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首頁醫學疾病類科醫學疾病類科最新消息最新消息保健專欄保健專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疾病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管理關於本站關於本站網站導覽網站導覽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May. 2011 腦、神經系統、精神科:
網路分享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種慢性疾病,最初表現在兒童期的特點是具多動、衝動、和/或缺乏注意力的特質,且持久又顯著地影響著孩子的日常生活。並非所有 ADHD 患者都兼具這三個特質,會各自有程度上的差別。這些症狀會影響學業、情緒、和社交互動。男孩的發生率較女孩多出 2-4 倍 (過動亞型者男女比約 4:1,注意力缺失亞型男女比約 2:1)。在美國,約影響了 3-10% 的學齡兒童。

長期的研究顯示,約有 70% 的 ADHD 兒童會延續其特質到成年,影響其就業及社交能力。研究也顯示若 ADHD 兒童接受適當地治療,將可減少其在學校與同儕相處、藥物濫用、整體行為、及教育等問題的困難度。

ADHD 症狀

醫學界發現有三種基本型的障礙:
  • 注意力不足為主:無法專注於工作或活動,在教室裡,孩子經常 ”精神恍惚” 和 “無法按部就班的做事”。
  • 過動或衝動為主:衝動行為和不適當地動來動去 (坐立不安、無法保持靜止) 或不安為主要問題。與注意力不足型的兒童相比,這類兒童往往成為 ”班級小丑” 或 “類惡魔”,常造成破壞性問題。
  • 組合型:屬於注意力不足和多動/衝動綜合型,組合性的 ADHD 是最常見的。

而對於 ADHD,專家們的想法仍在修正中,有些人認為 ”注意力不足” 是一種誤導,他們認為,ADHD 的人實際上是注意力太好,而非太少,他們的困難點是要如何調節他們的注意力到正確的焦點上,以及忽略不相關的細節,他們往往不知道如何調控而錯過了更大、更重要的視角。許多ADHD 患者無法轉移注意力到他們該做的其他事情上。例如,很難要一個孩子放下玩電腦遊戲而來吃飯。

在大多情況下,這些不正常的行為通常會在七歲左右被發現,雖然 ADHD 的診斷也偶爾會發現在青少年或年輕人。大約四分之一的 ADHD 患者有顯著的學習障礙,包括:口語表達、聽話技巧、閱讀理解、和數學能力。ADHD 的兒童通常會被人注意是由於他們情緒發展遲緩,通常會比同齡者延遲 30% 的成熟度;因此十歲的兒童行為看起來像七歲、二十歲的少年的反應像 14 歲的青少年。過動症狀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輕;但注意力不足的症狀,較不容易隨著年齡增長而有所改善,常一直維持到成年。

造成 ADHD的原因

科學界對於造成 ADHD 的成因,並未完全了解。目前研究中有提到的成因有五種:
  • 腦與神經生理:腦影像學研究顯示,ADHD 兒童的右側前額葉、前扣帶迴、基底核及小腦容量低於正常孩童。功能性腦部影像檢查顯示,在需要長時間專心或執行複雜指令的場合中,ADHD 孩童的前額葉及前扣帶迴無法發揮正常功能。另外,ADHD 患者常有腦內多巴胺 (dopamine)、正腎上腺素 (norepinephrine)、血清素 (serotonin) 含量異常及腦中多巴胺的接受器異常等現象。
  • 遺傳:有 20-32% 的 ADHD 孩童,其父母與手足也有相同症狀;另外,同卵雙胞胎共同出現比率高於異卵雙胞胎。
  • 環境毒物:常被提到的有人工添加物、糖、鉛中毒,或母親在產前有毒癮 (古柯鹼)、酗酒與吸菸等習慣所致,但對於此項說法,並未獲得科學界一致的肯定。
  • 藥物副作用:某些個案顯示使用癲癇症 (seizure disorder) 藥物時,常會產生不專注與過動情形。
  • 環境社會因素:通常不是直接因素,但此因素會加劇 ADHD 症狀的持續性與伴隨相關問題。

ADHD 診斷標準

DSM- IV(美國醫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 中對於 ADHD 的診斷標準為:
A. 在以下 (1) 或 (2) 兩種情況中,至少有一種成立

(1) 下列九項注意力缺乏症狀中,有六項或更多項出現,且症狀持續至少六個月,導致適應不良,且造成與其應有之發展程度不符合者,才稱為注意力缺乏 (inattention或Attention deficit)

注意力缺乏 inattention
  • 無法注意小細節或因粗心大意,因此課業、工作或其他活動上,常常發生錯誤
  • 做事或遊戲中難以維持注意力
  • 別人對他說話時似乎沒有在聽
  • 常沒辦法遵守指令,並且沒辦法完成課業、家事或工作職務 (但並非故意唱反調或不了解指令)
  • 缺乏組織自己的日常生活的能力
  • 對於需要持續使用腦力思考的事物常逃避、不喜歡或不願意做 (如學校課業)
  • 在學校或家裡常會弄丟工作或遊戲時所需要的東西 (如玩具、鉛筆、書、作業)
  • 容易因外來刺激吸引而分心
  • 容易忘記每日常規
(2) 下列九項過動-衝動症狀中,有出現六個或以上者,且症狀持續至少六個月,導致適應不良,且造成與其應有之發展程度不符合者,才稱為過動/衝動症 (hyperactivity/impulsivity)

過動 Hyperactivity
  • 在座位上手腳常動來動去、或不安地蠕動
  • 在需要乖乖坐好的場合,常離席或坐不住
  • 在不恰當的場所亂跑、跳或爬高 (若為青少年或成人,可能僅感到坐立不安)
  • 無法安靜地參與遊戲或休閒活動
  • 話過多
  • 常處於活躍狀態,或像馬達一樣動個不停
衝動 Impulsivity
  • 團體活動或遊戲時不能輪流等待
  • 問題還沒問完,就搶先回答
  • 常打斷或干擾別人,如打斷別人的遊戲
B. 有些過動/衝動或注意力不足的症狀,會在七歲前就出現
C. 某些症狀會在兩個以上或更多的情境下出現 (如學校或家裡)
D. 必須要在臨床上有顯著的證據,造成社交、學業或就業上的障礙
E. 需排除廣泛性發展障礙、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異常及情緒障礙 (如情緒異常、焦慮症、解離症或人格障礙)

根據這些量表,可以將 ADHD 分為三型
  • ADHD 組合型:在過去六個月滿足 (1) 和 (2) 這兩個條件
  • 主要是注意力不足型:在過去六個月符合 (1) 但不符合 (2) 
  • 主要是過動/衝動型:在過去六個月符合 (2) 但不符合 (1)

ADHD 的評估與治療

許多 ADHD 孩童,會同時有學習障礙、對立反抗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憂鬱症 (depression)、焦慮症 (anxiety)、躁鬱症 (bipolar disorder)、妥瑞氏症 (Tourette’s syndrome) 等精神疾患;且醫師臨床上常發現,原本以為有憂鬱症或學習障礙的孩子,其實同時患了 ADHD;有些甚至是因為 ADHD 才造成衍生出了憂鬱症狀或學習障礙。

評估一個孩子是否為 ADHD,涉及了全面的醫療、發展、教育及心理評估。除了解家族病史、與 ADHD 患者直接會談外,與孩童的家長及長期接觸的老師訪談,並填寫診斷標準是至關重要的;要全面了解過後,再共同決定治療方案以及如何行為控制及用藥。

ADHD 的管理與治療

多數專家認為,所有適合個別孩子的組合療法都應該要加以利用。對於 ADHD 的管理與治療,有以下方法:
  1. 家長自我教育:增加對 ADHD 的認知,並接受自己擁有一個 ADHD 孩童的事實。教養 ADHD 的孩童是個不知盡頭在哪的過程,需正面面對孩子的狀況,接受小兒精神科醫師的診斷及協助,用行為管理及搭配用藥方式幫助孩童;積極與老師討論孩子的狀況;並協助孩童了解自己的疾病與問題。
  2. 行為管理:行為管理已被證實對 ADHD 是有效的治療法,且越早訓練效果越好。行為修正療法包括社交技巧訓練、行為療法和家長培訓,此套療法亦適合於學校與教師使用。在家,父母往往難以全面觀察到孩子的不當行為,而保持 ADHD 孩子日常生活常規的一致性,是至關重要的,家長需有一定的程序與堅持,並且須與老師討論,處理的態度一致。行為管理法的執行:1. 訂定每日計劃;2. 將會干擾孩子的事物減到最低;3. 制定小且合理的目標,並找出其特殊才能,讓孩童盡其努力便可達成,協助獲得成功經驗,並因獲得鼓勵而增強;4. 交互使用關注與忽略技巧,當孩童出現不良行為時,儘可能不去注意或滿足他的要求,甚至轉而注意其他孩童。當孩童出現好行為時,則適度地注意及給予鼓勵讚美;5. 用溫和的處罰方式減少問題行為發生的機率,並讓孩童對自己的不良行為付出代價,如:減少遊戲時間、暫時隔離等。
  3. 學校教育策略:教師可和學生討論並建立班規,並以文字明顯地呈現在教室中;擬定適當的獎懲制度,如當小幫手、特殊的休息時間或小遊戲等;積極與家長溝通,並提供書面記錄給醫療人員及家長;尋求學校心理輔導老師協助,處理相關併發症如憂鬱、焦慮等進行心理輔導。學校可提供職業訓練課程或社團供學生找出適合自己興趣與培養工作能力。
  4. 心理治療 (Psychotherapy):心理治療團隊包含:心理諮商師、小兒精神科醫生、行為/語言兒科醫生,專業社工互相配合,提供兒童及家庭成員的心理輔導與建設。雖然心理輔導並未被證實可治療 ADHD 的核心症狀,但它可以幫助孩子更加了解這種疾病以及週遭人對他的衝擊,可能可以對於孩童的自尊、社交技巧或整體家庭有所幫助。
  5. 飲食:盡量減少咖啡因及精緻糖類的攝取。另外,ADHD 孩童常會有過度飲食或偏食的狀況,家長須注意其飲食內容及適度矯正。可適度補充魚油,少數研究指出,魚油可減輕就學兒童的 ADHD 症狀及改善他們的專注力。
  6. 規律的運動:已有許多研究指出,規律的運動能有效改善憂鬱、焦慮等症狀。也有研究指出,放學後若進行一小時運動,做功課時會較有專注力並減少不專心及過動的行為。
  7. 替代療法:包括特殊飲食法、視覺訓練、草藥、使用中量綜合維他命及其他營養補充品、運動、腦電生物反饋等,都被提倡用於治療 ADHD,但尚未經雙盲對照證實其效用。
  8. 藥物治療:對於 ADHD 的臨床藥物研究,最有名的就是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主導的獨立研究 MTA (Multimodal Treatment Study of Children with ADHD) 計畫。研究顯示在前兩年的治療期間持續以藥物加上行為治療,對於 ADHD 不但療效顯著,對於合併的問題行為及憂鬱、焦慮情緒的減低也有幫助。ADHD 常用的藥物有:
  • 中樞神經興奮劑為第一線用藥,其中包括 Methylpheniadate 類 (如 Ritalin 及 Concerta),此類藥物會阻斷 norepinephrine 及 dopamin 被再吸收到突觸前神經細胞,且增加這些單胺類被釋放到神經細胞外,而發揮其興奮作用。服藥的目的在使孩童能在學校靜下來專心唸書,增加其學習的機會。利它能 (Ritalin) 為一種短效性藥物,效用最多持續 4 小時,但此藥的副作用為頭暈、失眠、易復發及腸胃不適及食慾不振。若有復發現象或食慾不振,可考慮使用長效型的專思達 (Concerta),可持續 10-12 小時,以避免短效型藥物血中濃度忽高忽低的現象,減少復發機率及對食慾的影響。
  • 非中樞神經興奮劑,Atomoxetine (思銳-Strattera) 可選擇性阻斷正腎上腺素前體傳遞 (presynaptic norepinephrine)。已被美國 FDA 核准用於治療幼童及成人 ADHD,適合用於合併抽搐症 (tics) 或焦慮等情緒障礙,但作用時間較慢。此藥物最常見的副作用為頭痛、鼻炎和腹痛;高劑量時容易產生食慾減退和嗜睡,且 FDA 有提出警語,提醒服用Atomoxetine之幼童及青少年,可能會有自殺傾向。
  • 三環抗憂鬱劑 (imipramine and desipramine) 及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但副作用多且效果較中樞神經興奮劑差,所以做為二線用藥或病患合併憂鬱症時使用。
  • 其他藥物:對中樞神經興奮劑或抗憂鬱劑沒有反應或不適應者,可考慮使用 Clonidine。Clonidine 大多與中樞神經興奮劑配合使用,可用於穩定情緒、降低攻擊性及過度反應,其對有睡眠障礙及妥瑞氏症者有效。

Ref:
DSM - IV CRITERIA FOR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2011/5/26 下午 02:15:03|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亞斯伯格醫師 (Hans Asperger) 是維也納的小兒科醫師,自 1944 年起報導了一些與自閉症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 類似,具有社交互動困難 (social interaction deficit) 但又不同 (人格特質不同及認知能力較好) 的亞斯格症候群 (Asperger Syndrome,AS)案例。

雖然亞斯伯格醫師在 50 年前,即提出亞斯伯格症候群的概念,然而一直到 1994 年,第四版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 DSM-IV 及 1993 年世界衛生組織才正式承認亞斯伯格症候群,相關的研究也才逐漸增加。

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綜合症

自閉症,具有強烈自我中心及關閉一切與外界溝通的特質。DSM-Ⅳ(1994)使用廣泛性發展障礙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 一詞,來包含典型自閉症及其他類似自閉症兒童,亦通稱為泛自閉症障礙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其中包括:
  1. 典型自閉症:發生於三歲前,具有社會互動、溝通、想像性遊戲等三種障礙併存,並有定型的行為、興趣及活動。
  2. 亞斯伯格症 (Asperger syndrome)
  3. 雷特氏症 (Rett syndrome):是一種神經生理功能失調的發展性障礙。主要行為特徵是奇怪、刻板式反覆手指扭絞動作及其他身體怪異舉動。
  4. 兒童期崩解症 (childhood disintegrative disorder):大部分的小孩是在三到六歲之間發作。小孩在發病後,會逐漸喪失已習得的各式技巧,起先是失去情緒的控制,對週遭環境失去興趣,並有明顯地社交退縮行為。
  5. 廣泛性發展障礙非特定型(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not otherwise specified,PDD-NOS)或一般所稱的「非典型自閉症」(atypical autism)

亞斯伯格症候群(AS)屬於神經發展疾患,在語言使用及溝通技巧上有特殊障礙,以及具有重複性或限制性的思緒和行為。AS 個案和高功能自閉症個案 (IQ>70) 相比,其語言智商高於操作智商,嬰幼童時期在站立平衡及交叉直線前進上,低於高功能自閉兒。在兒童早期有更多的親暱行為(對父母的社會性反應),喜歡與人相處(對同伴的興趣),會與人分享興趣,有想像性遊戲,也有較好的溝通及社交能力,生理上有較多的左腦損傷。

亞斯柏格症的診斷標準

DSM-IV-TR (2000) 的亞斯柏格症診斷標準為:
1、    在社會性互動方面有質的缺陷,並至少具有下列二項:
  • 使用非口語行為有顯著地缺陷,如社會互動的姿勢、面部表情、視線接觸、身體姿勢等。
  • 無法發展與維持符合其年齡水準的同儕關係。
  • 缺乏主動尋求與他人互動,諸如分享喜悅、興趣、或活動的行為 (如很少拿自己感興趣的東西給別人看或指出來)。
  • 與人相處上,不容易有社會或情緒的互動。
2、    在行為、興趣、活動方面有重覆的、侷限的、刻板的形式,並至少具有下列一項:
  • 沈溺於一種或一種以上的刻板的、狹隘的興趣,其強度與焦點均與常人迥異。
  • 明顯地對特別的、非功能性的常規或儀式有異常的堅持。
  • 有刻板而重覆的動作 (如晃動手或手指、拍手,擺動身體等)。
  • 經常沉迷於東西的某一部分。
3、    臨床上有顯著的社會、職業或其他功能的障礙。
4、    無明顯語言發展遲緩的現象。
5、    與同年齡相比較,其認知發展、生活自理、適應行為 (非指社會互動)、對周遭事物的興趣,無明顯地發展落後之情形。
6、    此症並非精神分裂或其他類型的的廣泛性發展障礙。

造成亞斯柏格症的原因

科學界尚未明瞭其成因。一些研究表示,AS 兒童,其家族中初級或二級血親也常會有一些泛自閉症特徵,如冷漠、固執、生活舉止偏向固定模式、抗拒變化等,但科學界並沒有找到相關的遺傳因子及造成 AS 的基因。目前僅發現,嬰兒有發育不全 (如早產兒)、受高齡產婦或分娩過程的傷害、呼吸窘迫症、病毒感染、腦損傷等,則成為 AS 兒的機率較高。

確定的是,亞斯柏格症並非肇因於情緒創傷、被父母忽略或缺乏愛的感受。AS 是由於額葉及顳葉腦功能失調所造成的發展障礙。

AS 男孩與女孩的比例約4 : 1,但被轉介治療的男女比卻約為 10 : 1。主要是因為男孩在社交障礙的表現較為明顯,女孩似乎較能遵循社交活動的準則,並較能觀察及模仿其他孩子的行為,而掩蓋了其亞斯伯格的症狀。

各期亞斯伯格症狀

兒童期:父母往往是從幼兒園老師處,得知其子女與其他孩子互動異常,其症狀有:
  • 缺乏社交技巧:無法閱讀其他人的身體語言、不懂輪流說話、或無法順利與人交談
  • 討厭任何改變:如本來要去公園玩,但下雨不能去了、或睡太晚跳過早餐沒吃,AS 兒童無法理解
  • 似乎缺乏同情心
  • 無法識別不同語調、聲音大小所代表的意義,不能理解別人所說的笑話或諷刺的評論,僅從字面上解釋;同樣的,AS 兒童的說話方式,可能語調平淡、像在背書或唸稿
  • 眼神會故意閃躲,避免與人接觸或盯著別人
  • 不尋常的面部表情或姿勢
  • 對某些事物特別有興趣且全神貫注,如太空船的設備、天文學、昆蟲的名稱
  • 通常對有興趣的東西會講很多,常是單向的對話;想什麼通常會說出來。
  • 動作發育有延遲的現象,如使用湯匙、走路、丟球等;走路姿勢笨拙或手寫能力不好
  • 對某些事情高度敏感,如噪音、燈光、強烈的味道或東西的質地,感覺統合失調
青少年期:大部份兒童期的症狀會延續到青少年期。雖然 AS 青少年已經開始學習一些他所缺乏的社交技巧,但溝通上仍存在著困難:他們可能仍難以觀察、理解其他人的行為;他們會想要結交朋友,但可能會害羞或害怕與其他同儕接觸;他們會感覺到他們與別人不同;他們可能無法像他的年齡般成熟,容易因太過天真、信任別人而遭受到取笑或被欺負。而這些困難可能會造成 AS 青少年變得孤癖、社會隔離,並有憂鬱症、或焦慮症。

成年期:亞斯伯格症狀是終身的,雖然它會由於時間的焠鍊而穩定下來,並且改善。成年期通常比較能了解自己的長處與弱點。他們可以學習社交技巧,及運用一些方法去了解別人的表情所代表的含義。許多有亞斯伯格症狀的人能夠結婚生子,有些典型的亞斯伯格症狀,如注意細節以及興趣聚焦,是可以增加就學及職場上成功的機會。歷史上有一些具有亞斯伯格症狀的名人,如莫札特、愛因斯坦、居禮夫人等。

其他症狀:許多 AS 患者也會併存其他症狀。包括:
  •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 焦慮症 (Anxiety disorder)
  • 憂鬱症 (Depression),尤其是青少年
  • 非語言學習障礙 (Nonverbal learning disorder)
  • 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
  • 社會焦慮症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亞斯柏格症的診斷

醫生會透過詢問病史來了解孩子的發展,包括動作發展、語言、特殊興趣、及社交互動狀況,還會詢問母親在懷孕過程以及家族醫療史。另外,會安排專科進行測試,包括:
  • 心理評估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智力和學習型態評估。一般會測定智商、運動表現、及性格評估,看是否有對單一對象或主題沉迷的現象。
  • 溝通能力評估 (Communication assessment):評估說話以及正式語言能力。此項評估可了解孩童們是否能理解以及使用語言來做有效的溝通。醫生也會測試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和使用非字面語言的能力,如是否了解比喻以及是否有幽默感,也會分析孩子說話的音量、重音、及音調變化。
  • 精神檢查 (Psychiatric examination):檢查孩子的家庭以及同儕關係、對新環境的反應、是否有了解別人的感受的能力,以及是否能理解嘲笑、諷刺等表達方式。醫生可能會觀察孩子在家以及學校的表現,並且評估是否有其他症狀,如強迫症和憂鬱症。

亞斯柏格症的治療


主要以改善症狀和機能為基礎,多採行為治療,針對特定障礙,進行:溝通技巧訓練、引導並紓緩強迫性或重複性行為的訓練、及肢體靈活性的訓練。若同時有其他症狀必需處理,如注意力缺失過動症、憂鬱症等,可能要搭配藥物治療或其他輔助方法。專家一致認為,越早介入越好,多數個案會隨療程而有所進步。然而,溝通、社會適應、與獨立生活等方面的障礙仍可能存在,甚至持續到成年。有些學者及亞斯伯格症患者主張,改變社會大眾對這些症狀的觀點,定義亞斯柏格症為一種「差異」,而非急需治療的缺陷或障礙。

在家中, 父母可透過訂定規範及制定日常生活行程表,讓孩童清楚知道有那些事情要做,先後順序以及了解有多少時間可以利用。另外可使用:
  • 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來教導孩童如何理解他人的行為。
  • 對於動作笨拙的孩童,常帶他們一起運動、曬太陽、或參加專家設計的復健課程。
  • 對聲音、觸覺敏感的孩童,可多做一些感覺統合訓練,讓他們大量接觸各種聲音、觸感、質地、味道。也讓他們到各種不同的場所,實際去累積生活體驗、動手操作,並從中淡化他們對於新事物的排斥感。
  • 關注孩子的長處,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興趣,但要注意時間規劃。
  • 隨時掌握並瞭解孩子在教室中正在發生的事情,並且積極與老師溝通。

在學校,可提供一些特別的教學方案來找出孩童的需求,以利於發揮他們特有才藝,包括:
  • 提供職能訓練,以及鼓勵孩童發揮其特殊興趣及天賦
  • 提供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並積極與家長聯絡
  • 教導其他學生尊重多樣性以及同情心
  • 利用社會性故事幫助孩子擷取線索,了解他人在特定情境下的反應;用其他同學的表現當作參考範例,教導如何開始遊戲、如何繼續、和如何結束遊戲,以及如何在遊戲中保持彈性合作和與人分享,並鼓勵孩子參加合作性遊戲、發展友誼,並且讓他知道除了老師之外還有其他同學可以求助
  • 成立社交技巧學習小組,這些小組可以提供機會,讓孩子得以學習和練習某些進階的社會互動的能力 (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 製作教材,利用圖片或錄影帶的方式,先讓孩子可以解讀別人的情緒,也教導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鼓勵孩子在行動和說話前,先停下來想一想別人可能會有的感受,再決定如何行動

Ref:
NINDS Asperger Syndrome Information Page
Asperger's Syndrome - Treatment Overview
Aspergers Disorder and How It’s Different from Autism
Asperger's Syndrome and Your Child



2011/5/12 上午 10:26:03|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最新文章

推薦專題

健康飲食
健康的飲食法要顧全主要營養分之均衡及是否富含微營養素。我們若能遵照一些證明過的飲食法 (地中海飲食法、琉球飲食法),則不但營養會均衡充足,並能健康而愉快的過生活。

搜尋關鍵字

相關最新文章

歷史文章

Copyright 2009 © by ComeForHealth - CFH健康知識網 保留所有權利
CFH知識服務電話:(02)2763-6507 傳真:(02)2763-4929
This web site uses GIII Web Plus, th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SP.NET develo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