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來,由於腦部偵測儀器的進步,和具有長期修持經驗者的參與,使得靜心冥想對腦部結構和功能的影響,成為一項被人注目的新科學領域。靜心冥想 (meditation) 的各類方法很多,有兩類靜心冥想法,常被最近發表的文獻提及。
這兩類靜心冥想法:一類是在靜心冥想時設有一個讓注意力能專注的對象 (在本文簡稱專注類方法,Focused Attention Meditation),另一類沒有強調任何專注的對象,而只是觀察從自身或者外界來的干擾、和干擾的來去 (在本文簡稱為觀察類方法,Open Monitoring Meditation)。
這兩類靜心冥想法並沒有一定的姿勢、時間、或其他嚴格的規範。雖然一般來說以坐姿和安靜的環境為主,但是有經驗的修持者可以在生活的其他時間、地點進行。
專注類方法的修持者在靜心冥想時會:
- 先選擇一個專注的對象,這個專注的對象可以隨時間、地點或修持者的喜好而改變,常常被應用的是修持者的呼吸。
- 靜心冥想時,修持者會認知到,自己的專注力會因為從自身或者外界來的干擾而分心。
- 修持者會立即把專注力,從干擾轉移回到原本專注的對象,繼續靜心冥想。
- 修持者在脫離干擾前,可以認出那干擾是來自感官、或思緒、或情感等,然後讓這個干擾離開。
一個有經驗的專注類方法修持者,會有較敏銳的能力去知道干擾的來臨,也比較能夠輕鬆的擺脫干擾,回到專注的對象。漸漸地,他能專注而不受干擾的時間會越來越長、越來越不費力。
有經驗的專注類方法修持者,在平時或靜心冥想時,會覺得身體變得輕鬆有活力,需要的睡眠較少,情緒不容易因外在因素的干擾而反應。
觀察類方法的修持者在靜心冥想時會:
- 沒有選定一個明顯的專注的對象。
- 只是清楚地 “觀察 (monitoring)” 從自身或者外界來的干擾。
- 不刻意去分析這些干擾,而只是讓干擾自行消失。
- 對於自身的意識、情緒和感官有整體的覺知,而且保持這項覺知不被干擾中斷。
觀察類方法的特性:
- 大部分的觀察類方法的修持者,在初期都需要先從專注類方法入手,漸漸地他們會減少依賴 “專注的對象”,而將重點放在 “觀察”。
- 對自身和周圍覺知力的增加,讓修持者有能力去全盤經驗和了解自身的意識和情緒。
- 修持者不是 “用力地” 抓住他專注的對象,而是 “不用力地” 維持一個 “覺知” 的狀態。
觀察類方法的 “覺知” 狀態也可以用於平時生活。修持者的長遠目標是:
- 時時保持一個清楚的覺知力,如實反應自己腦部的各項活動,進而可以改變自己意識上或情緒上的習性
- 刻刻觀察自己,是否因為對過去和將來的自我執著而忘了活在當下
佛教的內觀修法 (Vipassana meditation) 或正念修法 (Mindfulness Meditation) 都屬於觀察類方法。最近在美國漸漸被重視的正念修行減壓法 (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 就被用來在臨床上幫助病人減少疼痛、減少壓力、治療憂鬱或焦慮等症狀。
Ref:
Attention regulation and monitoring in meditation
Lutz Antoine's Home page
The effects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therapy on mental health of adults with a chronic medical disease: a meta-analysis.
靜心冥想改變大腦結構和功能
簡短的靜心冥想訓練可以減輕疼痛