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首頁醫學疾病類科醫學疾病類科最新消息最新消息保健專欄保健專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疾病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管理關於本站關於本站網站導覽網站導覽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Jan. 2012 腦、神經系統、精神科:
網路分享  
一篇 2 月 2 日網路版 Psychosom Med. 期刊的回顧文章性說,憂鬱症和身體發炎因子 (CRP、IL-1、和IL-6) 濃度偏高有正相關性。

那麼,到底是憂鬱症導致發炎?還是發炎導致憂鬱症?


一篇發表在 2011 年 8 月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期刊的文章說,有憂鬱症狀的人,其日後心臟病的機率會增加;一篇發表在 2009 年 10 月份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的文章說,憂鬱會導致發炎因子 IL-6 的增加,但是 IL-6 的增加並不會帶來憂鬱;相似地,一篇發表在 2012 年 1 月 1 日 Biol Psychiatry 期刊的文章說,有多次憂鬱症經歷的青少年,血中發炎因子 CRP 濃度會增加,而導致日後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機率上升,而高 CRP 濃度並不會引發憂鬱症。

憂鬱症和身體有高濃度發炎因子 (CRP、IL-1、和IL-6) 有相關性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國 University of Iowa 大學的 Jerry Suls 博士和他的研究團隊。研究者回顧從 1967 年 1 月到 2008 年 1 月所有期刊上發表有關於憂鬱症和發炎因子之間的相關性的學術文章。

結果發現,血中的這些發炎因子,包括 C-reactive Protein (CRP)、interleukin-1 (IL-1)、和interleukin-6 (IL-6),其濃度偏高都和憂鬱的發生有正向的相關性,尤其是當憂鬱嚴重度已經屬於臨床憂鬱症時,發炎因子的濃度偏高更為明顯。

研究者評論說,雖然已就醫的憂鬱病人的發炎因子上升最為明顯,但是一般人陷入憂鬱時發炎因子濃度就會上升,而發炎因子上升是心血管病和許多其他疾病的危險因子。

有憂鬱症狀的人日後心臟病的機率會增加

這篇文章是由美國Indiana University大學的研究團隊所發表,研究者蒐集了 2,728 位成年人 (71.4% 女性,65.5% 非洲裔,皆已 60 歲以上),在 1991-1993 年之間是否罹患憂鬱症的資料。這些人也有其後 15 年內 (到 2006 年為止) 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和總死亡率的資料。研究者分析,受試者早期罹患憂鬱症和日後的心臟病死亡率或總死亡率的關係。

結果發現:
  • 研究開始時 15.5% 的受試者有憂鬱症狀,在大約 15 年的追蹤期間內受試者總死亡率為 60.3%,心臟病死亡率為 26.6%。
  • 在實驗開始時有憂鬱症狀的人,在追蹤期間內因為心臟病死亡的機率,比同背景的無憂鬱症狀者,增加了 46%。
  • 有憂鬱症症狀者日後,其總死亡率也比一般人高。
研究者評論說,本研究追蹤憂鬱症和日後心臟病之間的關係,追蹤期的長度是歷年來最長的一次,結果顯示憂鬱症狀是老年人日後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

憂鬱會導致發炎因子 IL-6 的增加,但是 IL-6 的增加並不會帶來憂鬱

從前已經有許多文章說憂鬱症狀和血中發炎因子濃度上升有相關性,但是因為免疫和神經系統有雙向的溝通能力,所以憂鬱症狀和發炎因子濃度上升之間,何者為因、何者為果,並不清楚。以下的實驗是第一次直接證明:憂鬱症狀是原因、發炎反應是結果。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 Jesse C. Stewart 和他在 Indiana University- Purdue University 大學的研究團隊。研究者從 Pittsburgh Healthy Heart Project 長期臨床實驗中,取得 263 位男女 (實驗開始時年齡 50-70 歲) 的健康資料,包括體重、憂鬱症狀、和血液發炎因子濃度的最初數據,和受試者在 6 年的追蹤期間內,重複檢查憂鬱症狀和發炎因子的後續數據。

結果發現:
  • 最初有憂鬱症狀者在 6 年追蹤期間內,其發炎因子 IL-6 濃度上升了。
  • 憂鬱症狀可以預言後續 IL-6 濃度上升,其預言準確度,僅次於肥胖。
  • 相反的,最初 IL-6 濃度的偏高,並沒有辦法預言 6 年內憂鬱症狀會增加。
  • 憂鬱症狀也可以預言 6 年內另一個發炎因子 CRP 的增加,但是預言準確度較弱。
研究者評論說:
  • 本實驗詳細調查受事者憂鬱症狀,不但包括悲傷和悲觀,也包括疲倦和失眠。
  • 本實驗結果清楚地指出,健康老年人如果有憂鬱症狀,會日後血液發炎因子濃度增加,這將會增加他們日後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的機率。
  • 從前已經有報導說,憂鬱症增加日後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其相關性的強度和抽菸、高血壓、高血膽固醇等其他危險因子大致相同,所以提供我們另一個為什麼要預防和控制憂鬱症的理由。
有多次憂鬱經驗的人,血中發炎因子 CRP 濃度會增加,但是 CRP 增加並不會引發憂鬱

雖然已經有報導說憂鬱症是因,血液發炎因子濃度上升是果,但是以下的實驗則是清楚地指出不但是 IL-6 而且 CRP 也是有這項相關性,而且兒童和少年時期所發生的憂鬱症 (尤其是多次憂鬱症),會影響日後的發炎因子濃度上升。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美國 Duke University 大學的 William Copeland 醫師和他的研究團隊。研究者取得 1,420 位 9-21 歲受試者,在成長過程中 9 次測量憂鬱症狀和血中 CRP 濃度的資料,並分析兩者之間的因果相關性。

結果發現:
  • CRP 濃度偏高,不會影響到兒童和青少年日後憂鬱症狀的發生;相反地,憂鬱症狀發生會增加日後血中 CRP 的濃度。
  • 和單次憂鬱症狀者比較,經歷多次憂鬱症狀的受試者的日後 CRP 上升更為明顯。
研究者評論說,長期的情緒不穩定即使是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也會造成血液發炎因子濃度上升,這可能會帶來中老年時期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罹患率。


Ref:
Associations of Depression With C-Reactive Protein, IL-1, and IL-6: A Meta-Analysis.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vents over 15 years among older adults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A PROSP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DIRECTIONALITY OF THE DEPRESSION-INFLAMMATION RELATIONSHIP.
Inflammation in Depression: Chicken or Egg?
簡介:憂鬱症
糖尿病和憂鬱症可以互為因果
2012/1/25 下午 04:21:14|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正向心理學 (Positive psychology) 在近十年內,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以及強化了對幸福學的探討。原本在哈佛大學最熱門的課一直是 “經濟學導論”,但自從塔爾‧本‧沙哈爾博士 (Tal Ben-Shahar),在哈佛開了一門以正向心理學為基礎的幸福課,來談如何創造幸福的之後,這個第一就拱手讓了出來給這門幸福課。

塔爾博士強調,我們來到這個世上,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他堅定地認為:幸福感 (happiness) 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而幸福是由我們的心智狀態 (mind state) 決定,而不是由社會地位或銀行存款。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這個目標。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覺得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點點滴滴,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

何謂正向心理學?

正向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支派。Panksepp (1998) 認為,過去的心理學研究,主要聚焦在負向心理狀態對身心的影響,然而,目前的重心則應強調正向情緒的研究,因為正向情緒不僅有益身心健康,更有助於疾病的預防。(請見CFH知識網的文章:正向情緒帶來健康,為什麼?)

過去十年,正向心理學已成為心理學的顯學之一,其旨在恢復人性的 “正向、積極” 的特性,如幸福、美德、個人優勢、和利他主義。其研究目標包括:發掘能使個人和社區繁盛的力量和美德、發現天才和培養能力、探討如何使生活更充實等,而不是僅僅治療精神疾病。正向心理學實際上是由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 (Abraham Maslow) 在 1954 年所創造的名詞,直到心理學家馬丁.賽利格曼 (Martin Seligman) 於 1998 年選擇它為自己在美國心理學協會主席任期的主題,才開始成為心理學的新領域。

Seligman & Csikszentmihalyi (2000) 提出,過去心理學的研究著重於處理心理問題和精神疾病,對於憂鬱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問題已能測量,並能做相當精準的描繪,包括它們的遺傳因子、生物化學部分、以及心理成因,但其治療效果僅只為了讓人們脫離使生命痛苦的狀態,而忽略生命最主要的目的:找出生命的意義。人不只是要改正個人的錯誤或缺點,還渴望找出自己的長處,並過著充實、愉快、有意義的生活。正向心理學又稱正面思考、積極思考,其研究強調正向情緒、正向特質、及正向組織。正向心理學指出,當人遇到挑戰或挫折時,會產生解決問題的企圖心,並不斷的練習改變思路、及強化正向力量,以迎接挑戰。

幸福感是什麼?

中國哲學三大主流對幸福的概念為,儒家:導源於好學、行仁、及人群的和諧,強調推己及人,說明道德的實現和個體幸福感有相當高的一致性,也強調人際和諧就是幸福;道家:逍遙自在、心靈與大自然的和諧,乃至於由忘我找到真我,個體若能配合宇宙萬物運行,便擁有幸福感;禪宗:寄託於明心見性,求得本來面目而達到入世、出世的和諧,重視個體內心的平衡狀態。

而西方心理學家所定義的幸福是,個體主觀經驗與正向感受,而非外在客觀的評量標準,並認為幸福感是從情緒與認知兩方面,對生活評價所得到的結果。Seligman 指出幸福感是對過去滿意、對未來樂觀、眼前快樂、以及展現長處與美德。Diener (2000) 認為幸福感包括生活滿意度、重要領域 (工作、休閒) 的滿意度、較多的正向情感、較少的負面情感。

幸福感為評估身心健康重要的指標,生活中覺知到較多的幸福感,將預期有更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良好的生活品質。而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可歸為下列幾類:
  • 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自我決定理論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認為人類與生俱來就有追求心理成長和發展的傾向,因此個體會主動追求三種基本心理需求的滿足,即勝任感需求、自主感需求和關係感需求。Deci and Ryan (2002) 認為,所謂勝任感需求是指個體覺得自己能有效地與環境互動的需求;自主感需求是指個體認為參與活動是出自自己的選擇和意願的一種需求;關係感需求是只和別人保持聯繫與互動,且期望自己成為團體中一份子的需求。當這三種基本心理需求滿足時,將引發適應性的結果如幸福感、活力和高自尊,而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將導致個體不適應的結果如焦慮、沮喪等。
  • 人格特質:用來表示一個人的思考模式、情感表達和行為特性的總和,以區辨自己與他人的一種獨特性質。Seligman 強調幸福感會受到正向特質的影響,而長處與美德是正向人格特質,它能帶來好的感覺、滿足與幸福感,透過學習可以改變負向人格特質,即獲得 ”習得樂觀” 的特質。另外,Klein以腦神經科學來認識幸福感,認為人類的腦有一塊掌握喜悅、樂趣與陶醉的獨立系統,當生活中有某一事件發生時,便會透過幸福記憶網路來提取資料,以誘發幸福感的發生。
  • 社會支持:是指個體與週遭環境中的人、事、物互動的過程中,獲得各種形式的支持,進而能抵抗壓力、滿足需求及增進心理上的幸福感。
  • 比較結果:用以衡量幸福感的個人欲求包括有與他人比較、自己過去經驗、與個人設定理想的比較。
  • 短期生活事件:個體大部分時間都受到人格因素影響,因此幸福感多半可以保持在一種穩定平衡的狀態,但在發生一些特別不同於過去事件的經驗時,才會威脅到幸福感的平衡狀態,因而改變個人幸福感。

從正向心理學的視角看幸福感
  1. 習得樂觀:Diener (1984) 認為樂觀是一種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他認為樂觀是一個得以經由學習而來的人格特質,並對身心健康及個人成就影響極大。Seligman (2002) 強調藉由樂觀作為建構美好人生強而有力的工具,可以幫助個人遠離憂鬱症、增進成就、促進健康,並帶給自己新的自我了解,其主要技巧在於改變具有摧毀力量的自我想法,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
  2. 找到正向意義:Frankl (1969) 認為人可以透過實現三種價值來發現生命的意義,這三種價值分別為:a. 創造性價值:是指透過某些工作或嗜好所建立的關係,以及生命中的付出和貢獻,來找到事物的內在價值。b. 經驗性價值:是指透過對世界真、善、美的接納和感受所經驗的意義,包含對文學作品的欣賞或從生活中體驗愛的感覺。c. 態度性價值:是指面對不可改變的命運,例如死亡、病痛、苦難時,所衍生而來的立場,生命的短暫更彰顯出意義事的重要性,讓人類去思考自己為何而活,能採用 “自我超越” 的方式來反觀自己,更能把握機會及珍惜時光,強化個人意義的追尋與實現。Nolen-Hoeksema 與 Davis (2002) 認為正向意義有助於正向適應,因為從負面事件中找出正向意義可以減少失落感及無助感、了解生命的價值及目的、增進幸福感並對事件重新評估,進而找到更合適的因應策略。
  3. 維持正向情緒:新進的研究發現正向情緒比負向情緒更具預防效果,並且可以促進身體健康。Fredrickson (2001) 說明歡愉、興趣、滿足、自信及愛等正向情緒,可以促進行為的方式,並能擴大人類短暫思考-行動的技能,有助於建立長期的資源並增進幸福感。

從正向心理學的角度,是否有快樂/幸福的公式?

Martin Seligman 在真實的快樂一書,將快樂定義為:H (維持快樂的長度) = S (快樂的範圍廣度) + V (你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 C (你的生活環境)
  1. 快樂的長度:區分為 “暫時性” 的快樂及 “持久性” 的快樂。暫時性的快樂可由美食、喜劇、一束花來達到。而持久性的快樂則主要受到遺傳影響,而這種遺傳特質是可以改變的。
  2. 快樂的範圍廣度:心理學家認為我們天生就有一個快樂的恆定點,就像溫度計一樣。如果發生快樂的事時,即使我們情緒上揚,它也會盡忠職守把我們的快樂拉回平常的設定。同樣的,如果有不幸的事故發生,這個溫度計也會把你從低潮拉出,回到原先設定的地方。
  3. 自己可控制的因素:對過去滿意與否、是否能夠感恩及寬恕、對當下是否滿足、對未來是否樂觀等。因為一個沮喪的人,滿腦子都是過去不愉快的回憶,對未來的絕望,或是對自己能力的懷疑,學習如何去反駁這些悲觀的解釋,或改變對這些事件的解釋,可使人脫離沮喪,而感恩及寬恕可以放大好處,解除壞事對自己的影響,甚至將壞的記憶轉變成好的。
  4. 生活環境:金錢、婚姻、社交生活、負面情緒、年齡、健康、教育、氣候種族和性別、宗教等等,都是可能影響你快樂與否的因素。而有點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收入偏低會促成因健康不良、離婚、和孤獨帶來的精神痛苦,但錢越多並不一定會越快樂,根據蓋勒普 2008-2009 的資料顯示,當年收入超過 75,000 美元,進一步的收入增加並不會帶來更多的快樂。(請見CFH知識網的文章:財富能不能帶來快樂)

Ref:
Happiness.
幸福在哪里?科学啊告诉你
錢越多越幸福嗎?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Learned Happiness--正向心理學
2012/1/12 下午 02:17:32|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認知行為療法 (CBT) 能有效管理憂鬱症,並且減少之後的復發。許多研究顯示,使用認知行為療法治療急性憂鬱症患者,其復發機率較使用抗憂鬱藥治療者低。認知行為療法能夠幫助患者瞭解:會引發憂鬱症的想法、觀念和行為模式,進而以正向概念加以改變。當患者能夠掌握控制的技巧,其思想上的轉變可協助預防未來的發病。

近十年來,越來越多將正念訓練及正念療法應用於心理治療以幫助成年人 (而最近也有許多兒童和青少年的案例) 處理特定健康問題及心理障礙的研究。幾位優秀的認知行為學家,將正念療法與認知行為療法結合,並將其發展成一套標準治療計畫 – 正念認知療法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提供憂鬱症患者 (尤其是慢性反覆發作者) 完整的練習技巧,以試圖打破憂鬱症患者習之為常的思考迴路。這篇文章主要回顧近年來有關正念認知療法對抗憂鬱症的臨床研究。

憂鬱症的復發率

若排除身體疾病,憂鬱症將是影響人類社會最大的心理疾病,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自殺的意圖及行動,導致極高的死亡率。國際自殺防治協會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uicide Prevention, IASP) 於 2006 年世界自殺防治日的文宣中指出,進入 21 世紀短短幾年內,全球已累積超過五百萬人自殺,而在自殺死亡的人數中,約有三分之二的人患有憂鬱症。憂鬱症會隨著復發次數增加,症狀越嚴重,病患可能無法工作、有嚴重的自殺意念及行為,甚至產生妄想及幻覺。因此,如何減少精神疾患復發,一直是精神醫學及心理治療領域充滿挑戰的一環。過去認為只要服藥就能改善,後來發現,定期服藥,還是有相當多患者在一年內復發。據統計,第一次罹患憂鬱症的患者,在復原以後的兩年內大約有 35% 的人會復發,而復原以後的 12 年內則會有 60% 的人會再度復發,且約有 15-20% 的多次復發憂鬱症患者會以自殺來結束生命。

正念認知療法如何幫助憂鬱症患者

正念認知療法的治療程序是:一方面參考卡巴金教授的正念減壓力療程,包括簡單的呼吸專注及瑜伽伸展,也練習覺知專注於每一刻身心的變化,協助患者更能覺知當下;另一方面採用認知治療技巧,包含對憂鬱症的基礎衛教,例如幫助患者了解何謂憂鬱症、是那些事物引發低落情緒、為何會停留在低潮中、憂鬱感侵襲時應如何看待等。

正念認知療法治療憂鬱症的臨床實例

  • 2000年,由 John D. Teasdale 等人發表在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的研究,在多倫多、劍橋、和班戈進行的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中,共 145 位曾患憂鬱症但已康復三個月的患者參與研究,其中 23% 的患者於參與研究之前曾有兩次發病的紀錄,77% 則有三次或以上發病的紀錄。研究結果指出,在 60 週的研究期間,對照組 (僅接受先前療程者,treatment as usual) 中,曾發病三次或以上的憂鬱症患者,其再復發的比率高達 66%;然而,在參與正念認知療法的患者中,曾憂鬱症發病三次或以上者,其再復發的比率卻僅 37%。這顯示正念認知療法能有效預防曾發病三次或以上的患者的再次發病。研究者評論說,相較於一對一的個人心理治療而言,正念認知療法是一個低成本高效益的團體心理治療法。
  • 另一個由 S. Helen Ma 及 John D. Teasdale 於 2004 年發表的研究,再次肯定了上述 2000 年的研究結果。75 位病患參與此實驗,結果發現:在對照組中,之前曾憂鬱症發病三次及以上的患者,其之後復發率高達 78%,而參與正念認知療法的患者之復發率,僅為36%。
  • 2007 年由 M.A. Kenny 與 J.M.G. Williams 共同發表在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期刊的文章顯示,正念認知療法對於在標準治療程序中反應不佳的憂鬱症患者,有不錯的療效並能有效改善其憂鬱指數,顯著讓正遭受憂鬱症困擾的患者能回覆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程度。
  • 最近,Barnhofer 和其研究夥伴在 2009 年所發表的研究中表示,MBCT 不只可防止復發,也能成功減少憂鬱症發作時的症狀 (根據貝克憂鬱症量表可從嚴重降至輕度)
  • 在牛津大學,Mark Williams、Melanie Fennell 及其同僚,目前正將 MBCT 用於曾企圖自殺但目前康復者,以降低其未來再自我傷害的風險。

結語

認知行為療法是建議學習正向及理性的想法取代負向的想法,幫助患者改變與憂鬱症相關的消極思維與行為模式;而正念療法則使用不同的方式,利用覺知所有當下的事物與情緒,並採取不批判 (也不評價其正負向) 的方式,以觀照者的角度來看情緒的起落,而逐漸培養出同理與慈悲心,來切斷憂鬱迴圈,達到協助憂鬱症患者減少復發。正念認知療法是結合這兩種療法的特點,先幫助憂鬱症患者了解患病的原因及腦習慣性的運作模式,再培養其了解自己、同理自己、不再以別人的標準而活、不與情緒共舞及活在當下而非指責過去、擔憂未來等,來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Ref:
簡介:正念認知療法抗憂鬱症復發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of Mindfulness-Based-Cognitive Therapy: A Brief Review
Prevention of relapse/recurrence in major depression by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Replic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Differential Relapse Prevention Effects.
Treatment-resistant depressed patients show a good response to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to prevent relapse in recurrent depression.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as a treatment for chronic depression: a preliminary study.


2012/1/5 下午 01:14:04|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最新文章

推薦專題

健康飲食
健康的飲食法要顧全主要營養分之均衡及是否富含微營養素。我們若能遵照一些證明過的飲食法 (地中海飲食法、琉球飲食法),則不但營養會均衡充足,並能健康而愉快的過生活。

搜尋關鍵字

相關最新文章

歷史文章

Copyright 2009 © by ComeForHealth - CFH健康知識網 保留所有權利
CFH知識服務電話:(02)2763-6507 傳真:(02)2763-4929
This web site uses GIII Web Plus, th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SP.NET develo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