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指出目前人類最大的疾病原因,那可能就是 “壓力”。有一個估計說,人類百分之七十的疾病和 “壓力” 有關。現代多數人,有對過去太多的不滿,又有對將來太多的慾求,以至於無時無刻不在焦慮之中、無法放下。不但是名譽、金錢、享樂上的慾求已成為病態,甚至連過度地慾求健康、恐懼疾病也一樣能成為壓力的來源,反而造成身心損害。由大腦想像來的壓力,早已經超過了周遭事實上所發生的壓力,大腦成為是人類最大的病源。
壓力的定義
原本我們可以把 ”壓力” 的來去,描述為:因為有心理緊張、外來事件、醫學原因、環境等壓力源的發生,打亂了身心健康的動態平衡狀態 (homeostasis),而身體利用 “作戰或逃跑 (fight-or-flight)” 反應,試圖在對抗這些負面因子的同時,將身體帶回本來的平衡狀態。
但是在近代,隨著 ”壓力” 這個名詞被日常廣泛使用後,它本身的定義也越來越難以被釐清。甚至於連 ”壓力” 指的是這些負面影響的原因、結果、還是其過程,也變成混淆不清。
本來,壓力對身體的影響不一定是負面的,壓力可以是造就奮鬥、成功的 “良性壓力 (Eustress)”,也可以變成是失控了的 “苦難 (Distress)” 。但是在一般人日常用語上,”壓力” 通常是泛指外來或內在的,對心理或身體健康有害的壓力源。所以為了和日常用語同步,近代的神經學者把 ”壓力” 負面地定義為,只有當身體的反應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對付這些壓力源時,”壓力” 才算成立。
近代研究也發現,不像動物遇上危險時,慣用 “作戰或逃跑” 反應,人類在遇上社會壓力、人際衝突時,也很可能會使用 “溫柔且友善 (tender and friendly)” 的方式,企圖先暫時避開衝突、或化敵為友。
常見的壓力源
現代人的最主要壓力源已經不是猛獸和天災,而是生活、人際、情緒等問題。壓力的來源很廣,分類如下
- 感官不悅,如:疼痛、亮光、噪音、溫度等來自感官的不舒服感
- 環境欠佳,如:食物、空氣、水質、住房、交通等條件惡劣
- 健康不良,如:生病、體弱、行動不便、失禁、性無能、肥胖等障礙
- 生活困難,如:貧困、失業、酗酒、睡眠、考試、期限等困頓
- 人際問題,如:衝突、欺騙、分手、歧視、出生、死亡、結婚、離婚等變故
- 負面心理,如:不滿、慾望、嫉妒等雜念或情緒;及愧疚、絕望等創傷
- 心理疾病,如:憂鬱、強迫、焦慮、恐懼等疾病
- 成長厄運,如:產前母親暴露於壓力、幼時缺乏依靠、遭受性虐待等不幸
其中:健康不良、生活困難、人際問題這三類壓力源,對一般人來說常常是長期、揮之不去的,它們會帶來身心苦難 (見附件:Holmes and Rahe Stress Scale壓力評量表);身體疾病及憂鬱、強迫、焦慮、恐懼等心理疾病,和 “壓力” 之間常是互為因果;不滿、慾望、嫉妒等負面心理有關的雜念或情緒,不幸地能佔據每天心理活動的大部分空間;幼時成長厄運帶來腦部損傷,則是一生難以療癒。
身體企圖適應壓力、回歸到平衡狀態的方法
身體適應壓力的方法,主要是利用
- 神經傳導物 (Neurotransmitters)
- 自律神經系統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 內分泌系統 (Endocrine system)
1. 神經傳導物
神經傳導物 (Neurotransmitters,是化學小分子,合成於神經元內) 被神經元釋放到突觸裂縫時,會造成神經元之間的溝通,因而造成思維、行為等身體功能。
2. 自律神經系統: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的作用
自律神經系統 (Autononic Nervous system) 是中央神經系統的一部份,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兩個系統。
當面對一種情境,心理感受到其危險性時,交感神經系統 (Sympathetic) 會準備讓身體進入 “作戰或逃跑” (fight or flight) 的緊急狀況。它可選擇性地促進某些戰鬥用的生理功能 (包括:使眼睛瞳孔擴大、增加橫紋肌收縮力、鬆弛支氣管、增加心跳速度和血壓、促使肝臟釋出葡萄糖、增加汗腺排汗、興奮腎上腺),而壓制非急需生理功能 (包括:抑制唾液腺分泌、抑制消化腺分泌、收縮皮膚血管、降低腎臟過濾功能、抑制膀胱排尿),以確保面對危險時能成功地戰勝或逃離。
當危險不再出現時,副交感神經系統 (Parasympathetic) 致力於恢復平衡。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主要的是平衡或對抗交感神經,其功能包括:使瞳孔縮小、增加唾液和消化腺分泌、降低心跳及血壓、擴張皮膚血管、降低橫紋肌收縮力、縮收支氣管、刺激膀胱肌肉排尿等。
3. 內分泌系統
長期性面對壓力的生理反應是由內分泌系統來執行,其中最重要也是最被了解的,就是下視丘-腦垂腺-腎上腺軸 (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HPA 軸)。下圖是 HPA 軸 (取自http://en.wikipedia.org/wiki/File:Basic_HPA_Axis.jpeg) :
HPA 軸是神經內分泌系統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參與控制、應付許多身體的或外來的緊急狀況。HPA 軸調節許多身體活動,包括消化、內分泌、免疫系統、情緒、及能量貯存和消耗等。HPA 軸神經內分泌系統包括:
- 下視丘 (Hypothalamus) :當腦部各區意會到壓力時,會通知下視丘,它可以分泌多種激素,包括催產素,及調節腦垂腺前葉的多種釋放激素。在 HPA 軸來說,主要是分泌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 (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
- 腦下垂體 (P ituitary):CRH 可以促進腦下垂體前葉產生並釋放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drenocoricotropic hormone,ACTH),腦下垂體也能分泌 β-腦內啡 (beta-endorphine),用以減輕痛覺。
- 腎上腺皮質 (Adrenal cortex):ACTH 促進腎上腺合成並分泌糖皮質激素 (Glucocorticoid),最主要是皮質醇 (cortisol)。
HPA 軸的正常運作、長期過度使用、及失調
- 生物體受到緊張刺激持續超過十五分鐘後,HPA 軸使糖皮質激素合成明顯增加。
- 血液中糖皮質激素濃度升高後,造成身體的一些警戒反應,如能促進胰島分泌升糖素以提升血糖濃度、能增加心跳速率、而暫時減弱免疫系統 (所以糖皮質激素可以被用為抗發炎藥) 等,以幫助生物體隨時應付潛在的危險。
- 正常運作下,糖皮質激素可以負回饋作用於下視丘和腦垂體,分別抑制其 CRH 和 ACTH 的合成與分泌。在壓力過後,讓身體回到壓力之前的狀態。
- 但是過度或長期面臨壓力,過量的糖皮質激素可能使人處於一種極度緊張、焦慮的狀態,還會導致造成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病原體。
- 長時間高濃度的糖皮質激素刺激,也會引起糖皮質激素失調,其濃度漸漸無法正常地被高低調控而是長期過高或過低,反而減弱了生物體正確應對緊張刺激的能力。
- HPA 軸失調與許多情緒、官能性疾病有關,如:焦慮症、躁鬱症、失眠、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憂鬱症、慢性疲勞症候群、纖維肌痛、腸躁症、酗酒、及創傷後心理壓力緊張症候群等。HPA 軸失調也和肥胖、經前症候群、產後憂鬱症、癲癇症、骨質疏鬆等疾病有關聯性。
壓力有關的症狀和相關表現
壓力有關的症狀:
- 生理上的包括:心跳和呼吸加速、血壓上升、失眠或嗜睡、食慾太高或太低、不運動或好動、口腔乾燥、便秘或腹瀉、缺乏性慾或性慾太強。
- 心理上的包括:容易發怒、吹毛求疵、畏縮、憂鬱。
- 認知上的包括:注意力無法集中、健忘、執著或偏見、缺乏判斷力。
壓力有關的疾病:
包括高血壓、頭痛、腸胃發炎或潰瘍、氣喘、類風濕性關節炎、胰島素分泌過高或過低、甲狀腺分泌過高或過低、皮膚病、憂鬱症、癌症、腰背痛、腸躁症、過敏、焦慮症、不孕、性功能障礙、睡眠中磨牙、或噩夢。
以自我調適來掩蓋壓力:當一個人無法對付壓力時,常會自我調適,來保護自己,例如
- 否認,拒絕相信事情真的發生了。
- 壓抑,將不愉快的經驗從意識記憶中抹滅,藏到無意識裡。
- 逃避,儘量不去想到壓力源,認為時間或上帝會幫他解決問題。
- 卸責,合理化自己,把責任推委到別人身上。
- 轉嫁,把憤怒發洩在別人身上。
處理壓力的技巧
最重要的是,要去觀察自己,去覺知自己的身體、雜念、情緒、和行為,去覺知壓力的來臨或存在,去確認壓力的減少或離去。其他處理壓力的技巧,包括:
1. 參考別人的正向態度、學習其適應能力。
- 採用認知療法 (Cognitive therapy) ,對壓力有正確認知
- 參加社會活動
- 學習如何解決衝突
- 要有時間管理、規劃、和決策,避免生活和工作的時間壓力
2. 學會放鬆:放鬆肌肉、放鬆呼吸、放鬆大腦。
- 定期運動,緊張時把玩壓力球 (Stress balls)
- 培養一個嗜好,例如讀小說、作園藝、下棋,避免太閒
- 學會深呼吸、瑜伽、柔軟操等由身到腦的放鬆技巧
- 透過自己的藝術表現如跳舞、繪畫、演奏、唱歌、攝影等,讓心取代大腦
- 享受水療 (SPA)、聽著輕鬆音樂、陪寵物
- 花點時間去享受大自然
- 以視覺回想法 (Autogenic training) 進入鬆弛狀態
- 試著以笑、或哭來放鬆情緒張力
3. 瑜珈、冥想、及禱告。
- 靜心冥想 (Meditation)、正念修行 (Mindfulness)、祈禱,以減少雜念及憂懼
4. 健康飲食、替代療法。
- 採取健康的飲食法
- 攝取維他命 B 群、Omega-3、大豆異黃酮、維他命 D 等護腦營養補充品
- 某些天然藥物、替代療法,如草藥、針灸,可能有幫助減壓
Ref:
Stress (biology)
Stress management
第5 章恆定狀態、適應及壓力(Homeostasis, Adaptation, and Stress)
附件:Holmes and Rahe Stress Scale 壓力評量表 (CFH知識網編譯)
原名為:社會再適應評量表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排序 |
生活事件 |
Life event |
LCU 值
|
1 |
配偶死亡 |
Death of a spouse |
100 |
2 |
離婚 |
Divorce |
73 |
3 |
配偶分居 |
Marital separation |
65 |
4 |
入獄 |
Imprisonment |
63 |
5 |
近親死亡 |
Death of a close family member |
63 |
6 |
自己的傷、病 |
Personal injury or illness |
53 |
7 |
結婚 |
Marriage |
50 |
8 |
工作被辭退 |
Dismissal from work |
47 |
9 |
婚姻重歸和好 |
Marital reconciliation |
45 |
10 |
退休 |
Retirement |
45 |
11 |
家人的健康出事 |
Change in health of family member |
44 |
12 |
懷孕 |
Pregnancy |
40 |
13 |
性生活欠佳 |
Sexual difficulties |
39 |
14 |
新添家庭成員 |
Gain a new family member |
39 |
15 |
事業重整 |
Business readjustment |
39 |
16 |
財務狀態改變 |
Change in financial state |
38 |
17 |
好友死亡 |
Death of a close friend |
37 |
18 |
工作改行業 |
Change to different line of work |
36 |
19 |
與配偶爭辯變繁 |
Change in frequency of arguments |
35 |
20 |
大額房貸 |
Major mortgage |
31 |
21 |
被銀行法拍 |
Foreclosure of mortgage or loan |
30 |
22 |
工作職責改變 |
Change in responsibilities at work |
29 |
23 |
兒女離開家 |
Child leaving home |
29 |
24 |
和配偶的父母不和 |
Trouble with in-laws |
29 |
25 |
顯著的個人成就 |
Outstanding personal achievement |
28 |
26 |
配偶開始或停止工作 |
Spouse starts or stops work |
26 |
27 |
開始或停止上學 |
Begin or end school |
26 |
28 |
生活條件改變 |
Change in living conditions |
25 |
29 |
更改個人習慣 |
Revision of personal habits |
24 |
30 |
與老闆發生衝突 |
Trouble with boss |
23 |
31 |
工作時數或條件改變 |
Change in working hours or conditions |
20 |
32 |
搬家 |
Change in residence |
20 |
33 |
轉學 |
Change in schools |
20 |
34 |
休閒娛樂改變 |
Change in recreation |
19 |
35 |
教堂活動改變 |
Change in church activities |
19 |
36 |
社交活動改變 |
Change in social activities |
18 |
37 |
小額房貸 |
Minor mortgage or loan |
17 |
38 |
睡眠習慣改變 |
Change in sleeping habits |
16 |
39 |
家人團聚的次數改變 |
Change in number of family reunions |
15 |
40 |
飲食習慣改變 |
Change in eating habits |
15 |
41 |
休假 |
Vacation |
13 |
42 |
聖誕節 |
Christmas |
12 |
43 |
輕微的觸犯法律 |
Minor violation of law |
11 |
生活及社會壓力源排名,由造成最大壓力者排首位。每一事件造成生活改變的嚴重度單位 (LCU) 列在右欄。自我評分時,將過去 6 個月您的 LCU 加總。壓力造成身心疾病的危險程度:分數在 150 LCUs 以下者為低危險,分數在 150 至 199 者為輕度危險,200 至 299 為中度危險,超過 300 以上者為重度危險。源自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August 1967; 11:216. (註:本研究對象是四十多年前的年輕男性美國人,其壓力源排名及 LCU 值不一定適用於現代的各個年齡階層及社會背景的人;參考:http://en.wikipedia.org/wiki/Holmes_and_Rahe_stress_scale)
憂鬱症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抑鬱症) 和一般悲傷不同。悲傷只是暫時對偶發事件的自然反應,憂鬱症卻往往可以延續長達幾個月或幾年之久,不但常常伴隨著嚴重的生理症狀,而且很容易復發。目前無論是在西方國家或台灣,由於精神科醫師和心理治療的缺乏,抗憂鬱藥變成是絕大多數憂鬱症病人的第一線治療,也是幾乎是能得到的唯一治療。這個情形的結果是,目前在美國有 1/10 的人口在長期使用抗憂鬱藥。到底抗憂鬱藥的利弊如何?正確使用方法是什麼?一直是一個具有爭論性的問題。最近發表在 2012 年 4 月 24 日 Front Psychol. 期刊的一篇文章則直接批評說:”抗憂鬱藥弊大於利”。這文章勢必再掀起新一波爭論。
一篇新文章說:抗憂鬱藥弊大於利
這篇的作者是加拿大 McMaster University 大學的 Paul Andrews 教授和他的團隊。文章認為:所有抗憂鬱藥都有一個共同的機制,就是試圖增加腦部血清素 (serotonin) 的濃度;但是從進化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血清素在植物、動物、甚至於真菌類中,都早已存在且扮演重要生理角色;在人體中血清素會影響到情緒、發育、神經細胞的生長和死亡、血小板活化、專注力、血液電解質平衡、和性功能;所以,當抗憂鬱藥針對這樣一個多功能的生理物質加以強力干擾其功能,不可避免的會帶來讓病人難以忍受的副作用,也很難避免長期用藥後停藥時的生理反彈、進而引起憂鬱症復發。
研究者的結論是,抗憂鬱藥對大多數的病人是弊多於利;除非是面臨特殊的情形,例如是因為癌症或中風等重大病症所引發的憂鬱症,否則應該盡量避用抗憂鬱藥。
根據從前的臨床報告,除了副作用之外,使用抗憂鬱藥還有三個令人擔憂的潛在危險,一個是它可能會增加憂鬱症患者的總死亡率 (包括增加青少年自殺率);其二是它可能會使採用憂鬱藥的病人,在痊癒後更容易復發;三是它可能會使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增加。
抗憂鬱藥的使用,可能增加憂鬱症患者的死亡率
有一篇發表在 2001 年 6 月 23 日 PLoS One 期刊的文章說,憂鬱症會增加死亡率,而使用抗憂鬱藥不但對於死亡率並沒有降低,反而有可能增加。這篇文章是由澳大利亞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 大學的團隊所發表。受試者是澳洲 5,276 位 68-88 歲男性。研究者先取得受試者是否罹患憂鬱症及其嚴重度、和受試者是否使用抗憂鬱藥的紀錄,然後追蹤他們在其後 6 年內的死亡率。
結果發現:
- 如果將受試者依照其憂鬱症有關問卷的分數,分成沒有憂鬱症、有憂鬱症嫌疑、輕中度憂鬱症、嚴重憂鬱症四個族群,則發現:以沒有憂鬱症者為對照組,則有憂鬱症嫌疑者、輕中度憂鬱症者、和嚴重憂鬱症者的死亡率,各為沒有憂鬱症者的 1.39、2.71、3.32 倍。
- 以沒有憂鬱症而且沒有吃抗憂鬱藥的族群為對照組,則發現:沒有憂鬱症但是有使用抗憂鬱藥者、有憂鬱症但是沒有使用抗憂鬱藥者、有憂鬱症而且使用抗憂鬱藥者的死亡率,各為對照組的 1.22、1.85、2.97 倍。所以,只要是使用了抗憂鬱藥,不論受試者是否有憂鬱症都會增加追蹤期間內的死亡率。
- 以上這些分析,都已經在統計上去除了年齡、教育程度、是否為移民、菸酒和其他健康狀況等因素的影響。
使用抗憂鬱藥的病人,更容易復發
有一篇發表在 2011 年 7 月 7 日網路版 Front Psychol. 期刊的文章,其作者也是 Paul Andrews 教授和他的團隊。文章說,在回顧綜合分析了數十篇已經發表的文獻後發現:憂鬱症患者如果沒有使用抗憂鬱藥而自行痊癒,其日後在追蹤期間內復發的機率是 25%,而使用抗憂鬱藥者,痊癒後在追蹤期間內復發的機率是 42%。也就是說,使用抗憂鬱藥的病人,更容易復發
使用抗憂鬱藥的病人,罹患糖尿病機率會增加
有一篇發表在 2008 年 Diabetes Research & Clinical Practice. 的文章,作者是加拿大 Alverta University 大學的 Lauren Brown 教授。文章的結論為,同時使用三環類 (TCAs,Tricyclic Antidepressant) 藥物及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 (SSRIs,sec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 類藥物,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機率。
抗憂鬱藥物類型
抗憂鬱藥物主要有五大類型:
- 三環類 (Tricyclic Antidepressants, TCA) ,能抑制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及多巴胺回收。這類藥已有半個世紀歷史,抗憂鬱作用通常兩個星期以上便能開始生效。價錢便宜,具有安眠作用。副作用包括抗膽鹼作用,引起口乾、出汗、排尿困難、便秘,心跳加速、血壓改變、昏昏欲睡、腸胃不適等。有心血管疾病者不應服用。
- 四環類 (Tetracyclic Antidepressants) 能選擇性抑制去甲腎上腺素回收,作用及副作用與三環類相似。服藥過量可能產生癲癇。
- 單胺氧化.酶抑制劑 (Monoamine Oxidase Inhibitors, MAOI) 可減少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多巴胺被氧化,因此增加其濃度。對躁鬱症特別有效,缺點是毒性大。
- 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SSRI) 能專一性抑制血清素的再回收,增加其濃度。比較少鎮靜、血壓、及心臟等副作用,但是腸胃不適感較嚴重。SSRI 在 80、90 年代才開始上市。這一類藥過量時不會對性命有危險,而功效卻和三環素相同。所以,已經成為抗憂鬱藥的主流。但是,SSRI 會增加少部分的青少年產生自殺的念頭。
- 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 (Norepinephrine/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 NSRI) 抑制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的回收。對嚴重及難治性憂鬱有效。副作用包括嘔吐、腸胃不適。部份服用者可能會出現持續性高血壓的現象。這是較新的藥,起效較快,但是安全性不如 SSRI。
罹患憂鬱症時該吃抗憂鬱藥物嗎?
如果病人的憂鬱症是初次發作、症狀較輕、仍能維持生活及角色功能,則病患可能靠自己或藉著家人的鼓勵、支持,就可以恢復健康。而且,根據臨床報告,當抗憂鬱藥用在症狀較輕者時,其效果並不顯著。
然而,如果病人的憂鬱症是已經復發多次、症狀嚴重,病患可能完全心理癱瘓、無法工作、或有嚴重的自殺意念及行為,甚至產生妄想及幻覺,必需即刻就醫。此時,多數醫師會開抗憂鬱藥。
抗憂鬱藥物並不會讓人變笨,但是它會讓人便得比較不在乎,可能是血清素升高的關係。
它還可以緩和疼痛,對於焦慮症、強迫症、恐慌症也會有效。
長期用藥病情才會有所改善,但是半數以上的患者可能會過早自行停藥
病人服用抗憂鬱藥初期會感到疲倦、頭痛、噁心、便秘、短暫焦慮和性慾下降,大部分副作用會在服藥後數星期內自行緩解。
服用抗憂鬱藥物,起效期至少要 2 至 3 星期以上,甚至要 6 星期才能完全發揮作用,但病人們可能會在尚未持續服藥 4 星期便自行停藥。
例如有一篇論文,是由西班牙 Catalan Institute of Health 機構的研究團隊發表在 2010 年 European Psychiatry 期刊。該文章說,研究者分析了 7,525 位使用抗憂鬱藥的病例,去觀察他們用藥歷史,發現只有 22% 的病人完成了醫師所希望他們用藥的時間長度。其中病情複雜兼有其他疾病者,願意堅持用藥的比例能達到 31%;但是病情單純者只有 15.3% 能完成療程。其中,男性病人只有 50% 願意用藥超過 2 個月,女性病人則有 50% 用藥會超過 3 個月。
治療憂鬱症通常要服藥多久呢?有研究報告認為,如果患者服藥後完全痊癒 (第一次發作最少需服藥 6 至 9 月),抗憂鬱藥的治療仍應維持至少 3 至 5 個月,然後再逐漸減藥、停藥。但是在一些風險比較大的病人或多次發作者,需要長期 (可能是一輩子) 服藥以防止憂鬱症復發。
要趁病情好轉時積極去提升自己的情緒,抗憂鬱才會事半功倍
嚴重憂鬱症病人常常會因為情緒過度低落,而沒有能力幫助自己提升情緒,此時抗憂鬱藥可以幫助病情好轉。但是如果病人要真正幫助自己,便要在當藥物令情緒稍為沒有這麼低落時,趁機積極去提升自己的情緒,才能事半功倍。
當病人學會從正確認知著手、培養對自己情緒起伏的警覺性、改變生活習性,都能幫助自己正確地了解、面對、處裡情緒,也才能避免憂鬱症痊癒後的復發危險。
結語
抗憂鬱藥的臨床資料已經累積很多,目前大致上看來,輕中度憂鬱症的病人很可能會在沒有接受治療下自行痊癒;有許多臨床報告說,運動、野外、社交、感恩、和尋找生活上的精神支持,都可以幫助這些病人痊癒。反過來說,嚴重的憂鬱症不但不容易自行痊癒,而且有可能引起其他嚴重的生理疾病或自殺的念頭;在這種時候,抗憂鬱藥已經被證明對許多病人有效。
目前最嚴重的公共問題是,憂鬱症病人增加的速度太快,而沒有任何國家有足夠的資源去應付。無法經由改變病人生活及心理治療等途徑,去改善病況及其預後;只能靠普遍而長期地使用抗憂鬱藥。而抗憂鬱藥的是利是弊,又和使用的對象是誰、方法是否適當、有沒有心理治療幫助,都有很大的關係;實在無法簡單的說利弊誰大。
但是,如果不幫助病人從認知重建及改變生活習性上著手,而讓憂鬱症病人一輩子服用抗憂鬱藥,就好像讓失眠者一輩子服用安眠藥一樣荒謬,遲早會損及病人的身心健康和壽命。
本網站已有許多文章,介紹對憂鬱症有幫助的生活習性和心理療法,包括:運動、飲食、綠地、社交、正念減壓法、和正念認知療法等。目的是希望在目前心理治療資源缺乏的狀況下,這些文章能對憂鬱症病人有所幫助。
Ref:
Primum non nocere: an evolutionary analysis of whether antidepressants do more harm than good.
簡介:憂鬱症.
Patients Who Use Anti-Depressants Can Be More Likely to Suffer Relapse, Researcher Finds.
Depression, Antidepressant Use and Mortality in Later Life: The Health in Men Study.
Antidepressants Linked To Type 2 Diabetes, Study Suggests.
簡介:憂鬱症的診斷標準.
Antidepressant.
More Than Half of Depression Patients Give Up Their Treatment.
爭論:輕中度憂鬱症應該靠吃藥嗎?
運動對抗憂鬱症,長期比西藥有效
正念減壓療法,可以改善失眠
簡介:正念認知療法抗憂鬱症復發
正念認知療法抗憂鬱症:臨床實證
飲食失調症 (Eating Disorders) 是一種對食物與體重的不正常困擾和行為,並危害到患者的健康。雖然我們有時候會擔心自己的體重,但有飲食失調症的人會以極端的方式防止體重增加。他們的問題不僅是在斤斤計較體重,而是用不正常的控制飲食與體重的方法,來解決情緒上的焦慮。飲食失調症有兩種:精神性暴食症 (bulimia nervosa) 和精神性厭食症 (anorexia nervosa)。這兩種的不同在於,厭食症的患者會避免高卡洛里的食物,拚命的運動,並讓自己維持在飢餓的狀態;而暴食症的患者卻是暴飲暴食、消耗大量的食物,但隨後便以催吐、瀉藥、減肥藥等方式不讓體重增加。
飲食失調症常與其他精神疾病如憂鬱症、物質濫用、焦慮症共同發生。此外,飲食失調症患者也會合併有其他身體的併發症,包括嚴重的心臟疾病及腎功能衰竭,而導致死亡。
- 在美國約有 8 百萬以上的人有飲食失調症,其中 90% 是婦女
- 不論經濟狀況如何都有可能罹患飲食失調症
- 飲食失調症通常從青少年期就開始,甚至於也可能早於 8 歲
什麼是暴食症?
暴食症者會一次吃進大量食物,然後使用催吐或瀉藥的方式來排掉進入體內的食物。暴飲暴食過後,一些暴食症者會以節食 (不吃) 或過度運動來防止體重增加。有暴食症的人也會使用利尿劑、瀉藥、或減肥藥來控制體重。有暴食症的人往往會隱藏他們的暴食症狀。她們通常會有接近正常的體重,但體重會上下起伏。暴食症分為兩種:掏空型暴食症 (Purging bulimia):經常使用催吐、藥物等方式來排除暴飲暴食所吃入的食物;非掏空型暴食症 (Nonpurging bulimia):使用其他方法來防止體重增加,如節食或過度運動。
什麼是厭食症?
厭食症,也是一種心理障礙。患者極端在意自己的身材並且瘋狂地節食。厭食症者最初開始節食減肥,久而久之,減重變成一個目標,而非只是達到某個理想體重。厭食症者往往過度運動及使用減肥藥,並且逐漸失去食慾,以及/或使用利尿劑、瀉藥或灌腸來減輕體重。厭食症亦有兩種類型:暴食型 (binge-eating) 和掏空型 (purging type)
造成飲食失調症的原因
早期厭食症被認為是心理因素引起,後來研究才發現其複雜性。以生物學而言,過去認為決定動物是否進食的中樞是腦部下視丘 (調控特定的代謝過程),當此部分腦功能異常時,會造成厭食症。有研究發現許多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對飲食行為有明顯的影響,例如飲食失調患者的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特別是血清素 (serotonin) 濃度異常。另外,有研究顯示,貪食症者的代謝率會改變,會降低飽足感,以及不正常的神經內分泌 (neuroendocrine) 調控功能。以社會學而言,現代社會強調瘦才是美,造成男男女女們普遍對自己的體重不滿意。而以心理學而言,許多暴食症及厭食症發病是在青少年時期,通常父母師長對他們都有高度的期待,因無法達成期待造成挫折,失去自尊與自信,轉而以飲食控制來彌補內心的不足。
飲食失調症引起的併發症
- 腸道功能異常、對瀉藥依賴
- 嚴重蛀牙、牙齦損壞
- 唾液腺腫
- 喉嚨及嘴瘡
- 胃食道逆流
- 電解質不平衡、低血鉀症、脫水
- 腎臟病
- 心跳不規律、心臟衰竭
- 月經不正常或閉經
- 吸毒或酗酒
- 死亡
飲食失調症之診斷法
根據美國精神病學協會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精神性暴食症的診斷標準如下:
- 反覆地暴飲暴食。其特徵為在兩個小時內吃下一般人在類似的時期及類似的情況下無法吃下的大量食物。
- 在這段時間內無法控制地大吃,或感覺無法停止飲食行為。
- 除了暴飲暴食外,還有採用不適當的補償行為來防止體重增加。這些行為包括自我催吐、濫用藥物 (瀉藥、利尿劑、灌腸劑等)、過度節食、或過度運動。
- 暴飲暴食和補償性的行為必須持續三個月以上,每星期至少發生兩次。
- 最後,還要有對身型及/或體重的不滿。
精神性厭食症的診斷標準如下:
- 拒絕維持其體重不低於其年齡及身高該有的最低正常體重 (最低正常體重是其年齡及身高的理想體重的 85%)。
- 對增加重量或變胖有極度的恐懼,即使患者本身已經體重過輕。
- 自我認知嚴重扭曲,對體重有不恰當的自我評價。
- 有月經週期的女性,至少有三個月沒來,或者僅在服用荷爾蒙後才會有月經。
飲食失調症的治療
對飲食失調症者,其治療須結合心理治療、藥物療法及營養諮詢,並且需要有家人和朋友,幫助他們改變。
藥物療法
通常使用抗憂鬱藥來治療暴食症,而最常使用的是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包括百憂解 (Prozac)、左洛复 (Zoloft) 等。但一些研究顯示百憂解和其他抗憂鬱藥可能會造成一些兒童和青少年自殺的念頭,需仔細監測用藥狀況。另外,飲食失調患者可能會極度缺乏某些身體所需的營養素,需搭配營養諮詢及補充礦物質、維他命、魚油等營養補充劑來彌補不足。
心理治療
最常使用的是認知行為療法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以正確的思想與行為來取代不正確的行為模式、價值觀以及飲食習慣。
其他療法
採用其他身心靈減壓技巧,如按摩、瑜珈、太極、冥想來舒緩壓力、覺知自己的身體並擁有更正確的身體形象。
Ref:
Bulimia nervosa
Anorexia Nervosa
Eating Diso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