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首頁醫學疾病類科醫學疾病類科最新消息最新消息保健專欄保健專欄營養成分營養成分疾病自我管理疾病自我管理關於本站關於本站網站導覽網站導覽免責聲明免責聲明
:八月 2014 腦、神經系統、精神科:
網路分享  
 一般悲傷只是暫時,但是憂鬱症往往可以長達幾個月之久,少數人會一生反覆發作。發生時患者處於被憂鬱、焦躁、或空虛折磨,對於以前喜歡的活動 (包括性欲) 失去興趣,而且常常伴隨著生理上的症狀。患者有可能因為受不了痛苦而有自殺念頭。輕度至中度的患者可能只需要經過幫助自己 (例如運動、接觸綠地、傾訴或寫信、參加活動),或採用心理治療就可以奏效。中度至重度則往往受益於使用抗憂鬱藥物,有些嚴重患者可能需用電痙攣治療法。但是單用抗憂鬱藥,而缺乏生活改變及心理治療配合,長期對病情不利。

什麼是憂鬱症?
 
憂鬱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重性抑鬱狀態、單相抑鬱症、臨床抑鬱症) 和一般的悲傷不同。悲傷只是暫時的反應,憂鬱症往往可以長達幾個月甚至於幾年之久,而且常常伴隨著生理上的症狀。憂鬱症涉及身體、情緒、和思想。它會影響患者的飲食和睡眠、對自己的感覺以及看待事情的方式。憂鬱症不是個人軟弱的標誌或是可以透過希望或意志克服的狀況,不能僅僅透過「振作精神」得到好轉。
 
憂鬱症的發生率
 
憂鬱症是人類主要的心理疾病之一,憂鬱症罹患率增加迅速,世界衛生組織預估到 2020 年,全球十大「疾病與傷害」當中,憂鬱症將排名第二,僅次於冠狀動脈心臟病。
 
不同國家的發病率不同。根據 2002 年的資料:一生中的發病率,在日本是 3%,美國是 17%,大多數的國家是在 8%~12% 之間。在北美洲一年中發生憂鬱症的機率,男性為 3%~5%,女性為 8%~10%。
 
美國 CDC 的 2012 年報告說:在一年內,9.5% 的美國人口,或是相當於2090萬的美國成年人患有憂鬱疾病。不僅經濟成本很高,人類痛苦的代價更是無法估計。
 
一項中研院的研究報告說:台灣地區常見精神疾病 (包括憂鬱症和焦慮症) 的盛行率,自 1990 年的 11.5% 上升至 2010年的 23.8%;並且發現此盛行率與失業率、離婚率、及自殺率有正相關性。
 
憂鬱症最容易在 30~40 歲發作,但是 50~60 歲之間又是另外一個發病機率的高峰。多數憂鬱疾病的患者不尋求治療。
 
大約有 3.4% 的憂鬱症者會自殺。而自殺者之中,患有憂鬱症、或其他心理障礙者,高達 60%。
 
憂鬱症的類型 (依症狀分類)
  • 重鬱症是幾種症狀的結合,會干擾工作、學習、睡眠、飲食以及享受過去喜歡活動的能力。重鬱症發作可能一生只出現一次,但是通常會在一生中出現多次。
  • 輕鬱症是較不嚴重的憂鬱症,包括不會喪失能力的長期慢性症狀,但是個人無法正常發揮功能或是感覺良好。許多輕鬱症症患者在某些時候,也會經歷重鬱症發作。
  • 躁鬱症,亦稱為躁狂憂鬱症。躁鬱症較少發生,其特點是週期性的情緒變化:嚴重的高潮(躁狂)和低潮(憂鬱)。有時情緒轉變驚人且迅速,但是多數時候是漸進交替。處於憂鬱週期時,患者會表現出任何或是所有的憂鬱症症狀。處於躁狂週期時,患者可能會過於活躍,多話,並有大量精力。躁狂通常會影響思考、判斷以及導致嚴重問題和尷尬的社會行為。例如,患者在躁狂期可能會充滿一些不明智的商業決策和瘋狂爛漫的計畫。躁狂症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惡化成精神病。(請參閱本網站的 「簡介:躁鬱症」)
  • 產後憂鬱症:ICD-10定義為產後的輕度心理和行為障礙,且不能歸為其他類別。指女性在分娩後體驗到的強烈的、持續的、有時有功能損傷的憂鬱障礙。產後憂鬱症在新媽媽中的發生率為10-15%,一般在分娩後三個月內發作,持續三個月。(請參閱本網站的 「簡介:產後憂鬱症」)
  • 季節性情緒失調:一種憂鬱症的形式,它通常在秋季或冬季發作,在春季緩解。診斷要求患者在至少兩年裡,至少在寒冷季節發作兩次,且在其他時節從未發作。
憂鬱和躁狂的症狀
 
並不是每個憂鬱或躁狂患者都出現所有症狀。嚴重程度因人而異,隨著時間變化。

憂鬱
  • 長期處於極其憂鬱、焦躁、或空虛。認為自己的人生無價值、極度的罪惡感、懊悔感、無助感、絕望感和自暴自棄。
  • 有死亡或是自殺的想法,或意圖自殺。
  • 不安或易怒。
  • 精力減退,感覺疲乏或變得「遲緩」。
  • 對於以前喜歡的活動 (包括性欲) 失去興趣或樂趣。
  • 感到難以集中注意力和記憶力減退。
  • 失眠、早醒、或是嗜睡。
  • 食欲和(或)體重下降,或是暴飲暴食和體重增加。
  • 對治療無反應的持續性身體症狀,例如頭痛、消化功能失調和慢性疼痛。
 躁狂
  • 心情過好,過於愉悅。
  • 極度易怒。
  • 需要很少睡眠。性欲旺盛。精力顯著增加。
  • 多話。思緒洶湧。誇大的想法。判斷力差。不適當的社會行為。
憂鬱症的成因
  • 躁鬱症可能和遺傳有關:某些患者的基因構成和沒有患病的人不同,但是並非所有具有這種可導致躁鬱症的基因的人都會患病,其他因素或壓力可能與發病有關。
  • 重鬱症似乎也會一代接一代發生:一項瑞典的研究估計了憂鬱症的遺傳幾率,對女性來說大約為40%,對男性約為30%。但是,它也可能在沒有重鬱症家族史的個人中出現。無論是否遺傳,重鬱症通常與大腦結構或是功能的變化有關。
  • 個性上自尊低、一貫悲觀的看待自己和世界、或是容易被壓力擊倒的人,較容易產生憂鬱症。
  • 很多憂鬱症的患者說,生活上的某些刺激、或傷害、或個人的損失,是他們的初次憂鬱症的導火線。
  • 憂鬱症也有可能和內分泌有關,因為憂鬱症發作的風險在青春期之後、懷孕期間會增加,而在更年期之後會降低。
  • 中風、心臟病發作、癌症、帕金森氏症、和荷爾蒙失調,可以導致憂鬱症,使患者變得冷漠,不再關心自己的生理需求。
  • 憂鬱症也可能和生活節奏紊亂有關,例如不正常的睡眠週期會增加憂鬱症的機率。
  • 遺傳、心理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導致了憂鬱症的早期發作。反覆發作之後,常常只需要輕微的壓力,或許根本不需要壓力就會發病。
憂鬱症的性別與年齡

女性憂鬱症

女性發生憂鬱症的頻率是男性的兩倍左右。荷爾蒙因素可能導致婦女較高的憂鬱症患病率,尤其是:月經週期的變化、懷孕、流產、產後期、更年期前期和更年期。婦女也面臨更多壓力,例如對工作和家庭的責任、單親家庭以及照顧孩子和年邁的父母。
 
許多婦女在產後變得特別脆弱,荷爾蒙和身體的變化以及對新生命增加的責任感,可能是導致一些婦女產後憂鬱的因素。雖然短暫的「憂鬱」在新媽媽中常見,但是完全的憂鬱症發作並非正常現象,需要積極介入治療。治療以及來自家庭的支持,可以幫助她們恢復身體和心理健康, 以及照顧和享受新生兒帶來之樂趣的能力。

男性憂鬱症

雖然男性較不易罹患憂鬱症,但是在美國也有三到四百萬男性受到此種疾病的困擾。男性更不願意承認患有憂鬱症,被懷疑有病的可能性也較低。雖然更多女性嘗試自殺,但是男性自殺率是女性的四倍。70歲後男性自殺率上升,在85歲達到頂峰。
 
男性憂鬱症往往被酒精或藥物,或是被社會接受的長時間工作的習慣所掩蓋。憂鬱症在男性中的典型表現不僅是絕望和無助,而且會變得急躁、憤怒和沮喪;因此憂鬱症在男性更不易識別。家人的鼓勵和支持可以使之改觀。職場員工協助專業人員或職場心理健康組織可以幫助男性理解並接受其憂鬱症。
 
老年憂鬱症
 
多數老年人很滿意他們的生活。可是有時候,即使憂鬱症已經發展,它可能被視為老化的正常現象而不受理會。當老年人去看醫生時,通常會描述身體症狀,而不願意談論絕望、悲傷、對一般娛樂活動喪失興趣,或是損失過後極長時間的悲痛心情。
 
有些症狀是老年人服用身體問題的藥物所引起的副作用,或可能是由一種同時發生的疾病所引起的。如果被診斷為憂鬱症,藥物和/或心理治療有助於患者重拾快樂充實的生活。最近的研究顯示,短暫的心理治療在減少患有身體疾病的老年人的短期憂鬱症症狀上卓有成效。心理治療對於不能或不願吃藥的老年憂鬱症患者也有療效。
 
兒童憂鬱症
 
在過去二十年,人們才開始嚴肅對待兒童憂鬱症。憂鬱的孩子可能假裝生病、拒絕去上學、纏著父母、或擔心父母可能死亡。年齡較大的兒童可能會生悶氣、在學校闖禍、變得消極、不高興以及感覺被人誤解。因為兒童各階段的正常行為各不相同,所以很難判斷兒童只是在經歷一個過渡「階段」還是患有憂鬱症。
 
醫生可能會建議由專門治療兒童的精神病醫生對兒童進行評估,如果需要治療,醫生可能會建議另一位治療師,通常是社會工作者或是心理學家提供治療,然而如果需要,精神病醫生可能會監督服藥。
 
憂鬱症的生理變化

大多數已知的抗憂鬱藥會增加一種或多種單胺類神經遞質大腦神經元之間(突觸)的水準。單胺類神經遞質包括: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和多巴胺。一種神經遞質的減少對應著一些憂鬱症的徵狀。當血清素水準降低時,會造成正腎上腺素水準降低,而正腎上腺素水準降低會使人產生憂鬱的感覺。
 
重性憂鬱障礙可能與海馬體(大腦中的情緒與記憶中心)的神經發生有關。有些患者身的海馬體神經元減少,這有可能造成了記憶力受損和心境憂鬱。
 
重性憂鬱障礙可能還與過分活躍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有關。患者 HPA 軸的活動與神經-內分泌系統對應激的反應類似。研究顯示患者的 cortisol 皮質醇水準上升、腦垂體和腎上腺增大,提示內分泌系統的紊亂可能在憂鬱症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憂鬱症的併發疾病
 
憂鬱症經常和壓力、焦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病同時發作。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患者並發憂鬱症。憂鬱症和疼痛也經常同時發作。憂鬱症會造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增加1.5-2倍。
 
診斷評估與治療 
 
某些藥物以及一些醫療狀況,例如病毒感染,有可能引起一些與憂鬱症類似的症狀,醫生應該透過檢查、面談和化驗來排除這些可能性。如果憂鬱症的身體原因被排除,應該由醫生進行心理評估,或轉診給精神病醫生或心理學家。
 
良好的診斷評估包括完整的症狀史:例如症狀什麼時候開始?持續多久?有多嚴重?以前有過這些症狀嗎?如果有,這些症狀是否接受過治療以及什麼治療?此外,應該包括其他家人是否患有憂鬱疾病,及他們可能接受過什麼治療以及哪些治療對他們有效。
 
治療的選擇取決於評估結果,包括是否罹患及病情輕重 (請參閱本網站的 「簡介:憂鬱症的診斷標準」)。有多種抗憂鬱藥物和心理治療可用於治療憂鬱症。病情較輕的患者可能只採用心理治療就可以奏效。中度至重度患者往往受益於抗憂鬱藥物。大多數患者更適合接受綜合療法:以藥物快速的緩解症狀,並以心理治療加強後效。
 
電痙攣治療(ECT)對於一些重鬱症患者或是有生命危險或不能接受抗憂鬱藥物的患者特別有用。治療前給予肌肉鬆弛劑,在短暫的麻醉下進行。電極在頭部電脈衝會引起大腦內短暫(大約30秒)驚厥。通常每週至少需要進行三次。
 
新的研究發現,經顱磁刺激療法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及經顱直流電刺激療法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 可能帶給憂鬱症患者簡易、低副作用、長期有效的幫助,或許是治療憂鬱症的新曙光。(請參閱本網站的 「治憂鬱症新曙光:輕度磁或電刺激」)
 
藥物治療
  • 有幾類的抗憂鬱藥物可用於治療憂鬱症。包括新的藥物——主要是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三環類抗憂鬱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MAOI)、或者正腎上腺素再吸收抑制劑(NRIs)。感到能量喪失和生活無趣的病人應選擇能提高多巴胺和正腎上腺素水準的藥物。
  • 有時候醫生會進行多種嘗試,找到最有效的藥物或藥物組合。有時候必須增加劑量才會有療效。雖然前幾週會有一些效果,但是必須定期服用抗憂鬱藥物 3 到 4 週(在某些情況下多達 8 週),才會達到完全的治療效果。
  • 患者通常過早停止用藥。他們可能覺得已經好轉,或是他們認為藥物沒有幫助。在藥物發揮作用之前堅持服藥很重要,雖然副作用可能在療效出現之前發生。
  • 一旦患者感覺好轉,持續用藥至少 4 到 9 個月以防止憂鬱症復發是很重要的。有些藥物必須逐漸停止,讓身體有適應時間。
  • 躁鬱症或是慢性憂鬱症患者可能需要終生用藥。
  • 抗憂鬱藥物不會上癮。各種藥物未諮詢醫生不得混合使用。
  • 抗焦慮藥或鎮靜劑有時會和抗憂鬱藥一起開立,但單獨使用時對憂鬱症沒有療效。
  • 鋰在多年來用於治療躁鬱症,可以有效消除這類疾病的情緒波動。它的使用必須仔細監督,因為這種藥物的有效劑量和毒性劑量的差距很小。如果患有甲狀腺、腎臟或心臟病或癲癇,並不建議使用鋰。
心理治療
  • 對於兒童和 18 歲以下青少年,只有在結合心理治療(例如認知行為療法,人際關係療法或家庭療法)的情況下才可以給予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對老年患者有效。成功的心理治療不但可以減少憂鬱症的復發,並且在治療終止後仍然能維持效果。
  • 人際關係療法專注於可能造成憂鬱症的社會和人際關係因素。這項治療可以培養社交能力以使得患者更易與人溝通,進而減少壓力。
  • 研究最多的心理治療是認知行為療法:幫助患者改變與憂鬱症相關的消極思維和行為模式。1996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即使在中度至重度的憂鬱症,認知行為療法與抗憂鬱藥一樣有效。儘管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這種療法對嚴重的憂鬱發作有效。研究顯示,認知行為療法在治療青少年患者的成功之處:更多理性思維,更少的絕望、消極思維、認知扭曲。最值得注意的認知行為療法的變體,是理性情緒行為療法和最近的正念認知療法 (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 MBCT)、接受與致力療法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請參閱本網站的 「簡介:正念認知療法抗憂鬱症復發」及「正念認知療法抗憂鬱症:臨床實證」)
感到憂鬱或有憂鬱症時如何幫助自己
 
憂鬱症使人感到疲倦、無用、無助和絕望。這些消極想法和感覺使一些人想要放棄。認識到這些消極看法屬於憂鬱症的一部分,通常不能準確反映實際情況是很重要的。隨著治療開始發揮效果,這些消極想法會隨之消失。在此期間:
  • 養成運動的習慣。例如每周三次以上,每次 30 分鐘的快走、或有氧運動。(請參閱本網站的 「運動對抗憂鬱症,長期比西藥有效」)
  • 練習瑜珈或打坐讓自己覺知到自己的身體、頭腦和精神,讓自己的身心放鬆。
  • 儘量外出,去野外活動,或在庭園農作。要提醒自己,外面有一個綠地世界。
  • 即使在室內,鮮花、日光、新鮮的空氣、和明亮的色彩,都能幫助減輕憂鬱症。
  • 確定有平衡的飲食,主要食物來源應該是︰充足的新鮮蔬果、複合醣類、好的油質 (包含 Omega-3) 、和適量蛋白質。(一篇 2009 年西班牙的報告說:最靠近地中海型飲食的 1/4 參與者的憂鬱症患病率,比飲食最偏離地中海型的 1/4 參與者,低了 30% 以上。) (請參閱本網站的 「地中海型飲食法可以減少憂鬱症」及「Omega-3可改善憂鬱症」)
  • 建立合理的起居時間,三餐定時,避免熬夜。
  • 培養新的嗜好,例如烹飪、歌唱、跳舞、或運動;藉此結交新朋友,也可以自娛。
  • 針對憂鬱症設立實際的目標,並承擔適量的責任。
  • 幫自己設立生活的目標,將大型任務劃分成一些小任務,設定一些重點,做您能力所及的事情。
  • 嘗試與他人傾訴,這通常會比獨處和隱瞞更有好處。多和別人說話、或寫信。
  • 讓您的家人和朋友幫助您。
  • 參加可能讓您感覺更好的活動。看場電影、球賽或是參加宗教、社交或是其他可能有幫助的活動。
  • 對別人感恩,或去做志工或義工,幫助別人往往可以讓你看到自己的價值,感受和別人的連結。回想別人對你的恩惠,去表達謝意,也會有類似的效果。
  • 練習大笑,開始時很困難,多練習後會弄假成真
  • 相信自己的憂鬱症遲早會消失,但不是立刻。感覺好轉需要時間,人們很少可以「立即擺脫」憂鬱症。但是他們的感覺可以一天比一天變好。
  • 請記住,積極的想法可以取代消極的想法,消極想法只是憂鬱症的一部分,會隨著您的憂鬱症對治療起反應而消失。
  • 在憂鬱症緩解之前,延遲重要決定是很明智的。在做出換工作、結婚或是離婚等重大決定之前, 最好和其他瞭解您而且能夠更客觀看待您狀況的人協商。
     
家庭和朋友可以如何幫助憂鬱症患者 (請參閱本網站的 「如何拉回自殺邊緣的憂鬱病人」)
 
最重要之事,就是幫助他或她得到適當的診斷和治療。 這可能包括鼓勵患者在症狀減輕(幾週)之前保持治療,或是在症狀沒有改善時尋求不同的治療。有時候,可能需要預約和陪伴憂鬱症患者去看醫生。這可能也意味著檢查憂鬱症患者是否服藥。應該鼓勵憂鬱症患者在用藥期間遵守醫生關於飲酒的規定。
 
第二件重要的事情,是提供情感支援,包括理解、耐心、愛心和鼓勵。與患者交談並仔細傾聽患者。不要忽視情感表達,但是要指出實際情況並給予希望。患者如有提起關於自殺的言論,須向患者的醫生報告。邀請憂鬱症患者散步、郊遊、看電影、體育、宗教或是文化活動以及一些曾經獲得樂趣的活動。如果您的邀請被拒絕,要溫和地再接再厲鼓勵患者參加,但是不要讓憂鬱症患者過快地承擔太多。
 
不要指責憂鬱症患者裝病或是懶惰,或是期待他或她「立即擺脫」。要不斷鼓勵憂鬱症患者:隨著時間和幫助,他或她將會好起來。
 
憂鬱症的預後
  • 無論是否接受治療,憂鬱症通常會隨著時間而緩解。
  • 憂鬱症發作一次的持續時間的中位數是23周,而很多病人在三個月內就恢復了。
  • 大約一半病人康復後不再復發,35%會再發作一次,15% 的人變成慢性反覆發作。
抗憂鬱藥的利與弊
 
抗憂鬱藥,對中度和輕度的憂鬱症病人是否有幫助,是否應該由生活改變及心理治療取代,一直是個爭議。(請參閱本網站的 「爭論:輕中度憂鬱症應該靠吃藥嗎?」)
 
除了副作用之外,使用抗憂鬱藥還有三個令人擔憂的潛在危險,一個是它可能會增加憂鬱症患者的總死亡率 (由於會增加 24 歲以下患者的自殺風險,2007 年,美國要求在 SSRIs 和其他抗憂鬱藥上加上黑框警告);其二是它可能會使採用憂鬱藥的病人,在痊癒後更容易復發;三是它可能會增加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請參閱本網站的「爭論:抗憂鬱藥是利是弊?怎麼吃?」)
 
結語:目前憂鬱症的醫療困境、自助的重要性
 
目前全世界各國,無論是在窮國家、西方國家、或台灣,政府在對精神與身體疾病提供的醫療服務,兩者之間相差很大。多數的精神疾病,仍欠缺被認識、發現及有效治療,例如英國只有不到1/3的精神病患獲得治療。在憂鬱症治療方面,又因為醫院沒有足夠數目的諮詢專家和治療師,以至於醫生常常只好單單不斷的開抗憂鬱藥給病人,抗憂鬱藥變成是絕大多數憂鬱症病人的第一線治療,也幾乎是唯一治療,其結果是,例如目前在美國有 1/10 的人口在長期使用抗憂鬱藥。而由於病人缺乏配合生活改變及心理治療,病情也就難有起色,長期更對病情不利。
 
所以,感到憂鬱或有憂鬱症但不嚴重時,可以先幫助自己,不必急著接受吃藥的安排。首先,認識到 “自己的消極看法是屬於憂鬱症的一部分,通常不能準確反映實際情況” 是很重要的。同時,在此期間內,努力自救:運動和接近綠地是兩個非常有效的辦法;出去社交、當志工、尋找親友支持、或利用本文章所列出的其他方法 (見 “感到憂鬱或有憂鬱症時如何幫助自己” 一節),都可能讓你找到一個突破口,幫助你走出憂鬱。痊癒後,也要繼續努力多方面幫助自己,以防憂鬱復發。
 

 
Ref:
 
本網站文章引用
 
 
 
2014/8/17 下午 09:53:57| CFH 編輯部| 回應 0 則


最新文章

推薦專題

健康飲食
健康的飲食法要顧全主要營養分之均衡及是否富含微營養素。我們若能遵照一些證明過的飲食法 (地中海飲食法、琉球飲食法),則不但營養會均衡充足,並能健康而愉快的過生活。

搜尋關鍵字

相關最新文章

歷史文章

Copyright 2009 © by ComeForHealth - CFH健康知識網 保留所有權利
CFH知識服務電話:(02)2763-6507 傳真:(02)2763-4929
This web site uses GIII Web Plus, the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for ASP.NET develo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