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篇發表在 Nutr J. 期刊 2010 年 10 月 19 日網路版的文章說,多吃鹼性食物可以降低尿液的酸度,也可以幫助尿酸 (Uric aicd) 從血液經過尿液,排到體外。
血中尿酸濃度過高,達到高尿酸血症 (Hyperuricemia,指的是血中尿酸濃度過高;男性超過 7.0 mg/dl,或女性超過 5.7 mg/dl) 會增加罹患痛風的機會;也較容易罹患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腎臟病、高血壓、和糖尿病。
曾經有報告說,多攝食動物性蛋白質會造成高尿酸血症,但是攝取奶類或植物性蛋白則不會;另有報告說,攝取含糖飲料或高甜度果汁,會增加高尿酸血症和痛風的危險。
血中尿酸濃度過高,最常見的理由是尿酸排泄不良,而不是攝取過多富含普林 (purine,可分解成尿酸) 的食物。腎臟會將血中尿酸轉到尿液,排出體外;這個過程的效率和尿液的酸鹼度有關。尿液偏酸 (pH 值偏低) 不利於尿酸由血液進入尿液,因此較難清除血中尿酸。
如果食物會改變尿液的酸鹼度,而且尿液酸鹼度可以改變尿酸經尿液排出的效率;哪麼是否可以靠改變飲食來改變尿液的酸鹼度,藉以提高尿酸的排出量?
實驗證明多吃鹼性食物利於排出尿酸,多吃酸性食物則相反
Nutr J. 期刊的這篇文章,就是以臨床實驗證明:多攝食鹼性食物,確實能增加身體排除尿酸的效率。作者是日本廣島女子大學 (Hiroshima Jyogakuin University) 的 I. Seyama 教授及其研究團隊。研究者召集了 26 位健康的女學生 (年齡 21-22 歲,體重 45-60 公斤),將受試者分成兩組:一組每天按照規定的偏酸性的食譜進食 (每日 2222 大卡,食材較缺乏蔬菜水果,而富含蛋白質共 102 克,主要是動物性蛋白);另一組每天按照偏鹼性食譜 (每日 2212 大卡,食材較多蔬菜水果,而較少蛋白質共 60 克,主要是植物性蛋白質);連續五天。酸性食譜的普林含量較高,每日 533 毫克;鹼性食譜的普林含量較低,每日 306 毫克。
受試者每天收集其 24 小時內的尿液。研究者測量每天尿液的總體積、酸鹼值、有機酸、肌酐 (creatinine)、尿酸、和各種無機鹽的含量,並且分析兩組學生每天這些數據的變化、和數據互相之間的關係。
分析結果發現:
- 兩組學生體重的平均變化都在 1% 以內,肌酐的排出量也保持在 1000-1100 毫克/天之內;顯示在五天的實驗期間內,受試者的一般健康和腎臟功能沒有顯著變化。
- 在實驗開始之後的第一天和第二天,受試者的尿液酸鹼值隨著食物而變化。酸性食物組的平均尿液 pH 值從第一天的 6.2,開始下降到第三天為 5.9;鹼性食物組平均尿液 pH 值從第一天的 6.1,開始上升到 6.5。第三天之後,兩組 pH 值就各自相對穩定。
- 在第三天時,酸性食譜組當天尿酸排出量是 302 毫克,鹼性食譜組同一天的尿酸排出量是 413 毫克。
- 綜合以上結果,有趣的是:酸性食譜的普林總量較高,但是在第三天當尿液變酸之後,尿酸排出反而較少;而鹼性食譜的普林總量較低,但是在第三天當尿液變鹼後,尿酸排出量反而增加。
本實驗的意義:
- 這一個實驗證明,改變飲食確實能改變尿液的酸鹼度,而且在第三天時兩組的尿液酸鹼度就已經明顯的不同。
- 鹼性食譜組的食材普林含量較少,身體因分解普林而產生的尿酸量應該是比酸性食譜組低,但是在尿液變鹼之後反而排出較多的尿酸。這說明:多吃鹼性食物可以使尿 pH 值提高,而且能促進排除儲存在身體內的尿酸。
長期改成多吃偏鹼性食物:能幫助排除尿酸、防痛風?
黑猩猩主食是植物性的,牠們的血液尿酸值大約是 3.0 mg/dl,只比主食物是水果的猴子稍高;南美洲的 Yamonano 印地安人的主食也是植物性的,他們的血液尿酸濃度也只有 3.0 mg/dl。現代人血液尿酸濃度普遍地不斷攀高,是在上個世紀飲食習慣改變後才發生的。所以,改變飲食習慣,多吃鹼性食物 (蔬菜和水果),少吃酸性食物 (動物性食材和榖類),可能是一個最方便最安全的降低血中尿酸濃度、和防止高尿酸血症的辦法。
本實驗的樣本人數嫌少;也沒有受試者血中尿酸濃度的變化數據;而實驗期間太短可能是最大的缺點。雖然本實驗的結果尚無法清楚回答:“長期改成多吃偏鹼性食物,能不能幫助降低血中尿酸濃度、防痛風?“ 但是,卻已供給了一個強有力的提示。
Ref:
Urine alkalization facilitates uric acid excretion.
Lessons from comparative physiology: could uric acid represent a physiologic alarm signal gone awry in western society?
酸鹼性食物表:及其可信性?
痛風是因多吃普林?是果糖!
痛風盛行率上升!如何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