫院、重複看診,往往是因為醫藥知識不足、和對自己病況的擔憂。醫生沒有時間仔細講解病情,而媒體喜歡聳動報導疾病新聞,都容易引起病人的恐慌。
- 以上報導中說,國人每人每年看診次數為OECD國家的2.6倍;每張處方箋藥品品項數為為OECD國家的2.2倍。據此可以推論,國人每人每年處方箋藥品品項數,可能高達OECD國家的5倍以上。
- 國人每人每年處方箋藥品品項數如此之高,健保的藥價制度應該是重要原因之一。藥價價差制度創造利潤、病人不必負擔健保藥藥費,都是造成醫師愛開藥、病人愛拿藥的原因。
- 醫師太忙、毎位病人看診時間太短,造成醫師無暇關心病人在吃什麼藥、或其他醫師開了什麼藥。
- 國人愛吃胃藥,其他最常濫用的藥,除了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藥物、和止痛藥之外,還可能包括安眠藥、抗憂鬱藥、消炎藥、止痛藥、抗生素等。
- 本網站有 “簡介:胃食道逆流症” 一文,介紹如何經由生活習慣和食物內容的改變,來改善胃食道逆流病況。
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