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3 月 28 日電子版 Nature Neuroscience 期刊的文章說,吃垃圾食物可以讓大鼠上癮。
這一個動物實驗的主持人是美國佛羅里達州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 研究機構的 Paul Kenny 教授。研究者把大鼠分成三組:第一組為飼料組,只餵食正常的飼料;第二組為限量美食組,餵食正常的飼料之外,每天有一小時供應不限量的美食;第三組為不限量美食組,供應飼料之外,每天有 23 小時供應不限量的美食。
老鼠的美食包括:培根、香腸、起司蛋糕、巧克力糖霜、和其他大鼠愛吃的高油、高熱量食物。研究者觀察 40 天的餵食期間內大鼠的體重、飲食習慣、行為和生理變化。
結果發現:
- 不限量美食組的大鼠,每天攝取的卡路里,是飼料組的兩倍;而且大鼠很快就變胖。
- 限量美食組的大鼠,平常不太吃飼料,等到美食來臨那一小時就暴飲暴食。
- 隨著時間的進展,吃美食的大鼠,漸漸進入類似上癮的狀態:
- 肥胖大鼠的腦部Dopamine D2 Receptor (多巴胺 D2 受體) 濃度下降。
- 大鼠達到過癮所需之一次美食的量,不斷上升。
- 已經上癮的大鼠,如果沒有美食時,寧願挨餓也不吃飼料。
- 利用電擊以阻止上癮的大鼠吃美食時,牠們不會懼怕,寧願忍痛仍然要吃。
多巴胺 D2 受體是大腦感覺快樂所需要的。過度的刺激 (例如使用毒品) 會使多巴胺 D2 受體關閉,因此之後需要更多的刺激品才能感覺到快感。多巴胺 D2 濃度的下降,使大鼠需要越來越多美食來解癮,導致更肥胖,形成惡性因果循環。
Paul Kenny 教授的大鼠實驗結果,對人類社會的情況是不是有啟發作用?目前美國已經有 2/3 的人口過重,1/3 的人口肥胖。是否應該將人類肥胖症看成不只是代謝病,而且是精神病症?並且改變我們治療肥胖症的方法?
有 95% 想藉著節食減肥的人失敗了,可見靠飲食減肥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但是把肥胖症當作像食物上癮來處理,也不見得就會好到哪裡去。根據統計,毒品上癮者戒毒成功之後,仍然有 40% 的病人會在日後恢復吸毒。但是從反方向來看,也有 5% 的肥胖症者,單靠自己的毅力,而非藥物,脫離了肥胖症。
這個大鼠實驗是把大鼠關在籠子裡。大鼠是處在孤獨、無法活動、沒有其他娛樂的悲慘狀態下。田野大鼠的生活和被關在籠子裡是和不一樣的。
以前有一個堪稱為典範,卻又充滿爭議性的大鼠實驗,是由加拿大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大學的 Bruce Alexander 教授所做的。他證明,如果把大鼠養在比較類似自然環境的鼠園裡,而不是悲慘的鼠籠裡,那麼大鼠就能和其他大鼠親密、社交、遊玩、取樂。在這個環境下,如果把有含嗎啡的飲水瓶 (嗎啡水有苦味,要加糖) 放在鼠園裡,大鼠捨純水,去喝嗎啡水而上癮的機會,遠比養在鼠籠裡的大鼠小。甚至於,如果將有些已被強迫喝嗎啡水而上癮的大鼠,放回鼠園,牠們比較會放棄有嗎啡的水,而去選擇純水,進而達成毒癮之降低。
或許人類社會的情況也有一點類似於 Alexander 教授的鼠籠鼠園實驗結果,例如:
- 生活在比較貧窮背景的人,沒有辦法享受到需要資源才能得到的快樂,垃圾食品很容易變成快樂的唯一來源;美國最窮的州,也往往是肥胖率最高的州,可為印證。
- 當卡崔娜水災過後發生過後,那些不幸失去住屋的人和沒有失去住屋的人相比,一年之後毒品上癮的發生率多出了 56%。
正常人類的生活,沒有關在籠子裡的大鼠悲慘;而且人類有理智知道不健康飲食的危險。
Ref:
Dopamine D2 receptors in addiction-like reward dysfunction and compulsive eating in obese rats.
Junk-Food Addiction is REAL: Health Blog
Can Eating Junk Food Really Be an Addiction?
Rats fat on junk food would rather starve than eat healthy, Scripps Florida study suggests
Rat Park
有一篇發表在 2010 年3 月 Cognitive, Affective & Behavioral Neuroscience 期刊的文章說,煩惱性的焦慮 (Anxiety) 有助於減輕憂鬱症 (Major Depression)。
這一個研究是由美國伊利諾大學的 Gregory A. Miller 和 Wendy Heller 兩位教授共同主持,研究者招收了一群有憂鬱症的病患,讓受試者描述印在紙上的一些詞彙的顏色。這些詞彙有的是有負面的意義,有的是中性的,或者是正面的。在受試者描述這些詞彙的顏色時,研究者同時用功能性核磁共振造影 (fMRI) 來分析受試者腦部不同部位的活動量。
四分之三的憂鬱症病人,同時具有其他的心理症狀。其中之ㄧ是焦慮症。焦慮症的病人容易罹患憂鬱症,而反之亦然。
Miller 和 Heller 兩位教授長期以來認為,焦慮症的病人應該再細分為兩種:一種是屬於驚恐 (Anxious Arousal) 型,他們時常會因為害怕而警覺,有時候會陷入恐慌;另外一類是煩惱 (Worry) 型,屬於經常憂慮、擔心。
這三種病症在 fMRI 掃描時,腦部活動有非常不同的表現:
- 憂鬱症的病人,右前額葉 (right frontal lobe) 比較活躍
- 驚恐型的焦慮症病人,右顳葉下的區域 (right inferior temporal lobe, 在右耳的後方) 會比較活躍
- 煩惱型的焦慮症病人,左前額葉 (left frontal lobe) 會比較活躍;這個區域聯結到產生語言的區域
這一篇文章說,當受試者在描述文字的顏色時,往往會受到文字意義的影響。例如,看到負面的字眼時,會產生憂鬱症或焦慮症的腦部造影。
研究者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同時有憂鬱症又有驚恐型焦慮症的病人,在讀到負面的字眼時,會加強右前額葉的活動,也就是說加強憂鬱症的傾向;但是有憂鬱症兼有煩惱型焦慮症的病人,不但右前額葉的活動沒有增加反而減少,也就是說煩惱本身反而降低憂鬱症的病情。
煩惱型焦慮症的病人,由於語言區的活躍,較能夠集中注意力,描述所看到詞彙的顏色,而不受這些詞彙的負面意義影響到情緒。而試驗的結果也證明,煩惱型焦慮症病人確實比驚恐型焦慮症病人,有比較好的能力去描述他們所看到的顏色。
研究者說,或許有點憂慮也是好事,它可以讓人更集中注意力、更能夠計畫;或許是當煩惱型的焦慮症病人,集中注意力在工作時,更能夠壓制其他的腦部功能,包括憂鬱。
Ref:
A Little Anxiety May Be Okay
Depressed? Fearful? It Might Help to Worry, Too
研究顯示:煩惱有助減輕憂鬱症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